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消息!学术审稿潜规则被 Science 曝光:作者名气越大,审稿人打分越高
本文来源:量子位
Science 最新发文:当论文的作者名气大时,审稿人会给予更高的分数。
而且这一分数差距还不小。
(资料图片)
这一结论来自一个号称 " 同类研究中最大规模 " 的随机对照试验,整个过程邀请了 3300 名研究人员参加。
试验结果可以说揭露了学术界的 " 潜规则 ":
当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不为人知时,只有10% 的审稿人建议接收这篇论文,但当同一篇论文的署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时,59% 的审稿人表示赞同。
对于这一差距悬殊的数据,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诚信与同行评议》主编 Mario Malicki 直呼 " 令人难以置信 "。
话不多说,让我们赶紧来看看研究人员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
学术界的马太效应
其实多年来,学术界对于 " 马太效应 " 的抱怨一直存在。
马太效应,是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引申到学术界来,就是地位高的研究人员往往能不成比例地获得更多研究成果。
相较于以前都是 " 口说无凭 ",这次研究人员用一个精心设计的试验给出了确凿的证据。
来自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J ü rgen Huber 领导的研究团队,向大约 3300 名研究人员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审查一份为期刊准备的经济学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有两位作者,都来自美国查普曼大学:
一位是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Vernon Smith,去年他在 Google Scholar 上被引用超过 5.4 万次;另一位则是 Smith 以前的博士生 Sabiou Inoua,去年被引用次数只有 42。
为了实验效果,3000 多位潜在的同行审稿人被分成 3 批,分别被告知了不同的作者信息:
第一,只点名 Smith,把他列为通讯作者;第二,只有 Inoua;第三,没有作者。
该团队近日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同行评议和科学出版物大会上报告说,最终有 821 名研究人员同意进行评审。
从结果上看,Smith 的 " 诺奖得主光环 " 似乎影响了人们的反应。
在只得到他名字的研究人员中,38.5% 的人接受了评审邀请;在没有收到作者名字的人员中,这一比例为 30.7%;而只有 Inoua 的版本接受比例最低,仅为 28.5%。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出现偏见,研究小组还进行了下一步研究。
他们将重点放在 313 名最初没有收到作者姓名的自愿审稿人身上,并随机分配给他们 3 份手稿中的一份进行审稿:
其中一份只列出 Smith,另一份仅列出 Inoua,第三份没有作者。
该团队还告知评审者,他们的评估将是一项试验的一部分,该试验涉及多个受邀同行评审,而不是通常的两到三个(但是没有透露研究设计)。
与上一轮结果相同,Smith 的手稿赢得了审稿人的最高评价,他们称赞其包含了新的信息和有数据支持的结论。
与此对应的是,在没有作者的版本中,只有 24% 的人建议接收该版本(有直接或轻微修改),而这一比例在 Inoua 一个人版本的中还要再少一倍。
面对这一差距悬殊的数据,有网友却表示并不意外:
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有确凿的证据还是发人深省的。
有人还把这一现象形象的比喻为 "大明星也可能演烂片、不知名演员也可能有突破性表演",并呼吁改变这种看法:
因斯布鲁克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 Christian Konig Kersting 也表达了对这一结果的担忧:
同样的工作不应该因作者不同而受到不同的评价,因为这会让年轻和不知名的研究人员很难在学术过程中迈出第一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网友提议是时候开始实行双盲审机制了。
双盲审,即作者和评审者互相都不知道身份,一般被认为比普通的盲审更加客观公正。
但对于这个提议,Konig Kersting 却表示,这种策略可能不起作用,因为审稿人通常可以从预印本或会议报告中识别作者。
话说回来,对于这种学术界 " 潜规则 ",你怎么看?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reviewers-award-higher-marks-when-paper-s-author-famous
[ 2 ]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59.38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