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新动态:脱不花:多数人都是平凡过一生,但也不要因此看低自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罗辑思维 Author 得到训练

对话嘉宾:脱不花,得到联合创始人&CEO;Rebecca Liu,玛氏箭牌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轮值主编| 智勇责编&值班编辑| 润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7027篇深度好文:9160 字| 18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10月9日,玛氏箭牌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裁Rebecca Liu与得到联合创始人&CEO脱不花,在「得到训练软技能职升机」系列直播中谈到职场发展基本条件是什么。

Rebecca Liu表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眼高(眼界要宽广)、手低(所有你干的活儿都是你的资本,善于总结和提问)、心平(平常心看自己)"。

直播中,脱不花和Rebecca分享了她们多年来积累的职场经验和工作心得,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略有删减)。

一、做能力圈以外的事情,

才能更好地成长

脱不花:今天第一个问题,我之前看过你的经历,虽然你在玛氏工作了很多年,但是据说也有感到疲劳,不想干的时候。

而且我看到你说当时是经历了一个轮岗,然后把那个过程给渡过去了,并从此完成了非常多年在玛氏的这样一个服务。能不能讲讲内部轮岗这件事?在玛氏是怎么发生的?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呢?

Rebecca Liu:我觉得职场总会有疲倦的时候。我其实是有两段经历,真的就动摇过。

①在玛氏第一次做HRD

有一次,有一个职位出来了,是跟培训有关的。玛氏大学招人,我特别想去做,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特别喜欢育人。然后我就申请了,结果我的老板没有把这个机会给到我。

他说,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我说我就是能做好。他问了我一句话,他说,你能做好,你为什么要做呢?这个问题很奇怪,他说,你就要去做一些你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更好的成长。当时确实让我思考了很久很久。然后他说,你回去再想一想,你特别想做,又没有勇气去做的一件事儿。你的职业真的就是要去做一个玛氏大学的老师或者校长吗?

后来我真的听了他的话,我就回去想了。其实我之前做过专门的招聘。我就想我能不能做一个HRD呢?但我又觉得好像还差点。后来他这句话提醒了我,我就回去告诉他,我可不可以试着做一个 HRD 呢?没有想到我的上级经理特别棒,他说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然后就在玛氏的内部网上给我找工作。

我们内部的工作,每个同事都可以去申请。我就看到希腊在招人力资源总监,我们的希腊业务单元比较小。我说我想去那儿。然后他说,那你先生同意吗?我说我回去谈谈。

后来老公一路支持我,我就去申请了这个职位。我还跟一个西班牙的同事PK,最后我赢了。然后对方就要了我。老公跟公司请了假。我们就去了美丽的希腊轮值了一年。那是我第一次在玛氏做HRD。我觉得特别感谢公司,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去犯错误,让我去学习。所以这是那次轮值。

② 差点辞职

我做HRD做了一段时间,有一个业务确实很有挑战。它的离职率,我已经把它从30级减到了10级了。但是我还是觉得特别力不从心,我就有一种疲惫感,我就出去找工作了。这次就拿到了一个还不错的offer,工资也高一点,地点也还不错。我当时就特别想辞职。

但是后来就想,这件事情好像有点难,因为在公司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先生就非常智慧,他说,我感觉你好像没有准备好,你真的想离开这个公司吗?我说是有疲惫感。他说,那要不要跟你的老板好好谈谈?后来我就选择了去信任我的老板。

我没有用很多职场上的套路。我就跟我的总经理说,我最近非常疲惫。我觉得可能是时候离开公司了。

他有点惊讶,说,你先冷静一下,如果你真的很疲惫,需要思考要不要请几天假,好好想一想你要什么。如果你能去到一个比玛氏更好的地方,祝福你。但是万一那里没有我们这里好,万一我们也可以给你想要的,你能不能先回去想一想什么是你最想要的?然后我告诉你可不可以给到你。如果给不到,我让你走。

他还问我,你在玛氏都这么久了,除了我,你要不要找一些你特别信任的前辈聊一聊。我当时搜罗了一下,真的有那么两三个我特别仰慕的前辈。我就给他们打了电话,而且他们都在英国、欧洲、美国。他们都很快地接听了我的电话。

最后我的老板还给我画了个图,他说你回去想一想你要什么,打个分。那个公司和我们怎么比?我还留着我的那张表,就是我想要的是三个东西:第一个是成就感。第二个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第三个我追求智慧。

