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报:解读中国原生鳖类——中华鳖属常见种
从2020-2022年,不配拥有姓名的中华鳖属迎来了继中华鳖、东北鳖、砂鳖、小鳖(可靠性存疑)之后的三个新种:2020年的“污斑鳖”(P.variegatus)、2021年的“黄山马蹄鳖”(P.huangshanensis),以及2022年的“石片鳖”(P.shipian)。
其中,污斑鳖分布于越南和中国海南,在外形上与中华鳖(pelodiscus)基本一致,但在背部、腹部的斑纹表现上有明显差异;而分布于安徽、浙江(存疑,疑似马蹄鳖或未命名新种)的黄山马蹄鳖和分布于江西的石片鳖则是与砂鳖(P.axenaria)在外形上极为近似的“姊妹种”,且三者共同建构了一个中国所特有的小型鳖类谱系(砂鳖、马蹄鳖、石片鳖仅分布于中国,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小的三种鳖类)。
下文主要围绕中华鳖属比较常见的中华鳖,以及我国独有的砂鳖、黄山马蹄鳖、石片鳖展开关于特征区分和习性饲养等方面的介绍,旨在填补国内对于中华鳖属仅停留在食用、药用上的认知缺陷和观念误区(补充:个人认为中华鳖属目前极有可能只有6种,因为小鳖的可靠性存疑,所谓的小鳖极有可能是对广西砂鳖的误读或是指石片鳖,且小鳖的相关科研文献也大多发布于国内期刊;此外,由于本人目前对东北鳖和污斑鳖无任何接触,所以本文中不做任何描述)。
(资料图)
一、中华鳖:任何关于华鳖属的书写大概都要从我们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上最为熟悉的———“中华鳖”说起。作为该属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知名度最高、人工繁育最久的品种,中华鳖几乎完美诠释了“鳖”这一物种在中国人思维中的形象、概念以及定位。
对于大众来说,鳖意味着滋补、美味;而对于龟友来说,鳖又通常与廉价、凶猛、难养、腐皮、不开食等缺点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中华鳖完全能够在合适的饲养条件下表现出极强的互动性,且在可玩性上也并不逊色于一众传统观赏龟鳖,最重要的是鳖类一旦适应饲养环境,其对于水质、躲避、食物的要求几乎和鳄龟等极易饲养的品种没有任何区别。
人工个体:如果你想体验养鳖的乐趣,那么就中华鳖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功课:
1.挑选健康的鳖苗,最好是所谓的“硬币苗”,也就是腹部呈红色且斑点没有褪掉的鳖苗。这个阶段的鳖苗最容易适应人工环境,且相对大苗和亚成更易产生互动。最重要的是硬币苗并不依赖底沙,对龟粮的接受度也很高。而个体更大的人工亚成中华鳖由于大多在外塘等环境饲养时间较久,所以相对硬币苗更容易出现应激、拒食(即使是更胆小且极度依赖躲避的砂鳖,其CH后代在人工无底沙环境下也表现得十分从容)。
2.准备一个不是特别大但足够它活动、生长的空间,且最好能兼顾水陆,因为中华鳖非常喜欢日光浴,而且还可以观察鳖苗晒到起飞的姿势。(阳光和晒台也是治疗和预防鳖类腐皮的重要条件)
3.注意饲养初期环境保持安静,尽量少打扰,就算是适应能力较强的人工鳖苗相对龟类而言也更容易应激,出现腐皮、拒食等现象。
野生个体:首先不提倡任何人购买或捕捉野生中华鳖。
1.野生中华鳖饲养难度较高,即使是健康、无伤病的个体在饲养过程中也必须有充足的躲避和安静的环境,而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静养才能充分适应人工环境。
