我和儿子两代人的青春期,独立和追求自由
文丨肖玉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本文转载自小多少年时(ID:xiaoduoui)
常常看到家长问,孩子到青春期了,不听话了怎么办?以前那个乖巧懂事、总喜欢用崇拜眼神看着爸爸妈妈的小孩,到了青春期就变得疏远、不耐烦……让我们感到陌生。
其实,步入青春期,一个人的身体、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敏感且很难把握的变化。每个家长也都曾经是孩子,也曾经历青春期。只是时间远去,忘记了当时的无助和不适感,导致孩子的青春期成为亲子关系最紧张的一个阶段。
本文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她在这篇文章中回忆自己和孩子的青春期,有哪些共性和差异,以及如何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希望能为家长如何更好地和孩子一起度过青春期提供一些视角。
共性的部分:
每个大人都曾是小孩
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儿子已经 21 岁了。我不禁感慨,我曾经和儿子一样年轻啊。我的青春期是那么张皇,处处有遗憾却又充满期待。
在和母亲斗智斗勇中发现自我
我出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自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对父母的疏离感到了青春期阶段变成了对妈妈的畏惧感。爸爸经常出差,妈妈容易发火,我随时都想躲开她。
妈妈自小在宁波市区长大,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的一个小乡镇。她知道城市生活的样子,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将来有机会到城市里工作,不要 " 窝 " 在这个小地方。
我那时自然不懂小地方意味着什么。高中以前,除了很小的时候跟妈妈去过宁波,就再没去过其他城市,哪怕是最近的宝鸡,所以对蔡家坡镇以外的生活完全没有认识。
那时被各种闲书 " 诱惑 " 着,阅读《读者文摘》《基督山伯爵》这样的杂志小说是我的爱好。妈妈更主张我看和学习有关的书,如当时很流行的 " 数理化自学丛书 "。她恨不得我时时刻刻都在学习,而我过得胸无大志,所以我和母亲一直玩 " 躲猫猫 " 的游戏。她让我晚上多花些时间学习,我就装作学习,闲书放在课本或作业本下面,被她发现后就得到一顿痛骂。当然,挨骂之后,我依然我行我素。
初、高中阶段,当我成绩有所下滑时,就会被妈妈劈头盖脸地批评。她总是气哼哼地问:" 你脑子里想什么呢?"
以当时的认识水平,我对生理上的变化有点厌烦,也还没有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差异意味着什么。虽然我也懵懂地喜欢过两个出色的男生,并希望他们也喜欢我,但完全没有更多的想法。因此," 你脑子里想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直是我青春期的困惑。妈妈从不跟我解释,我也不敢问她。母女关系在我的青春期阶段没有暖意。
有了儿子之后,我想的是不能让孩子经历我所受过的委屈,所以尽可能地给他一定的自由。然而,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
以前我迷恋的是闲书,如今儿子迷恋的是音乐、游戏和动漫。他的眼界比我要宽广,我无法指责他喜欢这些东西,也尽可能不干涉他喜欢这些东西,但在时间上,我还是想有所控制。
我自以为儿子算是比较听话的,不让他玩的时候他就收敛了。结果现在听他说,他也是阳奉阴违,一直与我斗智斗勇,半夜会把手机从客厅拿到自己的卧室,早晨再送出来。
青春期孩子的智慧和能力是可以应对父母的管控的,较劲儿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父母输掉。有时,父母拥有表面的胜利,但孩子在内心并不服气,有办法敷衍和对付父母的要求。我经常能够识破儿子的一些小伎俩,但尽量看破不说破,只是话里有话地提醒一下,儿子当然明白,也知道我在给他留面子。所以他的整个青春期没有特别逆反,母子关系保持互谅互信。
在发展爱好中认识世界
不得不说,妈妈虽然不愿意我的时间被闲书占据,但为了拓宽我的知识面,她还是订或借杂志和图书给我们看。因此,当工厂里的子弟大都在空闲时间娱乐休闲或聊天时,我一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这是那个年代常见的一句话)。
四大名著、《人生》等不同类型的书和一些有质量的期刊,如《科学画报》《文史知识》等,都是我那时常看的。虽然我成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地方,对很多书中看到的东西也是一知半解,但是由于喜欢阅读,自己的眼界和视野并不狭窄,为考大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儿子爱好广泛,我们希望他能够兼顾学业和爱好,对任何可以提升能力的事情都尽可能地支持他。初、高中阶段,儿子用在应付学校功课上的时间和精力与坚持自己的爱好,如看课外书、吹长号、作曲等,达到了一种可接受的平衡。尽管最后他没有进入顶尖名校,但也考到市重点高中,进入了比较不错的大学。用我的话说,他在学习方面,付出与收获的性价比比较高。
自我成长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渴望独立
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较倔,原因之一是他们已经渐渐成熟,对世界已经储备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阅读理解和应付日常生活基本不需要成人的协助,独立做事的能力已经形成。很多孩子认为自己不得不依靠父母只是因为没有经济能力。
我在青春期很反感妈妈的高压控制,经常感到委屈。因此,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离家远一点的学校,获得独立的资格是我当时迫切的愿望。最后我如愿以偿,考到北京,以一种母女都满意的方式结束了青春期。
