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环球今亮点!42 岁女博士要求另一半年入 300 万: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找对象这么难?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 1945/2000 词条


(资料图)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 3220 天

最近这几年,有关单身的讨论一直在各个平台活跃。

" 中国超 2 亿单身 " 的话题,也曾上过热搜。

不少年轻人,一到节假日回老家,便无一例外地被迫参与家中例行的催婚大会。

让人不禁感慨:这届年轻人找个对象,怎么就这么难呢?

前不久看到网上的一个相亲帖,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个 42 岁的未婚女博士,希望另一半年龄不能比自己大超过 3 岁;年薪最少 300 万,在北京得有房,且房子最少 180 平,还得有车;最好是没结过婚,结过婚也可以,但不能有孩子。

有个帮朋友相亲的男士问:" 自己朋友也是海归博士,年龄相仿,年薪在 100 万左右,行不行?"

她表示,年薪 100 万的不考虑。

旁人问她,你年龄都这么大了,要求能不能放低一点儿?

女博士答:" 我都熬到这个岁数了,再放低就划不来了。"

很多人觉得,女博士之所以一直找不到对象,问题在于没有正视自己的年龄,年薪 300 万的,找个 22 岁的小姑娘不香吗?为什么要你这个中年妇女?

但在我看来,年龄不是主要因素,而是她这个心态,太普遍了。

无论是对待感情还是生活,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就是觉得已经投入了太多,自己坚持的生活,就不允许一丁点的变化而产生偏差。

比如:

" 之前因为异地考虑拒绝了一个人,所以现在无论对方对我多好,都不谈异地恋。"

" 上一份工作月薪 8k,如果这一份还是 8k,那我干嘛还要费这么大劲跳槽?"

" 好不容易上岸体制内,就算工资再低,我也绝对不会辞职了。"

用自媒体作者 Spenser 的话说,这一类人,是习惯于把自己的机会成本当成了投资。

你觉得这是在增加自己的机会成本,于是放弃当下的机会。

但其实,这种机会成本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以后就能够有更好的机会。

因为你不知道,继续坚持这样生活,未来究竟会如何。

精读君通识词典中,《734:麦穗理论》这个词条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2500 年前,三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找到理想人生伴侣?

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们,来到一片麦田前,说:" 你们走进麦田,一直往前不要回头,途中摘下一支,只能摘一支,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学生走进麦田。他很快就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于是很高兴地摘下这支麦穗。可是,他继续往前走时,发现有很多麦穗,比他摘的那支要大得多。他很后悔下手早了,只好遗憾走完全程。

第二个学生吸取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不知不觉,他就走到终点,却一支麦穗都没摘。他也很后悔,没有把握住机会,总觉得有更大的在后面,最后错过全世界。

第三个学生吸取前两者的教训。他把麦田分为三段,走过第一段麦田时,只观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麦穗分为大、中、小三类。

走过第二段时,他还是只观察不下手,验证第一段判断是否正确;走到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三分之一时,他摘下遇到的第一支,属于大类中的麦穗。这可能不是最大一支,但他心满意足地走完全程。

那位 42 岁女博士的相亲,就类似这个故事中的第二位学生,采用的是 " 完美主义 " 决策方式,总以为还有更大更好的麦穗。

的确,继续等下去,她有可能等到自己的如意郎君。毕竟和她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也都是海归博士毕业,所以她的圈子一定也有海归博士。

但更大的可能是,这些同学年薪还没有 300 万的时候,早就已经成家立业了。等条件达到女博士标准时,人家孩子都上小学了。

所以说,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破除 " 最优决策 " 的执念,追求满意化而不是最优化。

把未来的什么都想好了,就已经输了。

因为机遇,永远都藏在不确定性中。

麦穗理论所引申出来的决策方式就是:先观察、再定标、后选择,遵循 " 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 的原则。

就像故事中的第三位学生:

先观察,在麦田的第一个三分之一,只看不摘。

再定标,在麦田的第二个三分之一,确定标准。

后选择,在麦田的第三个三分之一,一有即摘。

那么,具体到那位 42 岁的女博士,什么才是 " 更好 " 的决策方法?