饲养野生中华鳖(健康个体)首先需要一个较大的容器,比如一斤重的鳖至少要用50长30宽高的容器。其次是底沙/躲避的布置:在饲养初期,底沙推荐较细的圆粒砂,例如鼠鱼砂、三湖砂等,且底沙的厚度要满足鳖在隐匿时能够轻松覆盖体表的需求。这里特别提示一下,底沙选择的关键在于颗粒大小的适中和容器内铺设的厚度,其次才是底沙的种类。有些龟友总认为鳖的皮肤很脆弱,所以要选择尽可能光滑的底沙,但其实这里有个误区,那就是鳖的皮肤远比看上去的要坚韧,试想野外环境下鳖去哪里找光滑圆粒沙钻呢?而前文中所提到的在饲养初期推荐使用圆粒沙主要是针对存在少量外伤的野生个体,因为野生个体在捕获、囤养、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很难不出现摩擦、咬伤等情况。
总而言之,导致鳖腐皮的大多数原因不是因为被底沙划伤或是使用自来水,而是没有能够轻松隐匿的覆盖物导致应激反应而出现腐皮。当然在使用前充分清洗底沙也很重要,如果觉得底沙麻烦,也可以直接用水草覆盖+石质躲避穴(或者一切重量较大不易搬动且能容纳鳖的物体)的环境。
2.在为鳖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后,要做的就是保持环境安静、黑暗、等待开食。一般情况下,健康的野生个体在静养一到两周后都会逐渐开食,当然也有极倔犟个体需要更长的时间。野生鳖开食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静养过程中技术和方法的熟练程度,以及所投喂的食物是否合理。通常来说河虾、蚯蚓、螺类和带血的泥鳅都是野生鳖的开食利器,有些个体甚至也能直接用人工饲料开食。
3. 野生个体因为运输和混养多多少少都会有腐皮、咬痕或者伤口,不严重的外伤完全可以在安静且躲避充足的环境下自愈,切记不要在饲养初期反复从底沙里把鳖拿出来干养、上药,这些只会加剧应激,拉长适应环境的周期。不严重的腐皮或外伤尽量让鳖自愈,减少干扰,而作为饲养者只需要提供安静、干净的环境和充足的躲避,然后等待其恢复、开食即可(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仿野中华鳖、外塘中华鳖,而钩钓野生个体、温室个体切勿尝试饲养)。
4.补充:很多野生个体体表都会有少量蚂蟥吸附,到家放入环境之前尽量仔细检查,提前拔干净再放入环境静养(不易拔除的蚂蝗可以用盐擦拭或者用茶叶水泡一会儿再操作)。
关于中华鳖的一二事:中华鳖作为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原生鳖类其野生种群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除了产卵地硬化、水体污染以及人为捕捉以外,即为乱放生和养殖逃逸造成的基因污染(如日本鳖或黄沙鳖等杂交鳖等品种,切勿让大鲵的悲剧在中华鳖身上重演)。
即使抛开基因污染的问题,养殖中华鳖也是极不适合放生的动物,因为温室个体野外生存能力无限接近于零,而外塘个体在经过运输、囤养后也大多状态较差、疾病缠身(估计有很多人都在河边见过奄奄一息或是已经死亡的中华鳖)。与其随喜赞叹,真不如自己吃掉补充点蛋白质,减少点水体污染也算是积福报了。
针对放生问题,在此简单描述一下野生中华鳖和养殖中华鳖、日本鳖的区别,以便大伙在日后面临放生时有能力甄别:
一、野生个体和养殖个体的区别:
野生中华鳖通常体型流畅、裙边坚挺且裙边边缘不会上翘,干身状态下体表蜡质明显,光泽、质感极佳,指爪尖锐、头部肌肉发达。而养殖中华鳖则体型肥厚,裙边塌软且比例较小(日本鳖除外),体表光泽暗淡,指爪相对较钝。
总之,真正的野生个体市面上少之又少,其实大家只需要知道,在菜市场、超市水产区和卖放生货的地方基本不可能买到货真价实的野生中华鳖就可以了。因此,通过以上途径购买到的个体尽可能自己食用或饲养,不要放生。野生中华鳖的真假辨识的确需要一定的观察经验,而这些经验又很难用文字去表达,并且还有很多仿野个体和真正的野生个体极为相似难以辨别。
下面提供一组图片供大家比较:
野生或仿野中华鳖 1
野生或仿野中华鳖 2
养殖中华鳖 1
养殖中华鳖 2