我觉得人要跟有智慧的人在一起,我也希望我自己更智慧。然后我就打分,这三点,玛氏似乎都还有,那个公司也可能有。但我为什么要去那里再证明一遍自己呢?但是我确实对那个职位比较疲惫了。

刚好有一些职位上的人刚好需要做一些挪动。然后组织就说,你愿意去做这个工作吗?我说我非常愿意,只要不做现在这个工作。然后老板说,那给你6个月的时间培养一个接班人,你就去接那个工作,此时有三个人同一时间都做了职场上的变化。

所以,那一次给我的感受就是,要勇敢地跟公司说你要什么。我觉得坦诚很重要。我真的没有编故事,我特别庆幸我当时没有编故事,编了故事,别人可能就帮不到你了。而且我找的那些非常高的高管,他们都没有责备我。

其实我当时觉得有一种背叛公司的感觉,因为我觉得公司对我特别好。但是没有一个人责备我,他们都问我,你想要什么?玛氏能不能给到你?如果给不到,我欢送你。

所以我特别感动,从那以后我觉得我要在玛氏退休了。

脱不花:我觉得你经历的这几个老板,他们都有非常好的教练素质。第一个老板说,你能做好为什么要做呢?其实这是一个很扎心的追问。

因为绝大部分老板但凡稍微功利一点,肯定要你去做你能做好的事,然后你就蹲在这,这对我来说最省心。

但是他逼问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值得我们每个人问问自己:我去做一件事情,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我如果能做好为什么要做呢?那我能不能选一件在我能力圈以外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我刚才为什么问你轮岗的这个事情,因为我自己觉得这两年好像越来越多的人,原来是40岁的人或者中年危机,好焦虑,好疲惫。而现在好像二十七八岁的人就说我得歇两年。然后我就想躺平,职场太卷了。

过去很多人问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个角度是说你要奋斗,你要努力。但是其实我觉得你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是公司的责任,让一个人能够安全地度过他的疲惫期。

因为每个人客观上会有疲惫期的。但是如果公司有轮岗的制度,老板有教练的能力,他就能够帮助每个人更好地度过。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公司也是受益的。公司流失了一个老员工,流失了一个能干的人,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

Rebecca Liu:我觉得每一个职场的人都有责任说出来你要什么。这是你的责任,不是组织的责任。你难道要所有的人去猜你要什么?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公司不是伴侣,不是家人,它没有办法去猜测你的状态好或者不好。我觉得要有勇气说出来,同时去进行校对,因为有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认知不一样。

我也犯过这个错误,我自以为那个职位非我莫属,结果人家不要我。

我觉得你要不断地说出来。你跟你的上级经理,跟你的HR去校对一下,你们是怎么看我的?我就被很多同事定期地来问,现在在公司发展的状态是怎样的?你们是怎么评估我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对自己的发展负责任的同事。

那作为组织,我们有责任很真实地回答。我觉得你on track(在正确的轨道上),或者我觉得你偏离了航线,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

脱不花:其实个人跟组织之间的关系,它首先肯定不是个谈判,就是图穷匕首见。其实不是的。那第二个其实也不是猜测,或者其实就是个对话。

我们得到的企业文化当中有一句话,其实来自蓝天野先生的一部话剧,叫做"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很多人就说,啥叫真诚呢?其实就是你想到了什么,诚实地去说出你的想法。

但是我要请教你一个问题,那在国企也可以去提吗?虽然不是国企的高管,但是你是个教练,所以我们想听听你的建议。

Rebecca Liu:确实我对国企的整个工作环境氛围不是太熟。但是我认为从一个教练的角度,你可以审时度势地去看整个氛围,以及用适合你的公司,你所在的这个企业的方式去表达你的想法。

比如说我们假设真的是有论资排辈这一说。这是一个规矩。那你也可以说,对于我排到什么时候,我特别向往的职位是怎样的?甚至我觉得主动要活干,不一定非要用职位的高低,我只要到了那个职位我才会这么表现。我觉得这比较短视。

现在我没有拿到那个职位,但是那个职位相关的一些活我可以主动请缨。我有一点空间,我有兴趣爱好,能不能让我去做个助手,帮助这个项目。我觉得这样至少能让你的领导感受到你是一个有追求的同事,你对某一个方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脱不花:我也没有在体制内工作过,但是我请教过很多在国企央企体制内工作得非常成功的中青年干部。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这种氛围、管理的结构不太一样。那你可以谈自己的想法吗?

