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视讯!面试被问离职原因,可以说「裁员」吗?

文丨 Sean Ye 图丨源自网络

全文 3200 字,建议阅读时间 8分钟


(资料图)

写在前面

最近和一位 HR 朋友聊天,他提到了一个面试中遇到一个姑娘,原来服务于一家大厂,但是工作没满半年就离开了公司,再来他们公司求职。

HR 在面试结束时,问她:

能说一下你为什么入职很短,就要离开上家公司吗?

女生回答他,因为这份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自然而然,HR 追问了她的职业规划。

这女生也没有办法说清楚自己未来到底是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的。

很遗憾,就此,她丢掉了这个工作机会。

HR 对她的回答充满质疑,随即背调了她的上家,了解到这姑娘是被裁员的。

我对朋友说:你不是因为她被裁员所以放弃她的吧?

朋友很坚定的说:不会,我们不会因为她被裁员而放弃她,但是从面试聊下来的感觉是,她依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想怎么走,而且她也似乎没有走出被裁员的心理阴影。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也不是招应届毕业生。没法要求业务团队带着她,帮她理清楚职业规划。」

回到 2022 年的今天,被裁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对部分大厂的从业者来说,前十年风口上的互联网行业,如今不是在「去肥增瘦」,就是在「减员增效」。

但是被裁员后再就业时,当遇到面试官「你为什么离开前东家?」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回答呢?

1

被裁员,不是原罪

很多打工人,其实在裁员后的再就业时,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因为裁员离开的上家公司。

我能理解。毕竟,裁员不是一段光鲜的经历,没有谁会愿意到处说。

有些面经,也会指导我们求职者,不要告诉面试官,自己是被裁员的。

但是如果不说裁员离开,那么随之而来,需要解释的另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从前公司裸辞?

这个问题同样不好回答。

放在 2016 年之前,被裁员,还是挺尴尬的场景,毕竟各家公司都在扩张,都在招人,如果被公司 N+1 了,有可能真的是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领导在扩张之余不得不做调整。

但是在 2022 年的今天,先后经历过 2018 年的互联网金融暴雷,2018-19 年的互联网(中小厂)寒冬,再到 2021 年的互联网教育的消失,最后到 2022 年的大厂们也扛不住,开始减员增效。

被裁员,其实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勇敢说出自己被裁员,在我看来,并不是原罪——如今的裁员,不再是员工无法适应岗位而 N+1,而是企业没有想清楚规划,盲目做大后再恐慌式收缩的裁员。

很多年轻人刚刚毕业几个月,就赶上了裁员大礼包。他们可能连业务都没有研究透,怎么能把裁员的责任推给打工人?

这一点,打工人应该知道,HR 也很清楚。

其实裁员对于 HR 来说也是非常挣扎的过程,我和裁员的 HR 聊过,一方面他们很清楚裁完团队之后就一定会轮到自己,另一方面把自己辛苦招进来的人再裁掉,是严重的精神内耗,他们也会试图理解员工,帮助员工再就业。

而在招聘中遇到被裁员的员工,靠谱的 HR 不会歧视这些求职者,相反会理解他们的处境。

所以,到了今天,大大方方说一句,我是被公司裁员的。并不算是错误的回答。

相反,伪装自己不是被裁员,也很容易被发现。

如今知乎、脉脉、微博热搜都有太多信息来源,如果行业不大,HR 之间也能互通有无,明明各种迹象都明确说明自己的裁员身份,还要假装是正常离职。

为了圆一个谎言,你可能需要配套再编造 3-5 段谎言。

这会直接让一个自信的求职者,突然之间变得吞吞吐吐,犹豫不决。这可能会让我们错失好的机会。

2

被裁员,要有反省

多年前,一位阿里的 HR 和我分享过他们特别看重的候选人的几项能力:

愿力:愿意加入公司作为一份子一起努力,我称之为工作态度

学习力:就是字面意思,学习的能力

自省力:能够主动针对项目思考,并复盘反省,我称之为复盘能力

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都是正常公司都会看重的点,但自省力,在我看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被裁员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思考一下为什么被裁员,未来如何避免走进同样的坑里,是打工人应有的素质。

我分享过一个案例,2018 年时我参与的一个创业项目黄了,不得不送走身边的小伙伴们,有一个程序员在求职时就遇到了面试官的灵魂提问:

「你觉得你们这次创业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他不解:「我一个程序员,也就是敲敲代码,你问我项目为啥黄了,我哪里知道?」

事实上,优秀的程序员同样需要懂业务。

除此以外,遭遇这么大一件变故,都懵懵懂懂完全没有反思过问题出现在哪里的人,你能指望他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做复盘反思吗?