二、日本鳖与中华鳖的区别:
关于日本鳖或称“中华鳖日本品系”的渊源似乎与日本草龟类似,曾有人提到过日本鳖是从中国太湖水系或台湾由人为迁入,并在日本本土逐渐发展为野生种群且形成显著地域特征的中华鳖(日本鳖曾被认为是独立种,拉丁学名Pelodiscus japonicus,后被证实无效并纳入中华鳖范畴)。
由于日本鳖具有相较中华鳖而言体型更大、生长更迅速等优势,现已成为国内常见的养殖品种,例如出现在各大超市水产区的鳖几乎都是日本鳖或杂交鳖而非纯种中华鳖(国内龟鳖养殖业有一个怪象就是不管什品种都喜欢尝试杂交,而中华鳖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外观方面,日本鳖最显著的特征即为青绿色体表和周身密布的点状黄斑,且千篇一律。其次,日本鳖成年个体的体重几乎能达到中华鳖的一倍,裙边也比中华鳖更宽阔厚实。
下图中的个体即代表了日本鳖的典型特征。
幼体腹板和本土中华鳖一样具有明显的黑色斑块。
日本鳖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属于优势物种,在日本本土更是丝毫不逊色于日本草龟甚至巴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些日本网友在油管发布的投喂野外龟鳖的视频,其中体型普遍巨大的日本鳖可以把巴西龟压制到一口都吃不上(其实日本鳖非常适合作为宠物饲养,易养且互动性极好,但切勿弃养放生,必要时作为优质蛋白补充即可)。
二、砂鳖:砂鳖是中华鳖属定种较晚的小型鳖类,且与小鳖(Pelodiscus parviformis)之间一直存在着含混不清的描述,如今对于小鳖的探索已经停滞在国内期刊的文献描述中,而对于砂鳖的认知却逐渐清晰且充满惊喜。
1.如何分辨砂鳖:
首先,砂鳖作为中华鳖属较小的成员,其相对中华鳖而言最显著的特征即为体型大小的差异。砂鳖体重的上限几乎都保持在500g左右,通常成年个体只有150-300g之间,且150g左右的个体就已经具备繁殖能力。而体重达到400-500g就已经算是极少见的大型个体,视觉效果几乎和成年人的手掌大小相仿,这种较大的体型在雌雄两性均有出现(成体中华鳖体重通常在1000g以上,甚至有超过10斤的超大个体)。砂鳖与中华鳖在体型上的差距也决定了可以通过腹板的发育程度来对二者进行区分,由于成体砂鳖的体型仅有亚成体或小亚成体中华鳖的大小,因此同体型的砂鳖腹板发育程度必然高中华鳖,比如体重300g的砂鳖的腹板发育程度几乎等同于1000g以上的中华鳖的腹板发育程度(即腹部U型板、舌腹板、下腹板等骨板上的胼胝体,通常年龄越大越明显)。
其次,砂鳖的头型、吻突相对中华鳖更为狭长,眼距更窄,皮肤也更为细腻(尤其是体现在四肢和蹼爪上),下颚的白色斑点较少,背部的疣粒排布和腹板的形态结构也与中华鳖有些许差异,此外砂鳖的体型更圆润,背甲包括裙边长宽几乎相等。
关于砂鳖背甲的斑纹特征:以往文献曾对小鳖背甲的斑纹进行过描述,认为覆盖背甲的“蝴蝶状斑纹”是小鳖的典型特征,而所谓的蝴蝶斑纹表现其实常见于产自湖南和广西的砂鳖,反而小鳖这一名不见经传的神秘物种却从未出现过活体实物甚至是活体照片,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里出现的也都是活体砂鳖或者是中华鳖标本。那么这样一来,我个人反倒认为蝴蝶斑纹其实可以作为砂鳖的典型特征来与同属极为相似的黄山马蹄鳖、石片鳖进行区分。除此之外,砂鳖如果在无底沙无躲避的浅色环境中饲养,其背甲和裙边处的斑纹都会逐渐淡化直至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在中华鳖、黄山马蹄鳖以及石片鳖的饲养过程中均有出现。
关于砂鳖腹甲的斑纹特征:1.无斑纯白型(下图1),2.腹板中央具有深色圆斑型(下图2、4),3.多斑点型(下图3、5)。此三类表现型同样适用于砂鳖幼体,并且砂鳖腹板具斑点的特征同样可以作为将其与黄山马蹄鳖和石片鳖进行区分的依据,关于具体差别会在下文马蹄鳖和石片鳖的部分详细说明。
