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怀揣剧毒的小萌物,中招就无药可救?蓝色豹纹只是“伪装色”
你敢相信吗?这个只有高尔夫球大小的小家伙,竟然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毒物之一。关于它伤人的报道,屡见不鲜,果然好看的都是有毒的。毒液可以在数分钟内,就可以置人于死地,被称为“海洋之灾”的它究竟有多可怕?
小家伙叫做蓝环章鱼,俗称蓝圈章鱼,因为身上鲜艳的蓝环而得名,和箱型水母一同被称为“最毒的海洋生物”。别看它个头小,只要咬上一口就能夺人性命,毒性比眼镜蛇还高50倍,毒性在全世界甚至能排第三。所以别因为外表呆萌就小瞧它,下起毒手来它可是丝毫不含糊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圆滚滚的身躯遍布蓝色斑点,在海里前进时,宛如闪闪发光的蓝色豹纹战袍。平日里,蓝环章鱼的环是棕色的或者是不可见的,只有在面对威胁时,才会“点亮”花纹来警告对方。
在捕猎时,蓝环章鱼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不同颜色细胞的大小,进而来稍稍调整自身的颜色,进行伪装。发现目标后,会快速发起伏击,将毒素注入猎物体内,使其麻痹。
在蓝环章鱼的食谱中,小螃蟹和小虾占据大多数,偶尔会改变一下伙食,吃小鱼和甲壳类动物。甲壳类落到它的手中后,就会被毒晕然后敲碎硬壳,方便蓝环章鱼吸取里面的肉汁。若是小鱼的话,直接就会被撕碎成若干小块吞食。
被蓝环章鱼蛰刺后,几乎是没有疼痛感的,并且在一个小时后,毒性才开始发作。章鱼的毒液能阻止血凝,使得伤口大量出血,而且感觉非常刺痛,最终会导致发烧、呼吸困难,严重者致死,症状稍轻者最少也需要调养一个月左右。
幸运的是,蓝环章鱼并不常见,本身也并不好斗,目前没有过主动攻击人类的案例。有被咬伤的案例,基本都是人们将它从水中提起来,或者不小心踩到的情况下发生的。
蓝环章鱼并不是随处可见的,目前只有西太平洋海域内有它们的踪迹,在我国东海地区也偶有发现。只要不发飙,蓝环章鱼大多数时候都是温顺害羞的,喜欢宅在礁石下,捕捉一些小鱼小虾过过嘴瘾。
但是一旦生气,锋利的牙齿和彪悍的毒素将会成为它的最强武器。所以在海边玩耍时,看到这种颜色漂亮的小章鱼,可千万不能因为好奇而去触摸,毕竟它存在于唾液腺的这些毒素,短短几分钟就会威胁生命。
蓝环章鱼所分泌的毒素,包括河豚毒素、乙酰胆碱类和多巴胺类。这其中更是有一种神经毒素,具有麻痹的作用,会使受伤的人出现呼吸停止甚至心跳停止的症状。因为伤口太小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症状出现时往往不会觉得这是中毒。
河豚毒素,作为自然界所发现的毒性最强的一种毒素,起源于生物体本身还是寄生物目前还不明确,但能够确定的是,一旦中毒将是不可救的。毒素在进入血液、心脏后,会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从而加快死亡。蓝环章鱼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要命的。
而且这小家伙不仅是对别人毒,对自己也同样狠毒。雌性蓝环章鱼的一生只会生产一次。如此低产,是什么原因呢?
在孵化小宝宝的半年内,雌性不会进食,等到孵化完成时,就是雌性蓝环章鱼生命的终点。而幼年章鱼会随其他浮游生物漂流几个星期,之后沉入海底寻找猎物。在一年之后,它们才具备生育能力。
这种自杀式的繁殖方法,也是海洋生物中很少见的,对自己都这么狠,难怪它可以登榜“全球十大毒物”,连眼睛王蛇都要乖乖排在它的后边。
蓝环章鱼的危险,除了其毒性猛烈之外,还在于目前并没有研发出相应的解毒制剂。更多的时候,需要进行及时地自救。
首先,要快速找到伤口,因为蓝环章鱼的毒素会抑制血液凝固,所以需要进行人为的止血。其次,针对伤者出现的呼吸困难症状,要持续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保证患者呼吸和心跳的正常。
通常来讲,患者只要能坚持24小时,之后便是可以自主康复的。因为这些毒素经过自主代谢之后,会被排出,直至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的机体功能有限,很少可以承受这样的冲击。因此更需要同行的大人的关注,小孩子本身好奇心就比较重,看到漂亮的蓝环章鱼难免会有想要伸手摸一下的想法。
当然,在浅海区域遇到蓝环章鱼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这种生物天性比较害羞,只有在夜晚降临之后,才会出来觅食和活动。并且在面对威胁时,逃跑才是它的首要选择。所以,我们只要不主动去招惹它,就不会被攻击。
尽管这毒性让我们人类望而生畏,但海洋里总有那么几个胆大重口的,专门喜欢捕食蓝环章鱼,比如海豹、海鳗等就是蓝环章鱼的天敌,可能这些动物有着没被人类发现的解毒机制吧!
因其观赏性的外表和独特的毒性,蓝环章鱼也被搬上了大荧幕。1983年上映的《007》系列电影《007:八爪女》中,女主角“八爪女”的标志原型就是蓝环章鱼。
早年间,在网上甚至有出售蓝环章鱼,作为宠物来饲养的,并且价格也比较高。这些店家还会在商品描述中说明出售的是活体章鱼,并且承诺“到货包活”。虽说是没有明文禁止,但是并不建议把它当做宠物来养,毕竟它的毒素还是无药可解的。若是有机会见到蓝环章鱼,远远地看上几眼欣赏一下就好了,千万不要去触摸。
关于蓝环章鱼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评论,喜欢本期内容不妨点个关注。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