《指导生活的算法》作者布莱恩 · 克里斯汀和汤姆 · 格里菲斯,提出 2 步满意决策法:

第一步:用 37% 时间确定 " 基本满意标准 "。

第二步,用 63% 时间选择满足 " 基本满意标准 " 第一个方案。

比如,如果一个人打算在 20-40 岁之间,也就是 20 年寻找理想人生伴侣。

如果采用 2 步法,用 37% 时间来寻找基本满意标准,需要 20 年 *37%=7.4 年。

也就是在 28 岁左右,就确定基本满意标准,然后如果发现有一位异性满足这个标准,就迈入婚姻殿堂,不再继续寻找。

当然,我们也可以灵活一点,不一定是用时间,也可以用次数等其他标准来进行决策。

比如,你想在接触了 50 个人之后决定是否结婚,就可以在接触 50*37%=18.5,即第 19 个人后,确定基本满意标准,后续接触时只要好于这个标准,就可以确定是否结婚。

不过,这里的 37% 和 63%,都只是一个参考概率,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置这个概率。

如果能够早一点确定自己的基本满意标准,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时间表来做决策。

很多姑娘在第一次择偶的时候,总是喜欢拿出偶像剧的标准,什么身高 180 啦,年薪过百万啦等等。

但如果你对自己所能接触的男性有个大致的了解,就会发现,按照这样的标准找对象,就是作死。

博主 @天機微泄的博主曾经分享过一个观点:身高 170 以上年收入 35 万以上的男生都是香馍馍 。

看到这样的择偶标准,你是不是觉得要求太低了?

这个择偶标准,是一个 96 年的深圳本地姑娘的择偶标准。

据博主透露,这个姑娘是一个有编制的小学老师,月入 1W 多,人长得也漂亮。

小姑娘还表示,如果实在找不到,要求还可以适当降低一点。

博主惊呆了,她觉得对方一个本地姑娘,这样的要求也太低了。

但后来她查了数据后发现,姑娘的要求确实不算低。

2020 年,国新办发布了一个数据:18-44 岁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是 169.7 厘米。

也就是说,中国身高 170 以上的男性,也就是 50% 左右。

2020 年,深圳的平均工资不到 1.1W。

而这还只是平均的,大部分人甚至还没达到这个数。

年薪 35W 就意味着,要超过 3 倍的平均工资。

也就是说,全国只有 10% 的人可以达到万元以上的月薪;而同时满足姑娘年薪 35W+ 身高 170 要求的男性,在全中国的概率,也不过就是 2.6%。

所以说,那些年薪百万,并且身高超过 180 的男性,纯属偶像剧里的幸存者偏差。

为什么 "2 步满意决策法 " 中指导我们,择偶时要花一定概率的时间来确定标准?

就是因为标准不能张口就来,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有人说过:成熟的人,要懂得接受只有 60 分的不完美。

毕竟这世上没有 " 完美 " 的选择,甚至都没有被验证过的 " 最好 " 的决定。

如果你有 80 分,面对 60 分的人,就可以游刃有余,甚至占据主导权,但如果你只有 60 分,却要求对方有 90 分,这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说,如果你没有偶像剧女主角的品质,就请不要在像剧里找男人。

千万不要在寻找最优解的过程中,消耗了年华,把自己活生生熬到老。

成长必备

你去年立下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吗?

是不是还停留在书的第一页呢?

我知道你忙,没时间学习,

但毕竟成长不能落下。

《精读君通识词典》每天发布 1 个概念,

每天花 10 分钟,就能读完。

如果你工作太忙,没空仔细读完一本书,

标签: 机会成本 三分之一 苏格拉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