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文:善良很贵,一定要给对的人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 1960/2000 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 3240 天
善良是什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人说是看到陌生人出糗时,装作没看见,就是善良;
也有人说是看到旁人落泪,少问几句 " 怎么了 ",也是善良;
还有人说,如果别人家的墙快要倒了,如果不能扶,不推也是一种善良。
当然,这都是善良,但我固执的认为善良并非是对人人都善良,善良还要对事看人。
因为不能让善良的人寒了心,更不能叫坏人舒心。
好人好报一定要成为时代的主流,这样才不算辜负善良,才是社会正常的运行秩序。
1
作家三毛在西班牙留学期间因为谨记父母叮咛,在外待人处事,要有教养,万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退一步海阔天空 ......
于是在与宿舍女孩相处的过程中谦卑、有礼、温和,处处退让。
可是三个月以后,三毛不仅要铺自己的床,还要铺别人的床,她挂着别人丢下来的衣服,洗脏了的地,清理隔日丢在地上的废纸。
再后来,她的衣服、鞋子也成了公共时装店,每天有不同的女同学借来穿,更有甚者直接动手拿,话也没有一句。
三毛平常在宿舍也会接到不同女同学的电话," 天下雨了,快去收我的衣服。"、" 我在外面吃晚饭,你醒着别睡,替我开门。"、" 快下楼替我去烫一下那条红裤子,我回来换了马上又要出去,拜托你!"、" 替我留份菜 "......
后来有一次,三毛实在忍受不了一群人在她的床上胡乱喝酒,便生气的用力拉开了帘子,结果刚好被院长看到,同时还被院长冤枉在学校卖避孕药,结果三毛的委屈和愤怒一触即发。
她在走廊上看到扫把,拉住扫把便冲回房间,对着那一群同学,举起扫把又叫又打,手脚并用,还泼了院长一身水。
可是事情非但没有更糟糕还出现了反转。
借出去的衣服还回来了,自己故意不铺床也有帮忙整理了,宿舍的卫生也有人自觉打扫了 ......
而且更有趣的是,那些人居然反过来拍三毛的马屁。
早饭三毛下楼晚了,会有女同学把先留好的那份端给她;洗头还没擦干,就会有人主动帮三毛卷头;下雨了,会有人叫她快到伞下来,不要受凉了。
你对他们忍让,自认为是美丽善良放光芒,他们却把你当软柿子捏着,你收起善良,披着坚硬冰冷盔甲,他们反而来热脸贴冷屁股。
按照常理不应该是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吗?
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理的情况?
电影《黑名单》中有一句台词:
" 为什么别人敢在你身上做坏事,是因为你让人觉得在你身上做坏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
人心总是这样,如果可以不停索取,不用付出,他就会理所当然挖空一切价值,不顾他人死活。
《儒林外史》里的杜少卿对谁都慷慨,基本上谁找他借钱他都会欣然同意,然后还要告诉借钱的人,你不要考虑还钱的事情,要是不够再来找我。
因此找他借钱的人就络绎不绝,别人不差钱也要编个理由来借钱,他也从不会计较那些人借钱的理由是真是假。
久而久之,周围人什么事都找他要钱,最后杜少卿散尽家财,一无所有。
罗素说过:" 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善良一定是对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善良一定是要给到对的人。
善良很贵,不可错付。
2
黑龙江鸡西的一位餐馆老板李女士准备前去餐厅开门营业,去到餐厅门前的她发现,店门口的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
李女士抱着好奇的心态通过店门口的摄像头看到了一位老人拿着铲子在一点点清理厚厚的积雪。
而这位老人李女士认识。
原来这位老人 81 岁了,靠捡拾空瓶、纸盒为生,而李女士觉得老人生活不易,开店两年来,每天都给这位老人留饭。
当老人的饭不够时她会主动给老人添饭,特别是到了冬天想着总要给老人留点热乎的饭菜。
知恩图报,老人虽然做的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能让人感受到作为人的良知,对于社会来讲,这是极其有意义的。
这是一件让我们相信人间有爱的事,人类与人类之间其实也不只是冷漠和利益。
其实,人心换人心,善意是相互的,当善良遇上善良,当每一份善良都不被辜负,每一份爱心都有回应,这就是最美的世界。
微博有一则有趣的话题:" 什么时候厌倦做个好人?"
" 我帮他是情分,他却当作本分的时候 "
" 我发现,别人背后对我的评价是软弱的时候。"
" 当我知道,她们只是有困难的时候找我,而我有困难,她们却无动于衷的时候。"
......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厌倦做个好人,我们只是心寒,有人把善良当成一种便宜去占。
莫言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我印象深刻:
有次中秋节,他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他们家门口。
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乞丐却愤愤不平地说:
" 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你看同样是受人恩惠,却有不同的回应。
善良一定要给对人,因为你要是帮助了一个社会败类,就相当于在滋养毒瘤,这个是要命的。
高级的善良一定要对人。
3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 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 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子贡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
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样就会使很多人对赎人这件好事望而却步。
首先不是人人都有钱,再者就算有钱也不一定想出这一笔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赎人,这样什么损失都没有。
善良的人可以不求回报,但是善良的人,我更希望你们收下回报,因为这是该得的。
在德国,捡到别人的东西,可以主张报酬:《德国民法典》第 971 条:" 拾得人可以要求受领权利人给付报酬。拾得物的价值在一千德国马克以下的,其报酬为该价值百分之五,超过此数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三计算。"
好人有好报,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好人,这样才能汇聚成一个真正的健康友善充满爱的社会。
罗培新说,一个健康理性的社会,不需要把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都 " 塑造 " 成英雄和道德模范。
我帮助你,其实我是希望得到回报的;
我捡到你的东西送还给你,其实我也是希望有所报酬的;
我家里水果丰收送了一筐苹果给你,其实我也希望你家桃子收获能送一点给我;
......
不要认为这很丢脸,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内心真实想法,而我认为这是合理且正常的。
做了好事拿回报就是虚情假意?做善事是善心,收馈赠是平常心,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
只要不借正义以谋私利就行了。
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善良的,可结果却截然不同。
三毛的例子让人寒心更让人气愤,但看到结果忍不住唏嘘,原来真的有很多人是专门捏软柿子的,所以善良需要一点爪牙,这是保护自己,不委屈自己,也是不滋长邪恶势力。
餐馆扫雪的故事无疑是感动的,两个善良的人温暖了整个冬季,让人心里暖暖的。
" 子贡赎人 " 和 " 子路受牛 " 的故事就上升到了哲理的层次,告诉我们做善事也要有所顾虑,不能任性而为。
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当然做善事是一定没有问题的,不过可以适当考虑一下目标是否适合和是否需要接受回报。
我们应该要把善良当成选择题而不是必选题。
作者:琴晴情卿,精读读友会会员。琴棋诗画都喜欢,柴米油盐也乐意。
↓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 30 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