他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不是不能谈。你可以主动向你的上级说,我想听听组织上对我的要求。而且组织上也有这个责任,它也愿意对中青年人,尤其青年干部给出一些指示和方向。

因为你成长得更好,然后整个组织才会更好。

二、关于企业选人的2个重要标准

脱不花:像玛氏这样的公司在校招的时候,最重要的两个选人的标准是什么?

Rebecca Liu:我觉得,第一个是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学生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他有很好的热情。他有一腔热血,他有上进心。那我们投资他的是什么?是他的潜力,他就像一个潜力股票一样。所以我一定要看他有没有学习能力。

简单地讲,学习能力就是你能够把不会的事儿弄会。你能在你第一次经历一件事情的时候,把它弄好。

我们当然有很系统的工具,通过各种方法就可以评判出你是否具备这个能力。我举个例子。这是玛氏最爱问的一个问题:"这件事情你这么做了,如果能重来一遍,你会怎么做?"

这是个特别好的问题。但我们还会追问:"那你后来有在什么场景下试用过它吗?"我就要看你能不能真的举一反三。这是一个例子,还赠送一题。

我们还会问,"在你成长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个时间段你对自己有一些新的发现?"这个考你什么呢?你的 self awareness。你是怎么发现的呢?你是不是善于倾听别人的feedback?你是不是善于总结和思考?那你做了些什么?所以这些都是关于学习能力,它有很多维度。

第二个,是适应能力。我常常跟我们的同事说,职业发展不是一个直升机。它是一条趋势线。

我想要什么?我的组织有时候给到我了,有时候 over deliver了。但是只要你在一条趋势线上就好了。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是,真的要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有的时候愿意调试,不一定马上能吃到你想要吃的这口饭。

脱不花:那事业能力你们会用什么样的问题来考察呢?

Rebecca Liu:很多时候我们招人,看对方有什么能力,你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些都是表面,是冰山上面。

其实我们要看冰山下面是什么,就是你的特质。

那我们就会问,是什么驱使着你前进?我常问的问题就是,你人生有什么目标?你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有很多优秀的公司愿意为你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你去试错。但是你要有的不是我要吃什么,今天吃不着我就跑了。

首先相信你自己。你要很清楚你的优势劣势,了解你自己。第二,相信你选择的这个公司,跟它平等地去沟通你的想法。我觉得就是这两个特别重要。

脱不花:像玛氏职业的招聘官们,他们其实一年就要收到几万份简历,可能要面试几千个人。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我们得理解对一个真正好的组织,选上他是怎么看的?

其实大家知道面试官在问事的时候都是让你放松,这是面试官的手段。而真正想考察的肯定不在他的问题里面。组织选人才有自己的逻辑。当然这套逻辑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核心还是看驱动力。

组织并不在乎你会什么,你会什么,不会什么都得从零开始。每个人都应该至少有这样一个归零的状态。

Rebecca Liu:如果是学生,你学的东西基本在职场不太能用上。但是你的学习能力,你的适应能力,尤其是花老师讲的这个沟通能力一定能用上。

脱不花:其实对应届生来说,我们互相看起来差不多的。但是很关键一点就是,大家现在在选一个公司的时候,其实是在选我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是巨大的吸引。

所以公司千万也别觉得自己牛,自己了不起,自己给的钱多。不是的。这件事情上不同的公司,因为企业文化的差异,能提供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Rebecca Liu:我觉得适配性最重要。不要装。你千万不要为了进一个公司装得你跟他很类似。因为你去了之后,要待很久很久,很难受。这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这个公司浪费了我们的时间。我觉得这是特别要忌讳的一个地方。

但我觉得其实如果你看大的方向,75%的公司说找不着人。大家都是缺人的。而且每一个公司都想要好人,所以只要你提高自己的能力,好好地上得到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我觉得一定有用武之地。

三、如何面对"35岁焦虑"?

脱不花:如果初入职场的时候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比如跟着你当管培生这样的黄金的学习机会。然后现在明白了,但是自己年龄已经大了。比如到了30岁或者甚至到了35岁。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还有机会再去弯道超车吗?

<>Rebecca Liu:当然有,首先我真的觉得30、35岁还很年轻。有些行业确实有一个叫35岁焦虑这一说,是吧?我 35 岁以后才加入玛氏的。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们前几天还招聘过48到50岁之间的人。所以我们真的没有这一说。

我也能理解,一些公司需要完全没有经验的人,因为它没有很多框框,它能创新。但我觉得那个公司它也会长大,它也需要一些非常有经验的人。

所以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年龄,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去塑造你的能力就好了。这个焦虑我觉得也要真的动动脑子,这都是标题党。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就35岁找不到工作了。对于你来讲可控的是什么?你能掌控的是你自己,对吧?

