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国产鬼艳锹知多少?

2021年第03期

前言:最近正在重新整理罗氏虫社网站收录的鬼艳锹属的介绍信息,因此今天就来简单分享下我们国产的鬼艳锹甲。

鬼艳锹属(国内也称奥锹属)也算是锹甲中的大属,总计有63种(如果算上23个亚种就有86个物种),但是分布于我国的鬼艳锹却极少,目前仅发现3个种:黑鬼艳锹、黄边鬼艳锹、小黑奥锹。

1、小黑奥锹(Odontolabis platynota)

主要产地:分布较为广泛,我国境内主产地为浙江、福建、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等,境外还包括缅甸、老挝、越南等周边国家。

大致特征:小型鬼艳锹,雄虫头部前缘中央呈半圆形凹陷,眼后缘突起较为圆润,前足胫节宽扁。

注:小黑奥锹原有一个越南亚种(Odontolabis platynotus coomani Didier, 1927),现已经重新被认定为小黑奥锹同种异名。

2、黑鬼艳锹(Odontolabis siva)

主要产地:分布于我国福建、云南、贵州、海南、台湾、湖南等地区,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北部、不丹、尼泊尔等国家也都有。

大致特征:整体为黑色,大型鬼艳锹,雄虫(长齿型)大颚略微内弯,端部有齿突,也有基齿,头部较宽,且头部前缘没有内凹,前胸背板前角左右突出不明显。

黑鬼艳锹羽化

注1:黑鬼艳锹中文学名为西奥锹甲。另,黑鬼艳锹原有台湾亚种(Odontolabis siva parryi),但根据最新的全球生物物种名录来看,此亚种已被重新被认定为黑鬼艳锹的同种异名。

注2:黑鬼艳锹是国产鬼艳锹中繁殖饲育最容易的物种,有兴趣的建议从此种入手了解鬼艳锹基础习性。黑鬼艳锹繁殖实录

3、黄边鬼艳锹(Odontolabis cuvera)

黄边鬼艳锹是鬼艳锹属中最大的家族,拥有9个亚种(具体见下图),并且2019年还有新认定的亚种出现,不排除未来还能发现新种。

黄边鬼艳锹原名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地区,我国境内分布的其实为亚种。

黄边鬼艳锹(Odontolabis cuvera fallaciosa)

主要产地:分布于我国贵州、湖南、云南、广东、广西等,以及越南、老挝北部、泰国北部、缅甸西部等国家。

大致特征:大型鬼艳锹,大颚端部分叉,近端部有分叉的大齿突,基部附近有基齿,眼后缘呈三角形突起且尖锐;前胸背板后角尖锐突出;鞘翅中间为黑色斑纹,两侧为黄棕色;身体会散发出独特的怪味。

相比原名亚种:长齿型大颚更长,基齿也更大,眼后缘突起更尖锐。

黄边鬼艳锹的核心特征就是鞘翅两侧为黄棕色,中央则是V字型黑色斑纹。但是,该亚种产地差异很大,不同地区黑色斑纹形状和鞘翅各有不同,部分地区鞘翅不仅是黄边,也略带有红褐色。

注:黄边鬼艳锹多为虫友们的俗称,其正式中文学名为华美奥锹,此前为独立物种(Odontolabis fallaciosa)。

红边鬼艳锹(Odontolabis cuvera sinensis)

主要产地:主产地为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安徽、湖南、江西、云南北部等地区。

大致特征:大型鬼艳锹,大颚整体细长(长齿型),鞘翅整体为黑色,仅两侧边缘很狭窄的范围为红色~红棕色,和黄边鬼艳锹很容易区分。

注1:红边鬼艳锹其实也是大家的俗称,亚种名“sinensis”拉丁文的意思是中华、中国,因此正式中文学名为中华奥锹,此前为独立物种(Odontolabis sinensis)。

注2:根据我国2020年出台的新野保名录意见稿,红边鬼艳锹将被提升为二级保护。

后记

我们网站初期收录的鬼艳锹信息,限于当时资料匮乏,不少物种的分类信息还是偏旧,未能反映当前最新的鬼艳锹属分类,目前在逐步修正中。

另,日本むし社1月26日最新出版的Bekuwa78期大特集正好是鬼艳锹的近缘种,也就是圆翅锹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海淘一下。

以上如有错误还望各位虫友指正,感谢阅读!

注: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标明出处即可!

End

标签: 孟加拉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