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中国电影产业的新方法
会陷入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准则模糊、评价主体主观等问题,难以作为科学、客观的参照系,而要想对全球宏观电影产业发展进行评价,比如评价电影市场发展则都会提及好莱坞为代表的北美市场和中国电影市场,而提及电影内容生产则更多会以欧洲三大电影节、奥斯卡电影节获奖为参照,而这些电影节展获奖亚太地区的作品参与感有限,间接影响了对亚太地区的评价。因此,全球电影产业评价势必需要一套兼容并包的评价体系,这也是《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一书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且刘正山在进行相关测算工作时制定了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指标体系应体现可行性、设置的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和指标框架应具备动态性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确保了指数的科学客观。
在具体测算中,作者将各类指标归类为电影产业基础与环境、电影产业规模、电影产业效益和电影产业贡献四大类一级指标,并据此对全球四大区域电影产业包括北美地区、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和拉美地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各分项指标对每个地区15年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这种区域性的电影产业指数测算能够成为区域电影研究的参考材料。另外,《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对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综合指数与分项指数进行了计算与比较分析,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世界主要国家电影产业发展的图景,通过数据的呈现更明确地展开了国别的对比,更有助于电影产业评价的全球视野。
◎ 从方法到探索——产业实践的新拓展
电影产业指数的提出、设计与建构过程是一个理论产生的过程,而电影产业指数的提出也确实成为了向外拓展和传播的评价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