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人的事,怎么处理?这故事蕴含处世大智慧,经典的办事思维
北宋时,张咏在益州做知州,一个百姓跑到来告状,有个士兵仗势讹诈钱财。如果你是张咏,怎么处理这种涉及军队士兵的事?这非常考验一个官员的能力。
你如果不知道怎么处理,或者按规定处理,那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不然前途堪忧啊!
(资料图)
张咏毫不犹豫地接了这个案子,派人去抓捕这个士兵。这个士兵听到消息之后,连夜跑出了城。
差役跑回去请示,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大概会这样说:" 领导,犯人跑了,已经出城了,咋办?"
张咏想了一下,对差役说:" 这么着,你们出城去追,抓到了就不要带回来了。"
差役傻傻地问:" 不把人犯带回来,怎么处理?"
张咏心里一万遍吐槽 " 情商低 ",但是,还是得明说,把差役拉到跟前,悄声说:" 不要脱他的衣服,把他推井里,造成投井自杀的假象。"
差役还想问为什么,张咏脸色一沉 , 训斥道:" 你小子哪来那么多问题,听话照做少思考。不然你一辈子也就是个差役了。"
差役这才想起来,自己老问领导为什么也不太好,好像不认可领导的决策一样,这以后还怎么混啊。
各位领导,你知道张咏为什么这么做吗?
你想想啊 , 张咏作为地方的官员 , 他管理的是百姓 , 是当地的民政 , 但是士兵,那是属于另外一个系统的 , 说白了 , 不归他管。但是,士兵又在他的地盘上整出事来了,你说怎么管?
你别小看张咏这一下子,情商非常高,处理手段蕴含了人际交往的大智慧。
这是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的一段故事,你想,《智囊全集》为什么被誉为处世经典,人称小资治通鉴?
这个故事,就可以管窥全豹了。三个启发,值得我们深思。
一、遇事不推脱。
职责范围之内的事,你如果推脱,肯定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这是其一,其二呢,别人惹到你了,你不声不吭,别人还以为你是软柿子,以后别人更不会拿你当回事了。所以,你看张咏的处理手段,普通百姓告士兵,虽然是一件棘手的事,但是,在自己的地盘上的事,就一定要管一管。
二、办事有方法。
办事一定要有方有圆,方圆结合。试想,如果张咏派人把这个士兵抓到之后,直接带回衙门,他该怎么处理?不好处理啊。
万一引起地方和军队的摩擦,谁的责任,肯定是他张咏的责任啊,这事你不用抬杠,高层只看大局,一个士兵犯错,他就上纲上线,万一引起军队哗变,他承担得了后果吗?他有几个脑袋够砍呀!
再说一个近一点的事,曾国藩当年就因为处理了几个违反军纪都士兵,差一点被闹事的士兵给砍了,当时可是奉旨办团练啊,所以,这事绝对不能按照规定处理。
那怎么办?抓回来,和稀泥,可以吗?也可以,但是,官声难道不要了,民声也就不好了,以后治理地方也会有隐患。
所以,干脆点,一不做二不休,让这个士兵自己解决问题,于是,这个士兵被自杀了。
当然,抓不到这个士兵,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给百姓点赔偿,官府支出嘛,省下来也不是自己的,何必那么吝啬,赔他一万贯,官府买单,个人如果想刷刷名声,也可以适当出一点。
三、做事看立场。
怎么赢得好人缘?张咏就告诉了我们答案,你直接了当,很容易得罪人,军队的主帅很容易跟张咏有摩擦,就算对方大度一点,心里也会埋下钉子。张咏情商高,就高在这一点,站在对方的立场,避免对方下不来台,你看,士兵一死,一了百了,百姓没话可说,主帅有了台阶下,这个士兵是咎由自取,张咏也完美解决问题,大家皆大欢喜,至于士兵,他那不是活该嘛。
当时,益州有一个叫李畋的士子称赞张咏:张公真是绝世聪明汉!确实情商很高,处理事情很有一套。
《智囊全集》中还有一段话,是张咏的原话,足以见他的处世智慧:"彼有好恶,乱我聪明,但各于其党,询之又询,询君子得君子,询小人得小人,亦有隐逸者,亦十得八九矣。"
这就是《智囊全集》带给我们的处世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好恶,我们很容易被别人带偏,怎么才能不被带偏呢?张咏这句话,你仔细品一下。里面有识人的智慧,也有处世的哲学。
回到咱们的故事,张咏这个处理思维,其实很简单,就是跳出问题,把问题给解决了。
还有一个不错的处理思路,你知道怎么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