我觉得如果你现在是30岁也好,35岁也好,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焦虑,不如去思考一下,我怎么样去改变我的现状,提高我的技能。

比如说我只干过外企,那我的闺蜜她干过民企,她就比我容易找到工作。所以我们有一个概念叫 career freedom option(职业自由选择度)。你的经历越丰富,积攒的技能越多,你选择的空间就越大。

你只会英语,那你只能去美国公司,包括英国公司。那你又会日语,又会法语,你的选择就多了。你只会编程,不会其他的,你的选择就是少了。

所以我觉得,第一真的要去提高自己的技能。第二,我觉得一定要找到你的优势。

每一个人成功都是因为他的优势,没有一个人是因为自己补短板而成功了,只能说把短板补得不那么短。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优势,然后去到适合你的地方去工作。

还有就是科技社会的发展,现在雇佣方式太灵活了,为什么一定非要到一个公司去工作呢?你可以自己雇佣自己,你可以做零工经济,你可以一个人为很多公司工作。现在这种公司很多了。

我知道有一个国外的公司,我不记得它的名字,它在网上对把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摆在那。你去解决这个问题,就能获得报酬。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技不压身。咱们就是练自己的技术。

再有,就是我觉得就是要接受人生有天花板的。我觉得如果把职场比作一个运动,特别像跳高。就是到你最后失败的时候,你才知道你能跳多高。

只有失败了,你才知道什么是我的制高点。但是你一直要努力去跳,跳到你的最高。所以我觉得有天花板很正常。

那你能做的就是准备新的赛道,或者是接纳这个天花板,然后找到别的方式。让自己的技艺更高,或者更接纳自己的心态,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他的极限的。

这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精彩,而且生活有很多的舞台给到你,而不是只有职场。

脱不花:刚才说了一个非常残酷但是很形象的比方,就是每个人的职场的发展都是一个跳高运动。你特别棒,你可以挑战更高,但是永远不是停在你成功的那个高度,而是停在你失败的那个高度。

这个确实挺扎心的。可能换一个赛道,反而你会变得更好。

那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就是在职场的某一阶段,去处理职场和工作的平衡,然后享受自己的人生。

四、职场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脱不花: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到底是行业选择重要,还是企业选择重要?

Rebecca Liu:我觉得要看行业和企业给你的是什么,因为我真的不太有资格说这个话。我只在两个行业工作过,一个是物流的集装箱码头,一个是玛氏。

我觉得对于行业,可能一般我们都看它的未来。比如说现在你要去国家支持的那些行业,肯定是有希望的。我觉得这个是行业可以带来的。

那企业我觉得是更有实体感,它给你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工作的体验?你在里面有什么样的发展?我觉得也看跟在你什么阶段结合。

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到了一个巅峰,已经到了第三阶段,就是贡献给社会的时候,我觉得可能要选对一个行业,否则这个行业干两天没了,那就麻烦了。

但是如果你还年轻,其实我觉得公司更重要。因为无论是朝阳还是夕阳,都有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公司,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和公司,你都是去学习和成长的。你需要去一个愿意教你的地方,那里愿意给你机会试错,有人教你。

第二个阶段,到了中层了,那你可以看看它是不是给你很大的空间。那第三阶段就是,别人的成败跟你的人生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你追求的是人生理想了,我觉得这个时候可能行业更重要。这是我粗浅的认识。

脱不花:我觉得结合你的这个说法,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罗胖前几轮给我们的训话。他那天提了一个说法,我觉得很有道理:你要找到在什么地方做乘法。

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做加法。所以做加法效率不高。其实就是你不断在增加,但它不是个效率上的解决方案。

所以很多时候,你看起来好像拥有了更多或者做了更多的事情,其实你也消耗了更多的资源,但是可能效率并不高。

而乘法其实是上杠杆。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的话,为什么你到了比较巅峰,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行业变得特别重要。

因为在那个时候你的本钱很大,乘法对你的影响非常大。但如果你是个年轻人,也没有多少本钱,有乘法也没有什么用。所以那个时候更重要的是你先做加法。

Rebecca Liu:养成一些好的工作的习惯、基本功,完成从初入职场到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转型,去一些真的愿意教你的公司,最重要是那个公司真的愿意在人身上花时间。

