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背青鳉(十九)绒
本文有部分猜测,并且会把推论的过程倒过来写,先给结论。
大家当然对玛利亚这个品种不陌生,这个品种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鳍和臀鳍边缘会产生白色的绒。当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会有宣传图那样的表现,本章就探讨一下。
其实不仅是玛利亚这个品种会出绒,玛利亚的父本垂水长鳍也会。在某些情况下,中里真长鳍铂金干支也会,甚至日落极龙。当然,在风雅贵妃和锦系中也有这样的表现。
先了解一些概念。
软鳍条是阿祖玛的金青干支中出现的一种表现,是雄鱼的特征,腹鳍有针状延长,背鳍有拉丝,与腹鳍的表现相比,针状的鳍条通常带有一些鳍膜。这种软鳍条存在广泛,出现在蝶、青蝶光,长龙蓝,天女长鳍品种中。
一周光,这个前一篇介绍过,但这个基因除了大部分磷光,到底在那些品种中实际存在还不确定。
虹彩细胞,这个是鱼类常见的具有反光、特殊颜色的细胞,显色成分是水合鸟嘌呤晶体,当其在微观上有序排列时,能产生结构色和强的反光,干支光这种体外光就是靠这个超量表达出现。从观察来看,有无序和有序两种状态,前者通常是白色。
垂水长鳍就是磷光加软鳍条,加一周光,玛利亚作为其与莫尔富的杂交后代,还带有莫的基因。
从各类表现来推断,绒是两种主要情况或者表现的叠加,一是反光物质鸟嘌呤的大量累积,这带来了白色的外观,二是鳍条的延长以及与鳍膜的分裂,这带来了膨化的绒。
那么,如何累积这个鸟嘌呤呢?
可能大家会说选育,但是这么说没有方向。
从基因来看,选育具有厚光的干支有利于累积。但是光在身体不同部位都有表达,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腹鳍光是最厉害的,没有通常和之一。要让鱼出绒,就需要强鳍光表达,进一步,我们知道,绒是鳍边缘的表现,所以能让光往边缘浓缩的一周光就当仁不让了。
那么,饲养的话,还可以降低密度、增加嘌呤类食物摄取,增加水温,通过增加摄入以及促进代谢来增加鸟嘌呤。这个就是垂水对于饲养的指南。
1.降低密度饲养,足月龄的苗子开始降低到13升6-8条。
2.鱼鳍分裂,伸长都需要高营养食物,少量多次添加。
3.长鳍鱼的出现受高温影响。垂水家28℃恒温。
当然,白容器+光照也可以促进干支光的产生(这个已经被许多人确认),同样,白盆和玻璃缸就成了饲养的绝佳容器。
还有一个要点,就是鳍条的延长,这个靠软鳍条可以很好的做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软鳍条的鱼,有不少光在延伸的鳍条上,而鳍的内部无光,这本身就是一个一周光的特点(但是不是有一周光基因不确定)。
中里真长鳍,这种超级长鳍,也有这种能力,所以有时也会出现类似绒的表现。但是需要注意,短鳍个体就不行了;铂金干支由于累代了较厚的干之光,对于绒有加成,而杂过的就不好说了,原理上看杂日落的应该也还可以。
日落极龙,本身就是以强鳍光著称的品种(虽然是手鳍),个别个体也能察觉到类绒的出现,这是靠本身就很强的嘌呤累积能力做到的,只是不能全部转移到鳍上。而据我观察,如果杂交特定的品种,也会出现(这里我记不清了,图也没有)。
风雅贵妃和锦系的属于第二种情况,鳍条的延长(风雅也是一种鳍条延长基因)以及与鳍膜的分裂,这带来了膨化的绒。由于无光,便呈现颜色绒。
观背青鳉杂交出的新鱼鳍特征_哔哩哔哩_bilibili
在这里再提一下莫尔富。莫的基因是使鳍分裂(一般显现的同时伴随鳍光)的基因,有普通体(短鳍),长鳍表现(软鳍条个体)。当然,还有杂了真长鳍的个体。经过请教,我也了解了莫尔富的亚种到底是啥情况。亚种指的是尾鳍中心具有强光的表现,是通过莫和磷光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选育出来的,这个培育过程类似星光的培育(从几颗星去杂干支,得到密集星光)。
从莫尔富的表现来看,莫的基因能促进鳍光累积在边缘(当然我不确定是否有一周光基因在普通莫之中),同时能够促进鳍条与鳍膜的分裂。
因此,玛利亚这种集一周光、软鳍条、莫尔富、磷光基因的品种,出现高度膨化的绒这样的表现,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