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今日视点:为什么说大学毕业拼命也要去大城市别回家乡?这 4 个底层逻辑,终于说明白了

如果你懂 " 转移支付 " 这四个字,你就知道题主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太有良心了、也太现实了!

某中县 1.8 亿 " 打包 " 拍卖 175 家单位食堂的 30 年经营权。这个信息说明了什么?底层逻辑是,这个县 " 卖地 " 走不通了,县里没钱了,寅吃卯粮,竟然开始 " 吃 " 三十年后的 " 家底 " 了。这个县的年度财政收入 15 亿,支出 55 亿,缺口 40 亿。它根本没有造血能力,维持生计的钱来源于东部发达六省市的 " 转移支付 "。

什么是 " 转移支付 "?就是把经济良好的城市的 " 贡献 ",支援经济困难的地区。吃 " 转移支付 " 的县城比比皆是,而能提供出 " 净利润 " 的省市并不多。用膝盖想一想:家乡小城连 " 造血 " 能力都丧失了,体系内的人员都靠吃 " 救济 " 过日子了,你回到家乡求职,还能有多大的发展?


(相关资料图)

所以,谈职业规划,千万不要轻易听信所谓 " 职业规划师 " 的忽悠。职业规划,只谈职业,只看工作,不看城市的现状和潜力,不是 " 骗人 " 就是 " 傻子 "。一座家乡小城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工资都要靠 " 转移支付 ",职业发展的空间能有多大?在存量博弈的小城市,你没有背景、没有实力,凭什么敢自信能吃到 " 好饭 "?

再看大数据:2022 年应届生把 78% 的简历投向了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 78.8% 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把简历投向了 3% 的互联网头部企业。说明什么?说明底层逻辑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些地区有潜力,人们自然就涌过去。虽然是 " 随大流 ",但人们并不傻,因为那里钱多呀!家乡小城,眼看着慢慢在凋零,你回去就业,而且还没有人脉背景,怎么跟人家在存量市场里博弈?

所以,我有几点建议:

【一】大城市依然具有虹吸效应,小地方正在加速空心化。

按照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城市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结果,资源更加集中,机会更多,相对更加公平,总体来说,大城市随着人员涌入,依然是一个增量市场。增量市场的最大优势,就是机会更多,竞争程度相对比较小,优秀人才的发展前景大、空间大、没有上限。

你回到家乡看看,村里的年轻人都跑出去打工了吧?镇上的年轻人都去县城了吧?县城的年轻人都去省会了吧?你回到村里,是不是家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县城里,几年都没有发展了吧?成片的新楼盘还有多少人再买?县城的楼价是不是正在下降?在县里求职,除了公务、事业编、国企,还有什么就业机会?靠 " 转移支付 " 吃饭的县城,工资水平能有多高?可能在未来十年,都在三四千、四五千的水平上徘徊!

如果你只是一条本科毕业的鱼,你去家乡的小河沟有前途,还是去大海里有前途?何况小河沟这种存量市场都没有你的容身之地。

购买合集后可阅读剩余 53%

# 央企国企职场 1000 条潜规则

合集详情

1. 体制内混得再难,也要吞下 10 个潜规则,烂在肚子里,别再卖命傻干活了!

2. 年过五十,领导让我做办公室主任,能做吗?过来人劝诫:想开点吧

3. 为什么公务员工资不高却看上去很富有?看懂这 5 个潜规则,你也要学会 " 红利 " 思维

人付费, 人赞赏

标签: 大学毕业 比比皆是 社会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