2.如何饲养砂鳖:
野生砂鳖的饲养难度略高于野生中华鳖,主要有以下具体原因:
一、砂鳖生性极度胆小,被捕获后应激反应强烈,必然拒食且极易腐皮。即使是人工环境下饲养多年的个体仍然胆小且难以互动,大部分都是稍有风吹草动就光速潜沙,很多时候往沙里一钻好几天看不见鳖都是很正常的事(饲养砂鳖的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观头”,但中华鳖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基本都能巡游或者跟人跟手等等)。
二、由于砂鳖体型小价格贵,因此会有商家在囤养时用冰水浸泡,以此来降低其活性和应激产蛋的机率,避免其体重减轻。这种情况的存在其实就是大家总养死砂鳖的重要原因,本就脆弱敏感的砂鳖历经被捕获、冰镇、快递运输等等折磨之后到了饲养者手里其脏器早已损伤(比如在到家第一次排正常便之后就一直排绿便-肝脏分泌物),所以难养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能碰到不卖“冰镇”鳖的商家,或者在鳖出水后尽早带走的话,那么砂鳖其实并不算太难养。
此外,砂鳖性格相对温顺,大部分个体拿在手里时只会象征性地张嘴咬几下,同类混养时也较少出现打斗。虽然砂鳖性格温顺很少咬人,但中华鳖属成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不可能像箱鳖家族的成员那样温顺,有时砂鳖出水挣扎咬人也是一种状态良好的表现(此观点适用于中华鳖属所有品种)。
三、野生砂鳖相对野生中华鳖而言更依赖底沙,并且对人工饲料的接受度更低。野生中华鳖仅在饲养初期需要底沙或躲避,而砂鳖则需要更久的时间去适应无底沙无躲避环境,很多个体即使养了很久突然撤掉躲避也会出现应激反应。其次,砂鳖大部分个体都需要用活饵开食,并且不同个体对开口饵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个体开食只吃黑壳虾、河虾,有的只吃小鱼、泥鳅,有的只吃大麦虫…至于能碰上什么品味的砂鳖就全靠运气了,当然也有直接用饲料就能开口的个体,但比例极少,大部分都需要驯养半年以上才能勉强接受饲料。饲养砂鳖的容器和环境设置可完全参考前文野生中华鳖的方法,唯一不同的就是砂鳖需要在静养环境中生活更久或者说越久越好。
关于水质问题,很多人养的砂鳖腐皮了或者死了都会说一句水质不行养不活,那么我想说我所在区域的水质不说全国最差也是倒数,自来水完全不能饮用,马桶半个月不用就被水垢搞坏了,试想各位南方的养不活鳖的朋友,你们的水质有这么差吗?要知道砂鳖在我这里不光是活得好好的而且还繁殖了。所以不要鳖一出问题就怪到水质上(甚至还有人用农夫山泉养…我只能说有这钱V我20吃个盒饭吧,我还能教教你怎么养),认为砂鳖对水质要求比鱼更高纯属谬论,能不能养活砂鳖的关键根本不在水质,而在于静养和鳖本身的健康程度。
3.关于砂鳖产地的新发现:
以往砂鳖通常被认为是分布地及其狭窄的种类,也就是之前文献记载中提到的湖南和广西,但其实砂鳖家族(包括马蹄鳖和石片鳖)或许是遍布整个长江流域。
以目前的出水情况而言,砂鳖不仅仅是分布于湖南、广西两省,在贵州,以及贵州与重庆的交界处亦有分布(具体水域不详),只是在出水数量上相较湖南、广西更少,而这些信息在以往文献中从未提及过(马蹄鳖和石片鳖在分布区域上也有和砂鳖相似的情况,其二者的分布区域更新会在下文相应部分说明)。
其中重庆砂鳖(或贵州、重庆交界处所产砂鳖)由于其体色暗淡、花纹较少且表现为黑色细碎斑点,也被商家认为是“最丑沙鳖”,其售价也通常低于湖南、广西砂鳖。
