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做事不顺,没人支持,怎么办?曾国藩的刚柔之道,也是成事之道
为什么自己做点事,总是这么难,这个不配合,那个不支持?坚持做自己,有错吗?如果什么都听别人的,我们又能做成什么大事?读读曾国藩这个故事,或许,我们就找到了答案!
01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该不该坚持自己的那一套?如果碰壁了,我们会问自己:我错了吗?如果没错,为什么换不来别人的理解;如果错了,为什么我还认为自己是对的呢?
(资料图)
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对弟弟说道:"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就是说,在为人处世上,我们要懂得刚柔相济。
那么,如何做到刚柔相济呢?曾国藩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翁,家里来了一位贵客,他早早地吩咐儿子,去集市买一些蔬菜水果,准备招待客人。
但是,眼看都中午了,儿子还没有归来,老翁有些着急了,于是,亲自到村口去迎一下。
结果,刚走到村口,就看到了儿子跟一个人站在桥上说着什么,这可把老翁给急坏了,家里着急等着米下锅呢,你在这跟人唠嗑!
老翁走上前去,这才了解到,原来儿子和一个卖货郎对峙,谁也不肯后退一步相让,这才迟迟未归。
老翁上前对卖货郎说:" 兄弟,你看我家里来了客人,着急等着这箱子蔬菜水果招待,麻烦您往水田里避一步,这样我儿子过来了,您也可以过去了,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卖货郎听了很不服气,问道:" 他又不是不能下水,为什么让我下水?"
卖货郎说得也没错,老翁这话说得太偏了,搁谁身上也不愿意啊,凭什么让我让?
老翁解释说:" 他的个子较矮,如果到了水田,怕是会把箱子里的蔬菜水果给弄湿了,坏了食物,这可就没法吃了。兄弟您个子高,就算下了水田,也不会让您的货物沾到水,所以,我才麻烦您避让一下。"
卖货郎一听,更不乐意了:" 凭什么我下水?你儿子的担子里不过是一些蔬菜水果,不值什么钱,就算湿了,洗洗也能用;我的担子里都是贵重的货物,万一沾了水,那就一文不值了,你怎么能让我下水避让!"
老翁一听,得嘞,便说:" 要不这么着吧,老头我下水,您把担子交给我,我给您举着,您空身从我儿子身边过去,等您过去,我再把担子交给您!您看这样可好?" 老翁说完,就要弯下身子脱鞋。
卖货郎一听,让一个老人下水,有点过意不去,连忙说:" 老丈就不要麻烦了,还是我下水吧,让您儿子先过去。" 说完下了水田,让开了路。
02
在这个故事中,老翁就用了刚柔相济的智慧,刚的目标,柔的是方法。
老翁的目标是什么?让儿子带着蔬菜水果安然无恙地过桥。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卖货郎不让,儿子也不让,互不肯让,这该怎么办?
方法是什么?
老翁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让卖货郎让一让,第二个自己下水。老翁的第一个方案,摆明了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自己家等着招待客人,所以,你得给我让一下。
这个逻辑,从卖货郎的角度来看,凭什么给你让?全世界就你有理了?
卖货郎不同意,老翁该怎么办?于是,提出第二个方案,自己下水,让卖货郎空身从儿子身边过去,这样两全其美。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嘛!你又不是太阳,凭什么大家围着你转?
最后,卖货郎看不过去,让老人下水,这有点不仗义啊,所以,自己干脆下水,让了路。
03
我们分析一下会发现:
老翁儿子和卖货郎,正好是年轻气盛,跟我们很多人年轻时一样,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受不得一点委屈,宁折不弯,不撞南墙不回头,哪怕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依然故我,追逐自己想要的。
等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之后,发现:这世界跟自己想得不是那么一样,于是,有人说服自己,给现实让路,不是退了回去就是下了水田;有人像老翁一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类人,大概率会做成一些事;也有人,死不认输,像老翁的儿子,坚持到最后,也达成了自己目标。
这个故事里面,在我看来,有三个选择:妥协(让一让),坚持(不服输),解决(想办法)。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
04
曾国藩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
就拿他在湖南官场来说,第一次出山的时候,各方掣肘,做点事千难万难,那些不做事的反而升官发财,甚至受到皇帝表彰,上哪儿说理去?
这个时候,我们也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实力跟这个世界讲道理,我们怎么办?
曾国藩接下来的人生告诉了我们答案。于是,有了曾国藩的二次出山。
怎么办?没人听自己的大道理,那就给自己讲道理吧!
恰逢父亲去世,曾国藩在咸丰帝也不支持自己的情况下,黯然离开。没想到,自己离开了,正好赶上太平天国内讧,战场局势一片大好,湘军不断取得胜利。曾国藩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地球没了自己,照样正常运转。
眼瞅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升职加薪,自己窝在家里很不舒服,心情不好,见人就要骂上几句,弟弟们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人混到这个地步,真的很无奈啊!
如果自己跟谁相处都有问题,那一定不是别人的问题了!大概曾国藩也想到了这点,于是,他开始读道家经典,从古人那里寻找答案。
05
过程,我们就不多说了,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等他二次出山,跟他接触的人都说他变了。
虽然看起来很卑微,面对一个小县令他都要请求指点,但,人们反而更敬重他了,他做事反而顺利了很多。做成的事多了,他说话的影响力反而更大了,不像以前不管自己多有道理都没人理睬。
为什么示弱了,反而说话更有分量了?这就是柔的力量!
曾国藩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该刚的时候,一定要有坚强无比;该柔的时候,可以委曲求全。诸葛亮说 " 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这就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当我们懂得了该刚则刚,该柔则柔,亦柔亦刚,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读懂了曾国藩,你就读懂了成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