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独家】微信一个冷门功能暴露社交真相:不要做朋友圈里被讨厌的这类人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 1914/2000 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 3178 天


【资料图】

01

前几天,看到一位网友的吐槽:

" 大龄男同事发私信让我改头像。"

网友说,头像是一幅自己与丈夫的简笔画,那天上午收到男同事的信息:

" 把头像换了可否?"

网友很不解,问他原因。

他说:" 感觉有点…… " 附上一个微笑的表情,"我以为你是故意在秀。"

网友看得一头雾水,既无语又有些难以理解,想到这个还是自己专门 " 斥巨资 " 找人画的头像,就更生气了。

" 这么爱管闲事,去太平洋当警察不好吗!!!" 网友愤怒道。

很明显,网友感觉对方越界了,感受到了被冒犯。

微信作为一个当今社会大众普遍使用的社交平台之一,也显露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百态。

两年前,微信更新,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就是可以在朋友圈删评论了。

当时消息一出,很多网友困惑:这个新功能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还值得拿出来一说?

众所周知,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区不同于微博,微博的评论区是公开的,随时随刻能收到陌生网友的评论甚至攻击,任何人点进去也都能看到所有人发言,所以微博删除评论的操作大家更为常用。

但微信朋友圈却不是如此。

朋友圈仅限于自己认识的人才能看见,甚至还能屏蔽某些人,评论区的内容更是仅自己与评论者的共同好友才能看到。

这样一对比,朋友圈删除评论的操作,似乎没有那么必要。

然而,现实并不会像理想般的完美。

以上的前提都是,给我们评论的朋友圈好友给出的评论是合适的,不会让人不舒服的。

但现实是,常常有人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就比如,上述那位一言不合就让别人换头像的男同事。

所以,这并不冲突。

有些评论,无论是来自陌生人,还是身边的人,都有可能让我们感到 " 被冒犯 "。

有时候,删评论只是我们感到 " 被冒犯 " 时守护个人心理边界的一种方式。

02

无论是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还是顺着网线连接的网络社交,如何保持适当的边界感,都是重要的一环。

三毛曾写过一个故事:

她搬到金河大道之后,第一次被邀请去邻居家喝茶,结果不小心鞋子沾上了羊粪,白裙子也沾上了小儿子的口水。

出于好意,三毛拿来自家的肥皂水和拖把,教邻居用水拖地和刷席子。

没成想,这一个善意的举动,成了邻居不断骚扰她的开端。

每天早晨九点左右开始,就不断地有小孩子来三毛家门口要东西:

" 我哥哥说,要借一只灯泡。"

" 我妈妈说,要一只洋葱。"

" 我爸爸要一瓶汽油。"

邻居们借用了她的东西,却很少按时归还,有的甚至还不请自拿,仿佛把三毛家当成了免费的仓库。

三毛最后自嘲道:

" 我沙漠的日子被她们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也会成为一场灾难。

一旦失去了距离,就意味着失去自由,带来亲密感的同时,矛盾也容易滋生。

正如亚瑟 · 叔本华所说:

"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这也被叫做刺猬效应,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交往的分寸,并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边界。

03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 TA 身旁,来测试他们的反应。

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走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 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一共测试了整整 80 个人,结果都相同:

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身边,有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

这个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 " 气泡 ",为我们划出了一定的 " 领域 "。

当这个 " 领域 " 被他人触犯时,我们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冈 · 索夫斯基在《隐私的防护》一书中写道:

" 除了轮子、犁和笔以外,墙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发明。

墙制造了距离,并且保护人们不受侵犯。"

而边界感,则是社交世界里的一堵堵墙,它们的功能也是保护我们各自不受侵犯。

因此,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对方的美好。

04

两条建议,建立适当的社交边界。

①勇敢表达自己的 " 不舒服 "。

或许,你也曾遇到这样的人:

自认为跟你很熟,可以不经过你的允许就随便拿你的东西;

非常 " 关心 " 你,不断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

仿佛对你充满好奇,你跟朋友聊天他们想插一句,你拿着手机他们也想看看你在看什么……

你也曾对他们这样的行为感到不胜其烦,你的厌恶是正常的,因为这些都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

当你感觉到不舒服、被冒犯时,尊重自己的感受,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不舒服甚至是愤怒。

只有如此,才会避免透明度错觉,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

②尊重他人边界

如上所述,我们在保护自己边界的同时,也要学习去觉察他人的边界,知道何时尊重这些边界。

只要我们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用纪伯伦的一句诗歌与大家共勉:

" 不管你们多么相依相伴,彼此之间都要留出间隙,让回旋在空中的风在间隙中舞动。"

自我提升

尊重边界,守护边界

拥有成长心态是相对稀缺品质

当你不知如何开始行动,陷入迷茫时,

不妨先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精读君通识词典》每天发布 1 个概念,

目前已经更新至 1914 个词条

通过不断积累,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工具,

在你实现目标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标签: 心理学家 一臂之力 随时随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