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丨同济一博士生 3 年发表 14 篇一作论文引热议,本人亲自下场回应!
博士生 3 年发表了 14 篇一作论文是什么水准?感觉毕业能直接去 211 高校当副教授了 .....
(资料图)
近日,「如何看待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19 级博士研究生徐龙乾三年发表 14 篇一作论文 ( 平均 2.6 月一篇 ) ?」登上知乎热榜引起热议。
起因是有位题主经常在各大环境工程类的公众号里面看到关于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徐龙乾的研究成果。
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徐龙乾在博士期间一作发表了 14 篇论文,包括 4 篇 WR,1 篇 EST 等环境工程类顶级期刊。各种荣誉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平均下来 2.6 月一篇论文,而且还是一作!
题主表示自己一直写论文,3 年也发不了那么多,更何况环境类学科需要不断实验不断试错,而且徐龙乾的导师也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大佬……所以非常疑惑。究竟是 " 灌水 "?还是真大牛?
随后,徐龙乾本人亲自下场回答了该提问。
他表示,没想到竟然在知乎热榜看到自己,首先更正了一些细节,就是他本人 18 年毕业后申请同济大学没录取,在导师的帮助下在实验室当科研助理,等了一年再上的同济,因此至今在组里已经 4 年!
电化学实验可以同时进行好几个,因此效率相比传统环工出数据更快,这是毋庸置疑!
好几篇论文,特别是前期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成果有点水,后面才慢慢入了门,开始发表一些更高的成果,可以说是循序渐进吧。
就算按照 4 年来看,这发文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通过搜索发现,不少文章的质量都很高,可以说是真的强!
先看看硕士阶段的成果:
据知乎 @秦时盖聂 回答,徐龙乾硕士时期就有 7 篇一作,在一些学校都够博士毕业了。
博士阶段的成果依然很瞩目:
徐龙乾的科研之路到底是怎样的?小募在校官微上搜索到了有关于他的一些采访报道。
目前在做的科研工作?
徐龙乾,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 级博士生,导师为吴德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资源化,近几年主要围绕废水中资源的选择性分离和回收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至今共发表论文 31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 Water Research(2 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 篇)等环境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16 篇,累积 iF>270,h-index=10,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4 项(实审),在国内学术会议作口头报告 / 墙报 4 次(获优秀口头报告 / 墙报奖 2 项)。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 2021)、高廷耀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2021)、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奖学金(2020)等荣誉与奖励。
他的科研研究方向简单介绍就是废水资源回收,在环境领域不算是一个新方向,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是针对人类尿液中的氮磷,通过电化学法实现资源的选择性回收,希望从其中回收一些高附加值的资源。
学会「舒缓压力」
在徐龙乾看来,科研其实是一个机械又灵活的过程,其大致过程为:确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后,搜集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有足够积累后再去进行主观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徐龙乾来说,投稿被拒可能会有几天的焦虑,但可以很快调整过来。他的主要压力有两方面:琐事太多带来的时间上的压力,与他人比较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
徐龙乾认为舒缓这些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科研,不管成果大小,当过程结束之后,都会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正向的激励。
科研经历丰富
如何管理时间?
作为一名普博生,徐龙乾表示课程学习基本在博一的上学期就全部完成了,虽然第一学期课程很多,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很少,但还是要把科研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仍然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为之后开展实验打好一些基础,包括阅读文献、了解课题组同学们的研究、向他们学习仪器使用等等。
我记得,在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前,我就提前开始准备实验所需的药品、搭建好了实验装置、做过一些探索性实验,那时我也有一个现在看来比较简陋的想法,考试结束后还有几周时间放寒假,利用这段时间做了很多实验,放假回家就可以写点东西,这样安排就很充实。
环境领域顶刊其实也就那两个,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出好的成果。我每个学期开始我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包括实验进度推进到哪里,要写几篇文章,写几个专利,随着知识的累积以及经验的丰富,越往后对自己要求越高。
如果仔细去看我的文章期刊的质量,其实是充满曲折但又总体向上的曲线,短时间可能无法看出自己的进步,但两年后的今天回头看,还是进步很大。
有很多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就逐渐放松自己的学习状态了,但徐龙乾说自己实验室的学习氛围真的很好,大家都很积极上进,也拿了很多奖学金。所以他认为这个主要是看学习的氛围,比如个人所在的实验室、寝室之类的。同时还是要做好时间管理,每学期、每学年,甚至整个研究生阶段都是要做好规划的。
研一上学期会被很多同学忽视,同时很多同学因为自身选择,在研一上学期会做很多其他方面的事情,徐龙乾建议要坚定走科研道路的同学,最开始不一定非要自己独立做出什么东西,打好基础很重要,多去教研室或者实验室,学习师兄师姐的思路,尤其是要毕业的学长学姐看待问题的方法,多跟着他们做东西,先去学方法,在利用这些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工,以后在解决自己问题时会少犯很多简单的错误。
同时也不要每次都是简单的打杂,要带着问题去做事,多主动思考,带着自己思考的结果多多请教老师或者师兄师姐,这样对于自身的能力会有更大的帮助。
徐龙乾讲述自己几乎没有与导师发生很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他根据自己身边的人举例说明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比如选题,基本上都是导师先给你圈定一个范围,然后学生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点进行深入研究,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和导师进行沟通,千万不要闭门造车。毕竟大家还都是学生,多与同师门的师兄师姐或是同一级的同学们进行交流、然后跟导师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到觉得自己方向选错了或者是做不下去了,就悔之晚矣。
徐龙乾常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
" 攻坚克难,只争朝夕 "
将知识用于实际,多积累一些经验。或许就是科研之路可以顺利进行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