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文:专访惠英红、任达华、李若彤:他们走过香港影视“黄金年代”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 洋 牛小曼 邵群玉】编者按:25 年前的今天,香港下着雨。从小在湾仔长大的任达华和惠英红这天没开工,而是守在电视机前看回归仪式直播。" 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真的哭了 ",惠英红依然记得当时自己激动的心情。另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演员李若彤,当时也正忙着 TVB 回归盛典吊钢丝表演。在香港回归 25 周年之际,《环球时报》联合微博、新浪娱乐发起 " 香港印象 " 主题活动,赵雅芝、任达华、惠英红、林保怡、李若彤、袁咏仪、张智霖、赵文卓、佘诗曼、胡杏儿、王一博等艺人参与。近日,任达华、惠英红、李若彤三位资深香港演员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分享了各自的香港故事。
(资料图)
惠英红:看回归直播,我哭了
环球时报:25 年前的香港影视行业是什么景象?
惠英红:25 年前到 30 年前,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第一,大家很投入到这个行业;第二,这个行业有一班精英,光是一个邵氏(电影公司)每年就能生产 200 到 300 部电影。当时有很多香港演员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虽然我没有上戏剧学校,但在现场学了很多,比如摄影、场记、置景、灯光等,全部都要学,感觉那时候出来的演员基本上都可以去当导演。
现在平台比较多,很多人是戏剧专业学校出身,读书很厉害。不过那是理论,当你要去拍 " 活 " 的东西时,内心必须要有真实的感受,才可以把它灵活地演出来。
环球时报:最近很多观众怀念起香港影视 " 黄金年代 "。您觉得那个年代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惠英红:我也是 " 复古潮 " 中的一分子。(最大魅力)应该是说整体——包括电影、电视,甚至整个文艺界。那个年代所有人都有一颗奋斗的心。我今年 62 岁,我们这批人当时是最抓机会、最创机会的。我蛮自豪自己贡献了一份力。
环球时报:对 1997 年 7 月 1 日那天有什么印象?
惠英红:其实我们这一代人非常渴望赶紧回归,一直在等。不说太远,就说 1997 年 7 月 1 日之前的 6 月,都已经很激动。那段时间我在拍 TVB 的剧,但那天我没开工,在家看直播,当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哭了,真的哭了。我知道自己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了,我有家了。
环球时报:回归 22 年后,您在《我和我的祖国》中饰演一名香港警察。参演这部作品时有何感触?
惠英红:导演找到我时,我激动得不行。当时她还没给我看故事大纲,我就跟导演说," 演啥我都愿意 "。第一天在金紫荆广场拍换帽徽那场戏,现场有当时的那些警察教我们。那是我本人的历史,也是时代的历史,对我来说不是在演,真的是把当时我的感觉表现出来。
环球时报:对于外界称您为 " 拼命三娘 " 有什么想法?
惠英红:我刚出道就是拍打戏,受了很多伤,所以那时候我获得的一切真的是用健康换来的。我不怕吃苦,但后面没有体力去拍打戏了。我相信除了武打片,我也可以演好其他类型的角色。
电影《我爱你!》6 月 2 日刚杀青,马上飞到海南拍了另一部电影,这几天又来深圳拍张末导演的《拯救嫌疑人》。我去年 3 月底从香港回深圳,这一年半没有休息超过一个礼拜。
环球时报:下个 25 年,给香港的影视发展许个愿吧。
惠英红:未来我希望香港与内地的影视能够真正地融合,不要分成 " 香港电影 "" 内地电影 "。当然,每个地方的味道不能丢掉,但有些东西是可以融在一起的。未来希望中国电影可以薪火相传,我们的电影行业越来越好。
任达华:团结是香港电影精神
环球时报:" 黄金年代 " 的香港影视行业是什么样?
任达华:就像电影《PTU》里面的对白," 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 "。所有工作人员和演员就像一家人一样,很团结,这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精神。以前我们都希望能拍吃饭的戏,特别是打边炉(港式火锅)——大家围成一个圈,互相夹菜。香港很热又潮湿,边出汗边打边炉,通过镜头呈现出来的氛围更浓。
环球时报:那个年代还有哪些魅力?
任达华:人跟人之间的感情。香港地方小,基本上每个区的人大家都认识。电影也是这样,好的作品必须从感情出发。
环球时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影视圈坚持下来?
任达华:用心拍戏,这是最基本的。很多演员演得比我好,我就学习他们,然后磨练自己的另外一面。我一直在学习,最近在找老师学习舞台剧的演法。
环球时报:出身警察世家对您演警匪片有帮助吗?