三、黄山马蹄鳖:黄山马蹄鳖定种于2021年,目前已知黄山和安庆两地均有出产,浙江亦有相似个体出现但是否为马蹄鳖存疑(下文会有详细说明)。马蹄鳖早在明朝时期已有文献记载,并始终作为皖南的一道美食存在至今,但黄山马蹄鳖在2021年定种之前却是鲜为人知的。或许是因为分布区域过于狭小并与中华鳖相似度较高等因素,即使是国内资深龟鳖爱好者也鲜有人知,他们大多知道湖南、江西有“沙鳖”,广西有“小鳖”,而不知道“国龟圣地——皖南”也生活着一种极为稀有且特殊的小型鳖类。按照国内龟圈的传统,国产龟鳖但凡加上“皖南”二字就算长得再普通也会有人无脑追捧,例如著名的皖南黄缘、黄喉,皖南鹰嘴,皖南大头草等等,其观赏性并不优胜于其他省份出产的相同品种,但在身价上却要高出一截,并且这种平平无奇的“地域特色”在集体无意识的驱使和商家的竭力炒作下也让众多“皖南爱好者”也为其夸饰了种种名不副实的美誉。这一深刻体现了消费社会语境下强调商品符号价值的“传统”在马蹄鳖身上曾经缺席是多少让人感到意外的,不过如今横空出世的它也同样在传统的裹挟之下获得了智商税含量超标的价格(目前马蹄鳖斤价接近砂鳖或石片鳖的四倍,但在观赏性却通常不及砂石两种)。
1.如何分辨马蹄鳖:
体型方面,马蹄鳖大小与砂鳖相仿,成体体重多在200-300g之间,体重上限或为500g左右,因此在与中华鳖进行区分时也能以腹板的发育程度为依据。其次,马蹄鳖体形前窄后宽不同于砂鳖长宽近似的圆盘体形,整体相对修长且在视觉效果上更接近于中华鳖,裙边比例也同样小于砂鳖。
体色方面,马蹄鳖体色和斑纹相对固定,背甲、裙边大多为黄棕底色覆盖细密的黑色网状斑纹,腹板干净且无深色斑点,整体视觉效果朴素,不像砂鳖那般色泽亮丽、奇特多变。
头颈斑纹方面,马蹄鳖的颈部表现出了与中华鳖相似的纵向黑色斑纹,而头部、眼周的黑色斑点排布同样与中华鳖相仿。我曾向几位资深砂鳖、石片鳖爱好者展示过马蹄鳖的照片,他们甚至都在第一眼误以为是中华鳖。在对砂鳖和石片鳖都有丰富观察经验的饲养者眼中亦是如此,那么马蹄鳖的外表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中华鳖和砂鳖的独特“混合体”(部分较年轻的成体马蹄鳖颈部两侧仍然保留色彩鲜明的黄白条状斑块,这种被称为“耳纹”的斑块在中华鳖、砂鳖、马蹄鳖、石片鳖身上都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逐渐淡化或是完全消失,而在幼体阶段最明显)。
2.饲养方式及其习性:
黄山马蹄鳖与砂鳖不仅在外观上相似,其二者在习性方面也几乎相仿。饲养环境设置完全可以参考野生中华鳖或者砂鳖,饲养初期仍然是在提供充足躲避的基础上进行长时间静养,以活鱼虾作为开口饵。
值得一提的是:马蹄鳖性情相对凶猛,同类之间混养经常发生激烈打斗,空间不够的情况下把同伴裙边咬豁,鼻子咬破那都是家常便饭,所以在不考虑繁殖的情况下推荐一缸一只,或者用超大环境混养。马蹄鳖这种暴烈的秉性事实上与中华鳖极为相似,或者说它就是“沙鳖家族”(砂鳖、马蹄鳖、石片鳖)中不论外观还是性格都最接近中华鳖的一种。
3.关于马蹄鳖分布区域的猜测:
2021年11月27日一网友于百度甲鱼吧发布了一组照片并请吧友对其进行鉴定。下图中的鳖据称是从浙江临安山区捕获,由朋友赠送所得。依照图片目测其体重大概不足100g,身体较瘦且腹板前缘、四肢都有明显的撕咬痕迹。该个体在外形上与中华鳖有明显不同,但其头部、吻凸、四肢、背甲、腹板都与砂鳖非常接近。
由于当时黄山马蹄鳖刚刚进入大众视野,且仅有的几张由官方提供的活体照片都非常模糊(几张相对清晰的标本照片还是从谷歌获得,作为中国独有且稀有的小型鳖类,国内对其信息的宣传甚至不如国外),而我本人也并没有经手过标本或活体黄山马蹄鳖,所以那时和龟友讨论后就暂且认定这只鳖只是由浙江商家从湖南、江西或者广西收购的砂鳖了。但随着马蹄鳖逐渐开始在市场上出现,这只出现在浙江的不知名小甲鱼的身份也变得清晰起来,从体型、体色以及外观细节等方面判断这或许就是一只分布在浙江临安地区的黄山马蹄鳖,甚至可能是一种与黄山马蹄鳖极为相似且未被命名的新种,因为类似的情况在中华鳖属并不稀奇。比如2019年的斑点鳖和2022年的石片鳖都曾被认为只是中华鳖或是砂鳖,并且分布于贵州及其与重庆交界处的砂鳖也证明了我们曾经对这些小型鳖类的认知是极不完善的。