儿子在青春期独立意识很强,一般自己在学校能解决的问题,他都自己面对,很少搬弄学校的是非。我一直认为不爱说话的他口才不是很好,然而从高中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参加辩论赛,他说为的是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他把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今天,已经成为很多国际辩论赛的裁判。
尽管我和儿子拥有这些共同点,但毕竟生活的时代不同,从社会文化到校园文化都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我们的青春期还有很多差异。
差异的部分
因为不同,所以精彩
存在感:一个求同,一个求异
青春期阶段,追求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对家庭事务和社会现象拥有一定的发言权是作为独立的人对外部世界主张自己权益的开始。
我明显感到,由于从小受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会把社会普遍的价值规范放在优先地位。作为学生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给老师和家长惹麻烦,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可以抑制自己的情绪,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规定按部就班地生活,不希望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而被老师和同学注意,不求被人关注。
然而,儿子会说:" 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 因此他更基于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定义自己的初、高中生活。校园外,他并不想严格按照学校和家长规定的路径去生活。以长号为例,他认为这是自己的特长,尽管在中考和高中阶段,我们曾劝说他放弃这个既耗时、未来也不会有大用场的乐器,然而他一路坚持到考完演奏级,成为可以在乐队承担责任的乐手。
焦虑感:一个受限于自己的体验,一个更注重自己的体验
一个人在青春期阶段会因为身体变化、学习成绩和是否被同伴喜爱而焦虑。
因为妈妈对身体变化受过去老观念的影响,使我感到的基本都是负面情绪,羞于谈论任何人体上的变化和不适。
当时也没有互联网,没地方查阅相关知识,所以只能默默地观察身边的同学,然后自我接受。关于身体的迷惑一直都有,从不对人说也害怕被别人问,一直到大学买第一双长筒袜时,都觉得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在学习方面的焦虑更是常见。
对于我这样一个成绩不是很稳定的人来说,妈妈会不停地唠叨。为了让我更刻苦学习,经常以打击为主,考得好时不要骄傲,不好时一定是太骄傲了。现在想想自己成绩其实一直还说得过去,但当时不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生,没有自信心,焦虑是常态。特别在青春期初期,毕业遥遥无期,对于学习的收获也没有很多愉悦感。
班级里好学生之间的竞争氛围也让人感到窒息,比如,课外学习资料那时是稀缺物,谁得到了就会躲躲藏藏不愿分享。好在我心比较大,乐于分享,人缘儿还不错,因此在家里的郁闷可以和小伙伴分享,有他们的陪伴,青春期过得还算不错。
儿子的青春期所处的时代显然和我的不同,他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关于人体的知识,以至于他去上大学前,我想嘱咐他需要注意什么时,他笑着对我说:
" 妈妈,我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网上都有,您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不伤害他人的。"
儿子面临的学习压力比我大多了,如果以前我们同龄人的比较只在自己的年级,现在则是整个上海市,有限的好学校和家长的期待都是焦虑的源头。从内心讲,儿子也想考入顶尖学校。因为从幼儿园开始,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孩子一步一步地升入最好的学校,家长和学校为此的付出有目共睹,焦虑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常态。但儿子经常追问做题的意义,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必要,所以他会更多 " 照顾 " 自己的情绪和爱好。
虽然他也焦虑自己的学习,努力让成绩稳定在一定水平,但不会为此变得偏执、狭隘,把学习内容只限制在学校要求的范围内。这值得庆幸。
我有点羡慕儿子,他在友情方面的焦虑应该是比较低的。他既有一帮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也有一个非常好的哥们儿,能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稳定的友谊让儿子在整个青春期都可以随时向人倾诉自己的烦恼。
我一直觉得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友情都是比亲情更重要的依靠,青春期阶段尤其如此。不好跟父母说的话,和朋友说说,从中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安慰。
意义感:一个不曾追问,一个经常思考
在我生长的年代,我眼中的世界虽然是宽广无边的,但那仿佛与我无关。
我高考的理想地最远也不过是西安,对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地方,就像一个触不可及的梦。所以在高考之前,我几乎没有想过人生意义的问题,只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好。
然而儿子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同,互联网以及上海的生活环境,给了他一个更大的世界,他见识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触动情感的联结。