反思是一种习惯,你下棋打牌玩游戏的时候,事后还会再复盘一下,刚刚哪里走错了,何况自己的事业呢。

在这里,反省力说明了一个打工人的基础的职业素养。

这种复盘可以复盘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错误,比如业务进程中走了什么弯路,导致进展变慢,最后被其他赛马团队弯道超车。

也可以复盘自己的选择错误,职业规划错误。比如冲着大厂的好名声来了,却进入了在线教育这个大坑里,进来之后又过分专注于业务,缺乏对时事新闻的观察了解。

就算反省下来,都是公司的错,那么也需要盘点一下什么样的公司不适合自己吧。

3

被裁员,要有规划

裁员是一种变化,那么当我们重新起航的时候,自然就要重新找一找方向,如果你是被字节裁掉的,按照字节的黑话,这叫「对齐」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你是被阿里裁掉的,按照阿里的黑话,这叫重新「对焦」自己的职业规划。

举个例子,如果被裁后,你换了一家类似的公司做类似的工作,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什么会坚持自己原先的方向?

作为求职者,我们需要阐述两个信息:

原有的规划没错:我坚持原有的职业规划,原因是什么?我的信心来源于哪里?

未来的公司选择标准:既然前公司裁了我了,那么我肯定对未来的公司选择上也会更加谨慎,我的选择公司 / 团队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延展开来,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会投递贵司的岗位,是因为贵司的什么特质深深地吸引了我。

表面上看,我们进入了彩虹屁环节,但事实上,彩虹屁吹得越精准,越需要你对这家公司有充分的前置研究,也越证明你重视这家公司的机会。

再举个例子, 如果被裁后,你换了工作方向,那么问题会更多:

你为什么选择换方向,原有的规划错了吗?

选择新的方向基于什么理由?

你为什么会在新的方向上坚持下去?

为什么 HR 会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对于绝大部分正规公司来说,招人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包括企业发布招聘广告的成本,HR 筛选简历的时间精力成本,各级面试官面试的时间成本,以及新人入职后的培训成本。如果你入职半年就跑了,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亏大了。

HR 招人,从来不是招聘最优秀的候选人,而是招聘最合适、最不犯错的选择。

你能力 100% 匹配岗位要求,但是有 30% 几率半年跑路;你的竞争对手能力只有 70% 匹配岗位要求,但是 100% 不会在试用期内跑路。HR 的选择一定是他,因为 HR 和直线主管都是对员工的留任率负责的。

作为求职者,我们需要一套新的合理的说法,来说服面试官:

换方向是基于对过往经历的复盘,你不是一受到挫折就跑路的人;

选择新方向的理由是基于对自己能力、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的充分了解;

你选择新的方向,并不仅仅是口头选择,而是对新方向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例如,新方向的市场行情如何、行业发展如何、行业内优质企业有哪些……你都已经做了很多分析,也请教了很多前辈了解,这个新方向工作的挑战和困难你充分了解了,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你把这一番说辞放到面试官的面前的时候,对方很难认为你仅仅是冲动之下,盲目选择换行业,赌运气。

写在最后

裁员,对员工来说,只是一个中性词(对企业来说,始终是负面)。

被裁不意味着员工不优秀。

所以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坦诚说一句我被裁了,并不会让面试官认为我们能力很差,相反,它展现了我们的真诚。

配合上我们的复盘反省,再配合上基于复盘反省基础上,我们做出的未来职业规划。

面试官完全可以被我们的坦诚所说服。

相反,一家公司仅仅是因为候选人被裁过,就选择放弃,那大概率也不是一家靠谱的下家。

2022 年并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有好的归宿。

本周四晚上 8 点 15 分,应腾讯职场日活动邀约,我会在视频号,再次连线杨大宝老师,和大家分享大环境下行时,如何在危机中寻找生机,以及职业发展机会的直播。欢迎大家来围观。

标签: 我们需要 突然之间 没有办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