四、石片鳖:于2022年初定种的石片鳖对于龟鳖爱好者而言无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它们在以往的二十多年里一直以另一个身份存在,也就是“江西砂鳖”。
由于市场上作为商品流通的砂鳖大多出自湖南,其次是广西,而江西砂鳖的数量最少,因此以往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江西有砂鳖,又因为石片鳖在外形上与砂鳖相似,所以它们在过去一直被误认为是产自江西的砂鳖,而那些看似细微,实则显著的区别也成为了所谓的砂鳖的地域差异。
1.如何分辨石片鳖:
石片鳖虽然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砂鳖的地域种,但其与砂鳖之间不论外表和习性都有明显差异。我个人对于石片鳖和砂鳖之间所差异的认知都要从2020年获得并饲养至今的一只成体雄性石片鳖说起(下图中的个体),正是这只鳖的到来让我产生了想要深入了解并且对砂鳖进行繁育的念头。
这只来自江西的“沙鳖”与我曾饲养过的湖南砂鳖在体色上明显不同,整个背面的皮肤呈黄绿色且质感十分粗糙(砂鳖多为棕黄底色,极少出现绿色个体),吻凸好像更长更粗,裙边相对湖南砂鳖也更软更薄,并且腹板为纯色,没有湖南、广西砂鳖的深色斑块。但限于当时中华鳖属小型种类只有砂鳖和小鳖两种,我并没对它产生太多的猜想,只是在饲养过程中一直有意无意地将它与湖南砂鳖、广西砂鳖进行对比(当时与其他龟鳖爱好者讨论这只鳖的不同之处时也产生了中华鳖属可能存在其他新种的观点)。
伴随着这只江西砂鳖带来的乐趣,不久后我又从江西宜春获得了两只成体。它们的体表无一例外都是偏绿的底色且腹板纯色(仅在腹板外侧及裙边处有些许深色渐变),只是背部斑纹各不相同,并且和第一只江西砂鳖一样在经过运输之后裙边都变得非常软、塌,像块破布一样。虽然湖南砂鳖、广西砂鳖在运输脱水后裙边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但其二者的裙边基本能够保持硬挺的日常状态。针对当时的这种情况,我曾作出以下假设:1.这些鳖都是经过长囤养的个体,因为长期不进食所以裙边萎缩;2.冰水浸泡导致这些鳖裙边肌肉受损;3.运输时效问题。其中第三种可能性很快就被排除了,因为从广西运输到山东路上需要4天,而江西最多3天,而且打包方式也都大致相同。前两种可能性又无从考证,因为水产商不会承认自己卖次货给客户,每次询问都表示这是刚出水的个体,那么也就只能带着疑惑继续饲养下去。其实随着能看到的江西出水的个体越来越多,我也愈发怀疑“江西砂鳖”到底是不是砂鳖。
经过几个月的饲养这些江西砂鳖都表现了适应和从容的状态,并且开始交配。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江西砂鳖也就是现在的石片鳖交配过程可长达一小时以上之久,雄鳖在交配过程中会咬住雌鳖颈部并用四肢紧紧固定,整个过程中只有雌鳖会到水面换气,而雄鳖则始终保持着相同的姿势。
这些江西砂鳖成功交配后,我又从相同的产地引入了四只成体雌性、一只成体雄性,一来扩大产能,二来继续通过观察实物去对比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江西砂鳖或为新种的观点)。果不其然,当我看到这四只来自江西的成体后也就坚定了之前的观点,这些家伙大概率和马蹄鳖一样是未被描述的新种——偏绿的底色,塌软的裙边,比砂鳖更狭长的头吻以及无规则深色斑块的腹板,但是作为爱好者又不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去鉴定,所以当时也就只能在同好之间意淫一下了。