他很早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比如,他看到有些世界名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没有去享受优渥的生活,而是去贫穷落后的地方支教或扶贫,给当地带来不小的变化。他也希望自己将来有能力给贫困地区带去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是我在青春期阶段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的眼界和愿望。
抚养青春期少年
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家长,而且我做妈妈的原则是自己受过的莫名的委屈不让儿子再经历,因此很少拿以前的经历来要求他。
由于我的职业,我了解过很多教育理论,如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洛克的绅士教育论、卢梭的自然人培养理论、孔子的仁爱教育思想等,关于学习本身的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文主义、联通主义等,都给了我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去审视如何在不同阶段更好地教育孩子。
在儿子的青春期阶段,给我最大启示的教育理论应该是布卢姆提出的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他把人的认知水平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六个层面。
我把这个工具教给儿子,从根本上推动他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做功课时可以在不同层次审视考题想要他做什么,对阅读理解、解题和答题都有很大帮助,不容易漏掉应该提到的点;再有就是思维导图,它可以帮助孩子分析、思考和总结某个知识点或主题的要素之间的关联,提升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并表达出来。
青春期少年的特点是自己很想自立,不想更多依赖成人,因此促进他们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其他的各种教育理论在不同的教育场景和目标下也可以有意识或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因为从本质上,它们都是帮助孩子独立思考、提升学习能力、负责任地成长,成为自由幸福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教育学博士也犯难,因为理论有局限
然而,教育理论也是有局限的。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些总含有理想主义成分且在很大程度上抽离了现实背景,有的由于视角不同还会互相矛盾的教育理论很难做到位。每个孩子的思考方式、行为特点和成长环境都不一样,无论哪种理论都不可能适用所有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长能够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适时、适事的指导,不可以教条。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例,它强调积极的情感体验。然而,当孩子的学习压力过重时,是很难回到积极的情感体验状态的。如果一味要求他去看学习积极的一面,很多时候会被孩子视为 " 鸡汤 ",并不能解决他的厌学、拒学问题。此时分析孩子遇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才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儿子在初中时有段时间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能达到他自己的期望。当我强调学习内容确实难,学得不太好很正常时,并没有减轻他的烦恼。当与他交流如何理解这部分内容与学科中其他内容的关系后,他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通过合理的建议而非空洞的安慰,才帮孩子实际解决了问题。
教育理论往往是经过提炼的,它抽掉了具体细节、更适合大众。家长对待孩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育的实践智慧(Phronesis),聚焦具体问题,才能协助孩子解决现实的问题。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同理心的价值
家长容易忽略的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阶段都是独立的、有自我意识的,追求个人的自由是他们生命的必须。家长常常认为孩子的心智不够成熟、不知道学习有多重要。
但事实上,孩子真的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当然不是。
他们只是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考试规定的学习内容上,不喜欢自己的时间被学校和家长安排得太满,或者有时候累了,真的想放松一下,玩个游戏偷个懒。
当他们做一些和家长的愿望不一致的事情时,家长,特别是内心拒绝一个不够好、不够优秀的孩子的家长,总会以不信任和批评的态度对待他们,不愿意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他们的困惑和困境,也懒得和他们好好讨论,于是爆发冲突在所难免。
跟孩子看法不一致时,我通常会让自己从孩子的角度去想想。
比如,他玩游戏的时间过长,我不会马上要求他自律,而是会问问他,这款游戏什么地方吸引你?今天为何玩这么长时间?玩游戏的时间是否影响功课?大多数情况下,他是懒得回答我这些问题的。但是因为我并不是凶狠地让他马上停下来,所以他很明白我这样问他是一种提醒和警示,一般延长一段时间也就不玩了。
有些家长说,我如果不让他停,他就不会停。其实,很多家长都不曾尝试让孩子自己选择停不停,往往在孩子玩得兴起时要求立刻停下来,并且把网瘾、逆反这样的标签给孩子贴上,直接把本来只需要解决学习时间分配的问题变成了互相对立的冲突,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如果从人性本身来看,趋乐避苦是一种本能。有意义的吃苦,比如,对人生的目标有清晰的规划,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努力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但当看不到吃苦的意义或者说吃苦根本看不到头时,要求坚持吃苦就比较难。