任达华:爸爸是警察,他对工作有一份执着、坚持和信念。小时候看他每天穿戴整齐准时上班,当时我就想,将来要像爸爸一样,工作准时、兢兢业业。我常常观察很多人,这对我演不同角色有帮助。
环球时报:对 1997 年 7 月 1 日那天有哪些印象?
任达华:那天香港下大雨。我在家,都好感动。五星红旗慢慢升起的那一刻,我终于安心了。大家说 " 雨后见彩虹 ",中国人很看重一家人整整齐齐、平平安安回家一起吃饭。
环球时报:对《我和我的祖国》哪句台词印象最深刻?
任达华:看到电影成片时,就像九七回归那天一样(激动)。那句台词 " 一秒都不能差 ",太重要了。我平常也很准时,工作不会迟到。
环球时报:对内地的最初记忆是什么?有哪些比较喜欢的城市和美食?
任达华:我小时候看过一幅画面,画的是(上世纪)30 年代的上海。当时我就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住在上海,现在梦想成真。我到处跑,九寨沟和青海湖去过很多次,还去过内蒙古和东北。我很喜欢哈尔滨,红肠很好吃。
环球时报:对内地影视作品有何印象?对年轻的影视从业者有哪些期望?
任达华:我最近看的剧是《破冰行动》,孙红雷的《潜伏》也很好看。(内地影视行业)进步太快了,跟他们合作很开心,特别是一些新人导演总会有新角度,给我们这些老演员带来活力和新想法。
(期望就是)一定要对电影保有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明天会更好。
环球时报:下个 25 年,希望香港影视行业有怎样的未来?
任达华:继续拍戏。不管是来自香港、澳门还是深圳,拍完戏后最重要的就是能一起吃饭,团团圆圆。
李若彤:为香港的明天一起努力
" 很多时候我会直接 Cue(提示)大家,叫我‘姑姑’就可以呀…… " 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李若彤坦言现在依然很喜欢自己饰演的小龙女一角。
" 一开始大家很喜欢这个角色,所以叫我‘姑姑’。不过作为演员,怕大家只记着‘姑姑’,我的(演戏)空间就变小了。但后来我又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想:自己喜欢的偶像哪怕他 / 她之后有很多好作品,但还是最喜欢一开始的那个角色,这也是情怀。我想明白了,就觉得完全不介意,反而很高兴。"
1995 年,李若彤与古天乐主演的《神雕侠侣》在香港 TVB 电视台首播。与现在开朗的性格相比,李若彤坦言,自己当年的性格更像小龙女。" 刚拍完时自己不停地回想剧里面所有桥段,大部分都是两个人(杨过与小龙女)不开心的桥段,就好像自己也经历过。" 当时,李若彤两点一线地沉浸在小龙女这个角色中,完全脱离朋友和父母," 现在我比较成熟,哪怕是不开心的剧情,导演说停后我就能抽离出角色 "。
除了小龙女,李若彤还在《天龙八部》中饰演王语嫣,《杨门女将》中演过杨八妹。她也经历过低谷,2005 年至 2012 年推掉了所有的戏。最近几年重回公众视野的 " 神仙姐姐 ",有了更多标签:健身达人、冻龄女神。李若彤从小喜欢运动,真正系统性健身是从 2000 年 34 岁时开始,近 3 年来还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健康生活方式。" 以前我有一段低谷期情绪不太好,也是靠运动过来了。" 当健身变成习惯,李若彤在饮食方面也不忌口。" 去年在上海,今年又住杭州,上海菜和杭州菜都喜欢,还喜欢东北菜和兰州拉面……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香港影视 " 黄金时代 ",李若彤是其中一员。在她看来,当时香港影视行业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 " 够拼 ":" 不同类型和题材都有人敢于尝试。大家都很忙,太多戏一起开拍,工作人员都不够。" 前几日,一名粉丝给 " 姑姑 " 发来一张照片,那是 1997 年 7 月 1 日前夕,李若彤与关咏荷、黎姿为 TVB 回归盛典直播彩排," 当时我们三个女孩子在红磡(体育馆)吊威亚,男生还有郑伊健。这个回归盛典现在想起来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外国人会觉得这个吊钢丝技巧非常厉害。"
25 年来,李若彤和香港都在变。2020 年,李若彤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好好过》,去年还当节目策划人。今年,李若彤在古装剧《且试天下》中尝试反派角色,最近正为自己参演的电影《神探大战》忙碌。" 但有一点没变,就是对工作的态度。拍戏前一天睡觉之前,我会把剧本背下来——不是过一遍,而是全部背下来,我才敢睡觉。这个习惯到现在我都没变过。"
坚持这样工作态度的不只有李若彤。" 希望未来的 25 年,香港人能继续抱有那份勤奋和拼劲,团结在祖国的怀抱,为每一个美好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