看过我上一篇专栏的B友可能注意过,2021年9月份是我第一次将江西砂鳖或为新种的观点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没想到就在半年之后“江西砂鳖”就获得了自己真正的姓名———石片鳖,成为了中华鳖属第七子,同时也是全世界已知最小的鳖类。
关于石片鳖的特征描述大多都已经夹杂在上述文字中,现在来着重阐明一下石片鳖与砂鳖以及马蹄鳖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一、石片鳖体型小于砂鳖和马蹄鳖,成体石片鳖体重通常在150-250g之间,也有极少数个体能达到350g左右,但不足100g的雌性个体就已经具备繁殖能力,是目前已知最小的鳖类(上图中的个体不足100g就曾产下过3枚卵)。
二、石片鳖头部斑纹丰富多变,下颚也有排布密集的白色圆斑,背甲裙边四肢的底色多为绿色且质感粗糙,背甲处有密集疣粒排布,腹板无规则深色斑点,雌雄体形差异明显,雄性较修长呈椭圆形,雌性则体形长宽相近,裙边相对砂鳖要薄很多,因此在运输脱水或瘦弱的情况下容易塌软(背部斑纹表现最为丰富);砂鳖头部斑纹较少,下颚也仅有极少量的白色圆斑,背甲裙边四肢底色多为棕黄色或橄榄色且质感相对光滑,背甲处疣粒很少,腹板大多有规则且对称的深色斑点,雌雄体形差异不明显,成年个体雌雄大多体形长宽对等接近正圆形,裙边比例大于石片鳖、马蹄鳖,裙边厚度大于石片鳖、马蹄鳖(背部斑纹表现较丰富);马蹄鳖头部斑纹明显,但丰富程度不及石片鳖,且斑纹表现更接近中华鳖,背甲裙边四肢底色多为黄色且质感粗糙程度中等,不过背甲处疣粒很少,腹板无规则深色斑点(与石片鳖类似),雌雄体型相仿,均为前窄后宽,鳖如其名形似马蹄(背部斑纹相对单一)。
成体具体特征对比可参考以下图片:
三、石片鳖性情较凶,但其凶悍程度不及马蹄鳖和中华鳖(砂鳖最温顺)。在无繁殖需求或空间不够的情况下尽量单独饲养,混养较易形成压制或咬伤。
总体而言,石片鳖与砂鳖、马蹄鳖其实是中华鳖属中体型和外观上非常接近的三种,它们之间细微而丰富的差异性的确需要较丰富的实物观察经验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以下为同产地(宜春)花纹各异的石片鳖:
以下为雌雄石片鳖对比:
石片鳖通常雄性体形修长,形如鹅蛋,而雌性体形则几乎长宽相等,呈正圆形。
2.如何饲养石片鳖:
石片鳖的习性与砂鳖、马蹄鳖以及中华鳖相仿,可完全参考中华鳖、砂鳖部分提供的环境设置,开口饵也可选择各种活体饲料鱼虾。需要注意的就是石片鳖和马蹄鳖一样,在不繁殖的情况下要尽量单养。此外百分之九十九的野生石片鳖体表都吸附着某种小型水蛭,并且这种小型水蛭很难发现或一次性根除,可以在新鳖放入静养环境之前先用茶水浸泡,待水蛭全部吸水松动后镊子拔除,较顽固的水蛭可直接用盐擦拭后拔除。
这种小型水蛭目前仅见于石片鳖,在新出水砂鳖、马蹄鳖的体表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石片鳖的生境偏向于水流较缓的溪流,而砂鳖和马蹄鳖则是生活在水流湍急且较大的水域中。此外,在绝大部分野生石片鳖囤养时的排泄物中都能够发现巨齿蛉幼虫的残骸,以及类似龙虱的鞘翅目昆虫残骸,以此为依据可推测石片鳖所生活的环境为水质极佳的缓流或平流溪水中。同样巨齿蛉幼虫残骸也会出现在马蹄鳖的排泄物中,但其粪便中出现螃蟹残骸的机率似乎更高,而砂鳖的排泄物中几乎都会出现类似沟蜷属螺类的厣(螃蟹壳和螺厣则是石片鳖粪便中不曾出现或极少出现的)。
3.对于石片鳖分布区域的误读:
在今年发布的文献中石片鳖分布区域被描述为江西和湖南,模式产地为江西宜春市奉新县。事实上出现在湖南的石片鳖有很大机率都来自于江西,因为石片鳖和砂鳖这两个品种在湖南、江西两地的水产商之间时常互相流通,以弥补本地货源不足的情况。我曾多次在湖南商家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中发现过成批的石片鳖,并在多次询问后得知这些石片鳖均产自江西,而他们从当地收购或捕获的砂鳖中却从未见过石片鳖出现,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石片鳖在湖南并没有大范围分布,或是仅在两省交界处的湖南区域有少量分布。除此之外,在福建三明以及福建、江西交界处的武夷山亦有发现石片鳖踪迹,只是和贵州、重庆砂鳖一样出水数量较少。