而且大公司、小公司不一样,你去大公司可能就是你只能了解一部分。但去一个小公司,整个事都可以交给你,你锻炼的是不一样的能力。这个真的要结合你自己。

脱不花:而且如果有的人说,那我如果进创业公司,那跟公司和行业都没啥关系。那就看你追随的那个人。

很多人说我很年轻,我也不是很有经验,我怎么看老板?特别简单,就是看知行合一,他说的所有的事,他做不做。只要他说的所有事都是让你做的,赶紧走。

Rebecca Liu:这个好对,赶紧走,完全没有经验。所以就是要看他的言行。

脱不花:那天好像是冯唐说了一句,怎么分辨牛人和怂人:牛人都是在说自己对自己有多么狠,怂人都是在说自己有多么牛。

你用这个标准其实一刀就能划开。但是总体上来讲我觉得还是有师傅最重要,也许你进的公司没那么好,但是你跟着这个师傅很好,我觉得就很棒。

Rebecca Liu:我觉得一个是外部环境,还有一个是内在。我始终还是觉得内因很重要。初入职场的同学们,如果我能给你们一个建议的话,就是一定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我有六个大字,叫做眼高、手低、心平。

第一,无论你是什么年龄阶段,尤其是初入职场的人,一定要看得高远一点。未来五年我想做些什么?我想为这个社会,为我自己创造什么价值,为我的家庭创造什么价值?不要用职位、title来衡量你的价值,用你创造的价值来衡量。我觉得眼睛高远一点,看看整个大局,看看环境行业,祖国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动态。

第二,手低。别挑活。所有你干的活都是你未来的资本。那你在当中要做什么呢?做一个有心人。不是说你只干脏活累活,而是干完了总结提炼,把你所有干活的能力,萃取成未来可以用的能力。

这个过程当中养成一些记笔记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像花姐刚才讲的一个 to do list 的习惯、时间管理的好习惯,大家都去学一学。

第三,我觉得要心平。首先就是平常心看自己。大多数人就是平凡的一生,但是也不要因为这样就低看自己。

我们都是非常独一无二的一个个体,平等地看自己,接纳为自己感到骄傲。你有很多的优点,哪怕你真的现在一无是处,你也一定能找到什么是你擅长的事情。

其次,我觉得是平等看人。不要因为我初入职场,我就觉得某某人比我厉害,我觉得是平等地看人。所有的人在这个阳光底下,没有一个生命比另外一个生命更伟大或卑微。

最后,要平常心地看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事情不是你可以控制的,那就控制你可控制的部分。

脱不花:最后一个问题,请谈谈你心目中的职场软技能。

Rebecca Liu:讲到职场软技能,我觉得您是专家,你们先开了《沟通训练营》这节课。我觉得特别棒,因为没有人不需要跟人沟通。

而且据统计, CEO有85%的时间都是在跟人沟通,所以沟通太重要了。沟通是一种职场软件,我觉得还有很多,比如说时间管理,比如说冲突管理。

我觉得我会把它分成三种能力。第一就是我怎么跟自己相处,怎么认识自己。比如说我们有很多的测评,MBTI(十六型人格)等等,就是不断地认识自己。

第二种能力,是跟他人相处的能力。

第三种能力,我觉得是跟这个世界相处的能力,你怎么看世界。

所以在软技能里面,我觉得也可以加一些对世界的认知。甚至可能听起来好很遥远,艺术、文学,但我觉得那也是软技能的一种,就是你怎么多元化地看一个世界。

如果我们具备了这三个维度的技能,其实还需要一些你的硬实力。如果是做研发的,就要有这种creativity(创造力、创造性),有专研精神。我做HR的,我懂这个薪酬福利,我懂 organization(组织)、development(发展)。那软技能我会从这三个维度看,对自己的认识和管理、跟他人的相处以及就是对世界的认知。

脱不花: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其实都看过那句金句,不断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

我们都很喜欢王家卫那句金句,叫见天地,见众生。但是最后归根到底,其实你是要认识自己,其实这是毕生的修炼。

Rebecca Liu:说一句结束语。我也算是爱读书的人,我就选了一句话,是玛丽安娜·威廉森的一句话(曼德拉也引用了她的这句话):"往往让我们感到害怕的并不是黑暗,而是我们内心中那些无法衡量的能量。"

所以我会鼓励小伙伴们,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小一点的我和大一点的我,永远选择做那个大一点的自己,永远喂养那个大一点的自己。你就会发出你最大的光芒。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标签: 学习能力 这是一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