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全球百事通!985 教授质疑:博士生 13 万补助太高!在我的课题组,不要想多拿钱

本文来源:解螺旋、知乎、科学网博客、生物学霸

最近,网传南方科技大学拟定新硕博生资助标准:从原来硕士生一年 5w,博士生一年 10w,变为硕士生 4~6 万 / 年,博士生开题前 7~9 万 / 年,开题后 9.5~13 万 / 年,引发网友热议。

与此同时,一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质疑南科大博士生的助学金是否有些过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源:知乎

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长篇博文,里面有写到,"我给我的研究生上的第一堂课是:在我的课题组,不要总想着多拿钱。也不要认为哪个老师给学生多发五百、一千,他就是好老师 ......"

目前该文已撤下

这位教授认为,不要认为哪个老师给学生多发五百、一干,他就是好老师。如果经过在课题组的学习,掌握了重要的知识,养成了很好的思维习惯,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会发现,5-10 年以后同学们之间的收入差别会变得非常大,再回想学生期间多拿到的那点收入,根本不值一提。

同时,他认为南科大的做法会加剧其它学校学生的不平衡心理,对于大部分拿不到该助学金的高校研究生来说,肯定会存在攀比和心理不平衡的现象。

最后,这位教授表示," 个人认为,招生宣传切勿将奖助学金当作噱头吸引学生,这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吸引学生,更重要的还是科研本身,如果再要算,我觉得情怀都要高于助学金 "。

对他这样的观点,网友纷纷不买账,认为就应该给硕博生们这么高的劳务费。

图源:知乎

还有的人认为,该教授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的出发点为学生考虑,从而导致和学生们的想法有出入,才会出现研究生放他 " 鸽子 " 的现象。

图源:知乎

更多的网友们则是认为,有了南科大的生活保障,这才能让科研变得更纯粹。硕博生如果能有一份体面的工资,不让生活过于窘迫,少一些后顾之忧,那么做起科研来也会更加的投入。

图源:知乎

既然该教授认为南方科技大学给的补助过高,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南方科技大学 " 重金 " 打造下,现在取得了哪些成绩?

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高校,2022 年的预算为 37.56 亿。

图源:深圳校园公众号

但是,南方科技大学把总预算的 90% 都放在教育支出上,生均预算高达 37.36 万元,打败中山大学(生均 31.25),南京大学(生均 23.34)等老牌名校,位列全国第七。

图源:深圳校园公众号

硕博生补贴就不用多说,除此之外,南方科技大学的宿舍也是财大气粗,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科大的硕士生享受双人间(如果分到三人间每月补贴 500),博士享受单人间。在今年的全国高校学生宿舍满意度调查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第一。

图源:南方科技大学公众号

2021 年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科研经费 17 亿,师均科研经费为 124 万。动辄 40 万上下招博后,招聘副教授时承诺 5 年内至少提供 400 万经费,白纸黑字写出「为所有教职人员提供全国最佳的条件」。在如此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下,短短 11 年,南方科技大学就组建了一支 58 位院士,41 位杰青的人才队伍。

那么南方科技大学这么多钱从哪来呢?作为一所省属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的钱主要还是来自政府拨款,说到底还是深圳政府舍得给高校花钱,为深圳本地培养人才。

图源:深圳校园公众号

像南方科技大学类似的几所新兴理工院校,补贴额度往往也是比较可观的。

例如,同样势头很猛的「新秀院校」上海科技大学,博一新生到手 7W/ 年,以后逐年增加。

图源:生物学霸

其次一些老牌的头部理工类大学,或研究所,往往补贴额度也比较可观。例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工科博士,也有着平均 4000-6000 的每月收入。此外,一些研究所发放的补贴额度也不算低。

图源:生物学霸

不过一般来说,每年 5 万元以内的补贴是大多博士生的常态。

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博士每年能拿到 1.5 万奖学金和每月 1600 元左右的助学金,共计 3.42 万元;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奖学金是用于返还学费,实际到手的部分大打折扣。

图源:生物学霸

如南航在每个月国家补助 1950 元,外加课题组另行补助折合每月 2000-3000 余元的收入——这种程度的补贴额度,才是博士生中的普遍水准。

而一些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往往补贴则不太可观,尤其文史类专业就读的博士,受专业所限,他们的补贴中「导师资助」的部分少之又少,甚至还有 19% 的博士生并没有导师资助;他们能够拿到的补贴通常徘徊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附近。如,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文科博士生们每个月只有固定的国家补贴 1835 元。

图源:研究生教育管理

其实我们都知道理想的读博状态,应该是当作工作的状态。这意味着要参照科研人员的待遇来执行,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应该完成特定的助研、助教工作以及基本科研任务。对于今天的博士生,特别是诸如北京 / 上海等大城市的博士生来说,每月补贴 1500~2000 元无疑过低。

按国内普通学制来算,大部分人的博士生至少要到二十八九岁才能完成学业,这还意味着,当大部分同龄人早已工作多年买车买房,甚至家里的孩子都学会打酱油了,而博士们可能还在苦苦地等着每月那点补贴苟活。

图源:知乎

作为科研人的大家心中都明白,科研人员待遇太差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津贴不是吸引硕博的主要因素,但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不能因为理想和情怀,而放弃了面包,人总是要生活下去的。

知乎上有一个答主回答说出了大部分科研人的心声:早就应该这样了,这笔钱花得绝对值。硕士和博士是高校学术科研的最前线,尤其是博士,那是绝对的主力,拿点钱补贴这群年轻人,太应该了 ......

对此,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不平衡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