很多孩子在青春期阶段虽然已经能够感知和理解未来的各种困难,也明白需要储备知识和技能。但对他们而言,这不是眼前的事情,仅仅以考大学的重要性来鼓励他们,似望梅止渴,效果不会太好。因此,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阶段性规划,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让他们感受现时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学校里的学习本来已经很死板,家长需要的是给孩子减压,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理解他们的辛苦,释放他们的苦恼。
没有完美的小孩,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在儿子整个青春期阶段,我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以前后悔的事情,他会不会重复?
我知道自己在性格、能力、选择等方面,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我肯定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很多时候希望自己的弱点不会被儿子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曲折、犯过的错误一样不会被儿子碰到。但是我也深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更重要的是:
当我不能以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儿子面前时,我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力量。正如我们很难遇到完美的孩子一样,孩子也很难遇到完美的父母。既然不完美,就有成长和改进的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挑父母的毛病,儿子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我不会气恼,而是乐意承认自己的不足,让他看到我愿意和他一起努力。
比如,他在问我一些英语问题时,我勇于承认自己的不理解,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和查找资源,他明白了,我也明白了。
更多的情况下,我学我的,他学他的。我会把我学到的东西与他交流,看到好的内容与他分享。他有不同的想法也会和我讨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虽然我们经常观点不同,谁也不能说服谁,不过最后还是可以做到各自保留,相安无事。我们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对话,可以做到放弃改造对方的想法。这对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重要,因为他从家长这里感受到的是理解、尊重和欣赏。虽然孩子会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但是如果能从我们身上汲取力量,他们也会尊重和理解我们的局限,为我们的长处感到骄傲。
从另一角度讲,既然家长可以是不完美的,孩子也可以是不完美的,这有助于他们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无惧困难不怕犯错,更好地接纳与完善自己。
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会降低我们的权威,失去我们的尊严。相反,一个表现出终身学习素质的家长,能够给孩子一个积极正面的示范,让他们看到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学习与发展。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演好学习者的角色,不断增长见识,增强能力,增色生活。
我认为,我和儿子的青春期都是比较平稳地度过的,说明青春期也可以不用叛逆、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这样负面的词语来描述。这样一个逐渐认识自我、渴望被认可、追求独立的过程,虽然免不了磕磕绊绊,但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带来的烦恼或遇到的困难是我们可以用好的心态和方法来应对和解决的。
作者介绍
肖玉敏
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孟宪承教育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与政策比较、教学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大量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以及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019 年 3 月— 2021 年 5 月,在美国中阿肯色大学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直播预约| 另外,今天(5 月 12 日)晚上 20:00 还有一场干货分享,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将连线全球商业认知主理人邓亚平,与大家直播分享「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商业思维?」,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马上预约!欢迎各位家长参与连麦!
标签: 很多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