4.石片鳖的繁殖:
关注我比较久的B友们可能都知道我饲养的几只雌性石片鳖在今年五月份陆续产卵33枚,并在45-60天后孵化出了部分幼体(雌性砂鳖也产卵10余枚,其鳖卵孵化周期与石片鳖相似),其中有15枚石片鳖卵成功孵化,6枚卵因我个人疏忽导致孵化后期湿度下降即将破壳的幼鳖死亡,剩下的10余枚大部分未受精或在孵化过程中死亡(石片鳖幼鳖破壳过程可在我发布的视频稿件中观看)。孵化温度方面,温度保持在30度以上石片鳖、砂鳖卵孵化仅需45-50天,温度保持在28-30度需要60天左右,温度保持在24-26度则需要70天以上(注意孵化温度尽量不要长期高于32度或低于24度)。
在上文中我曾提到过石片鳖成体仅有150g-250g,且不足100g的个体就已经能够产卵,而我饲养的种鳖大部分体重也都在这个区间范围内,其中3只250g左右的个体各产卵6枚,1只100g不到的个体产下3枚畸形卵,1只350g的巨型个体产卵8枚,1只150g的个体产卵4枚(两只体重250g左右的砂鳖产卵量也均为6枚,但砂鳖卵体积普遍略大于石片鳖卵,出壳苗也略大于石片鳖,由于砂鳖孵化数量少所以此观点大概率有偏差)。
石片鳖幼体破壳时体型仅有五毛钱硬币大小,相当于中华鳖苗体型的一半,非常迷你。破壳苗体表多为灰色绿色,且大多没有明显的斑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石片鳖的典型背部斑纹才会显现),腹板为纯黄色并会伴随其成长颜色纯度逐渐降低,但不会像砂鳖幼苗那样腹板中央逐渐出现深色圆斑(砂鳖幼苗腹板同样为黄色)。
人工石片鳖、砂鳖幼苗和人工中华鳖苗一样都能够在破壳后3-5天直接用颗粒饲料开口,对于饲养环境的要求也远低于野生个体,甚至能够直接适应无任何躲避和底沙的高亮度白色环境。
虽然人工石片鳖苗的适应能力以及互动性都优于野生个体,但其大胆程度仍然不及砂鳖和中华鳖,即使是人工苗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敏感、猥琐的性格。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人工中华鳖、砂鳖苗都能够表现出比较从容的状态,而人工石片鳖苗在有人靠近时则大多抱头鼠窜,好一会儿才能缓过神来展现出和砂鳖苗一样的好奇。此外,石片鳖在幼体阶段就表现出了比砂鳖更强的领地意识,同类之间经常互相撕咬,并逐渐形成压制,因此在混养时要尽量选择较大的容器且多放一些遮蔽物减少打斗,当然直接用龟苗隔离盒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中涉及饲养的观点仅针对连养活鳖都困难的新手,自认为是大神的忽略即可,个人有个人的方法,但我只教小白最容易上手的办法,所以不需要任何方面的抬杠,只接受友好交流。 其次,本文中所有以往文献中不曾出现的新观点均有事实为依据,且国内对于中华鳖属的研究仍然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因此肯定还有很多信息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更新,如果您有不同意的观点请先拿出自己亲身经历的证据再进行反驳,切勿拿着自己道听途说的理论去挑战别人长年累月的实践,谢谢。 冬养鱼夏玩鳖,关于砂鳖、马蹄鳖、石片鳖的视频待来年春天会继续更新。感谢大家耐心阅读,如有任何错误或不足之处欢迎指正、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