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世界时快讯】我从企业高管身上,受到的 5 点启发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内容来源:6 月 14 日,直播对话内容。

分享嘉宾:刘硕裴,腾讯学院高级讲师。


(相关资料图)

高级笔记达人 | ShaoY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 | 润锦 值班编辑 | 少将

第 6843 篇深度好文:3000 字 | 8 分钟阅读

组织管理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如何快速且高质量地开会?

工作和学习中,有哪些高效的思维方法?

一、如何快速且高质量地开会?

分享一些我从企业高管身上受到的启发。

1. 亚马逊的高管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是一个非常讲究开会效率的人,所以我发现我的同事——一位从亚马逊过来的高管身上有三个细节。

细节一:开会前的一天,将开会的所有资料发给相关的人,并且在开会前的十分钟让所有人一起读开会资料。

这件事情是很多公司想做,但没有做到或者没有做到那么极致。

细节二:他的会议上永远有一个属于 " 用户 " 的空位。

这是 " 用户顾客第一 " 的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代表对于用户的一种追求,让这个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底层认知中。

细节三:事毕必有人承担,在会议结束时,一起重新确认讨论的事情是否达成一致,由谁负责。

对于很多在焦急或者边缘地带的事情,大家都会本能地往后退,认为应该由另外一个人负责,而不会主动认领。

所以,事毕必有人承担,会加速团队形成一个共识。

2. 百度的职业经理人

陆奇在百度当总裁的时候,百度的市值唯一一次突破了 1000 亿美金。在他离开之后,市值很快就掉下来了。

而他也是在硅谷职位最高级别的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在百度是这么开会的:

第一,所有开会的时间都不是整点。

一定是 7:05 或者 14:55,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会把时间按那么细的颗粒度划分,又不是番茄工作法。

第二,开会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即使是特别复杂的事情也是一小时,不会留缓冲的空间。因为如果你不能在一个小时内把事情说清楚,那就意味着你没有想清楚。

第三,问封闭型问题。

比起开放式问题,封闭性问题更能帮你刨根问底,找到本质。

3. 腾讯的会议方式

腾讯主要有两类会议:

① 讨论会

讨论会就是为了业务沟通,时间非常长,也比较松散,会有一些脑暴的环节。

② 汇报会

汇报会会有一些不同的流程,通常大家觉得比较紧张的也是汇报会。

腾讯的汇报会上:总监写的 PPT,总经理讲 PPT,然后最后 VP 和大老板去看 PPT。

汇报会上主持人和协调人很重要。

主持人负责控场,控制总经理的节奏,通常也是一位位高权重的领导,一般由战略部做主持,管理整个流程。

他首先要非常清晰知道老板的态度、老板的兴趣点,他能察言观色,其次他要能快速整理一些笔记给到老板,同时调整之后演讲的人员的时间节奏,快速做的流程管控。

协调人要确认好每一层具体问题,它的严重程度,把问题切分地足够细,因为会议上一定会存在冲突或者边界模糊的问题。

根据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协调人要把问题落到具体的象限中,看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哪些是重要紧急的,是否可以延迟,因为很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就不是问题。

汇报会的笔记会由整个战略团队,包括主持人在内共同负责。

4. 用 GROW 模型准备开会

要真正提高开会效率,首先要在会前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将准备的信息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和利益相关方提前做一些信息的确认,知道如何将这些信息以合适的方式、角度进行传递。

另外推荐大家学习 GROW 模型。

GROW 模型的目标厘清现状,减少某些事情的干扰,使执行人从内心找到对应的办法。

G-Goalsetting,明确你的目标;

R-RealityCheck,确认你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困扰、所需要的资源;

O-Options,你有哪些可以选择的方向或选项;

W-WayForward,你会选哪个方案进行试错。如果这个方案不行,那在什么情况下换另一个方案。

如果用 GROW 模型准备材料,再去用模型开会,将大大提高所有人的效率,减少损耗。

5. 做好会议笔记对工作的帮助

在公众视野里,互联网企业可能分为产品研发和非产品研发两大类岗位,对不同的岗位帮助是不同的。

对产品研发来说,他们需要确定整个产品的流程和产品讨论的结论,所以笔记必须清楚,甚至于他们经常用一整面白板墙以确认产品的流程、算法和结构,以便快速知道后面该怎么做。

所以他们非常重视笔记,开会也会一直拍照做记录。

非产品研发的脑暴会偏多,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精华的结论,可能就是一两句话的信息量。

二、工作中,两个高效的思维模型

1. 费曼学习法

我读书的时候数学还不错,但太骄傲了,有一次期中考试发挥失常,考砸了,没有及格。

老师很失望,就让我去教比我分数还低的同学。

在教的过程里,我发现自己理解但是说不清楚为什么这题要这么解,但是慢慢地,我还是逼着自己教会了那些比我分低的人,结果发现这个方式对自己提升效果非常好,能扫除自己的很多盲点,于是到了期末考试我就成了全班第二。

因为那些你认为你自己知道的东西,在教的过程中更夯实了。

后来我知道,这个方法叫做 " 费曼学习法 ":用输出倒逼输入。

因为你要教别人,所以要先自己学,然后教的过程里,如果对方听不懂,那是你没有学透或者没有学扎实,这时再回过去看一些内容就会增加你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度。

这是一个非常好用,容易理解而且有可持续性思维模型。

2. 乔哈里视窗

再分享一个模型:乔哈里视窗,也被称为 " 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 ",根据 " 自己知道 "、" 别人知道 "、" 自己不知道 "、" 别人不知道 " 将人际沟通的信息分为了四个区域:

开放区:自己知道、别人知道

隐秘去: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盲目区: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

未知区:自己不知道、别人不知道

再用乔哈里视窗去看费曼学习法,你会发现在教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减少盲目区,更快地知道自己理解的深度。

这两种能力,都能帮你在工作中高效产出。

三、笨,是一种 " 能力 "

最初认识笔记侠,是在各种会议上,而和笔记侠一起出现的往往还有一位速记员。

速记员不是已经把笔记侠的工作做了么?

后来发现完全不是。

因为笔记侠并不是像速记员那样,只是把会议的内容电子化一遍。

信息是冗余的,人的认知是有限的。

笔记侠在做的是把信息提炼到一个高度,并用更好的解读方式,让更多人能更高效地理解,从而更好地传播,这对信息的分发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

同时,还能帮助很多人节省消化数据信息所需的能量,在第一时间,深入浅出地、以非常普世的方式帮助大家完整地了解内容。

除了速度,还有深度和温度——内容具有很强的长尾效应,是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不会转瞬即逝,可以像白酒一样越陈越香。

目前很多大厂或创新企业的培训是分体系的,但缺少整体的可视化图谱。只有阿里在这方面有一个突破——三板斧。

笔记侠未来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提炼自己的图谱,让更多员工、更多市场人员能够理解。

曾国藩一辈子写了 2000 多万字的日记,他评价这是一种 " 笨 " 的能力。

" 笨 ",即 " 竹 " 和 " 本 "。" 竹 ",中空,有一个包容的状态,会在地底下深深扎根很长的时间,但破土而出之后节节高,非常快。" 本 ",是一种本真、坚持的好状态。

我还希望柯洲可以继续 " 笨 " 下去。

015 期 · 高效能笔记实战营

正式开启预约

一起掌握结构化的能力

本期训练营时间:8 月 17 日 ~9 月 6 日

扫码立即购买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

标签: 产品研发 别人不知道 这是一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