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幻无常的世界里,生命该如何自处?这部接近满分的纪录片带我们找到了答案
看点 在后疫情时代,在这个遍布未知数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自处?不妨从评分 9.9 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 2 季中,汲取令人心安且治愈的力量。这部围绕着 " 阅读 " 和 " 书籍 " 展开的宝藏纪录片,通过镜头讲述了读书人、写书人、漫画家等鲜为人知的隐秘故事。明天就开启五一假期了,外滩君建议家长和孩子细细品味下这部纪录片,不仅能抹平心中潜藏已久的 " 低气压 ",还能体会到倾尽一生做自己所爱之事的人生幸福。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 " 星标 " 我们,从此 " 不失联 "。
文丨周滢滢 编丨 Amanda
全国各地接连不断的疫情,在消耗着每个人的耐心、热情,以及对生活的安全感。我们都快要忘了不戴口罩、无需核酸、出门不用行程码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里,平凡的我们,该如何自处?外滩君推荐一部 B 站9.9 分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 2 季。这部由胡歌倾情配音的宝藏纪录片,延续上一季内容和风格,开播以来总播放量已高达2247 万。
纪录片一共 6 集,聚焦" 阅读 "和" 书籍 ",既有读书人、写书人的故事、也有漫画家、翻译家、出版人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在我们视为平常的阅读背后,有多少人在倾注心力。而一个人忘我而投入地阅读、创作、与书为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同时,这部片子也给我们很多感动——无论什么年龄、职位和身份,如果能找到自己的所爱,倾尽一生去做一件事,就能和时间对抗,体验到一种高层次的生命感。
明天就是五一假期了,外滩君建议家长和孩子,不妨开着弹幕,细细品味这部纪录片。那些飘过的留言,同样会让你感受到强烈的共鸣,发现自己并不孤独。
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说,这部纪录片唯一的 " 缺点 ",是太费钱了,因为它会让你想买很多很多的书。
在图书馆里,
每个人都可以邂逅诗和远方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最安静的角落,每个徜徉其间的人,都展现出一种非常向上的生命状态。
作家博尔赫斯说:"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无论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只要走进了图书馆,都是平等的个体。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权利阅读、学习和思考,得到某种滋养。他们中,有读学术论文遇到问题时,就会来寻找答案的 95 岁老人;有趁着去接孩子放学的空闲,来学习备考 MBA 的母亲;还有因图书馆结缘,打算一起出国留学的小情侣。
如果说图书馆是大多数人通往自己理想彼岸的驿站,那么对于片中主人公顾晓君而言,更像是梦想中的归宿。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顾晓君,曾干过旅行社销售,在奥林匹克组委会做过场馆管理。因为对中西方古典文学感兴趣,他索性应聘成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员。
每天在为读者答疑解惑的同时,他也在进行一场漫无目的,却自得其乐的畅游。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国图工作的12年间,他成功自学了包括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语言,竟成了 " 国图扫地僧 " 一样的人物。他还曾因为忘我地阅读一本波斯语写的书,被读者在网上发帖膜拜,直呼大神。
对于这些评价,顾晓君并不太放在心上。他全凭兴趣地学语言、做研究,只为更好地享受知识和学习本身。" 不是非得当大学教授,才能去写点什么。专业人士会有发表论文、评职称的压力,而我可能更多地在一个自为的环境中任意畅游。"
正因为对阅读发乎本心地热爱,人到中年的顾晓君,依然保持着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
在纪录片里,他对着镜头用法语朗读《最后一课》的样子十分动人。"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顾晓君每每读到这一段话,他都会情难自禁,忍不住落泪。
他说," 千万年后,当人们读到《伊利亚特》《格萨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经典,还是会被感动,这就是更古不变的人性。"
在图书馆里,顾晓君醉心于构建自己的精神帝国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着陌生人。有位外地读者特地来感谢他,因为他在这里复习考试期间,每次经过服务台看到顾晓君专心致志地做阅读和研究,就像一个扫地僧一样,给了自己很大的激励。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来图书馆的原因吧。因为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能让阅读的人们在追寻自我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相互鼓励。
就像顾晓君所说," 诗和远方其实很抽象。到底什么是诗和远方,它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每个人都能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正是阅读的迷人之处。
片中的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海拔 3700 多米的塔公草原上。在这里,藏族僧人久美,建起了草原上唯一的图书馆——纳朗玛社区图书馆。
这座迷你图书馆成了草原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在这里阅读、学习、写作业、结识新朋友。久美还特地设计了一个落地窗,阅读的时候,可以眺望到雪山的风景。
为了让孩子们看见未来的更多可能,久美通过朋友请各行各业的人给孩子们开讲座。在久美看来,真正的走出大山,一定是心态开阔于世界,哪怕坐在草原上,心也可以和世界的发展相连接。
在这个图书馆里,孩子的梦想也在悄然间种下。
今年刚刚结束高考的 19 岁女孩拉姆,是这座图书馆的常客。拉姆家庭贫困,靠母亲一人维持,她很惭愧自己读了十二年的书,却帮不上家里的忙,觉得自己很没用。
因为在阅读中看到更大的世界,她的困惑和自卑,开始慢慢消散。受到鼓舞的拉姆,已经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去年,拉姆被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未来,她想要成为一名老师,并且做一些藏语文学翻译的工作。
拉姆在写作
这座迷你图书馆能为多少孩子的人生带来改变?久美不知道。但是他相信,改变和影响一定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想要让草原上的孩子触摸到诗和远方,最好的媒介,不正是书和阅读吗?
我唯一的路
就是把一切都倾注到作品里
相比较文字书籍,漫画对很多年轻读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些由一个个方格子构成的图文世界,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会好奇,漫画家们是怎样一砖一瓦为我们创造梦想家园的?它需要付出怎样的心血?
在九十年代的漫画迷心里,《黑血》的创作者赵佳,可谓是大神级的偶像。
童年开始,她就能每天画 " 一麻袋 " 的画,十六岁就正式成为了一名漫画家。她将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创作里,最高产的时候,她能一天完成 60 页的创作,分镜、起草、线稿,一气呵成。
在父亲眼里,她是一个迷恋漫画,甚至放弃了学业的怪女孩,也是一个为漫画而生的人。
凭借着天赋和才情,赵佳做出了当年最知名的漫画《黑血》,并从 1997 年开始连载于《少年漫画》杂志。这部作品讲述了一种神秘的力量 " 黑血 " 使生物变异,人间成为炼狱。面对难以战胜的敌人,主角如何克服内心胆怯的故事。这一悬疑科幻类型的漫画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可谓独树一帜。
原本,这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天才少女成名故事,但是命运的脚本,却总是充满了插曲。
就在初露锋芒之时,赵佳的父亲患癌,昂贵的医药费和累积的债务,让一家人过上了流亡般的生活,她的作品也随之停载。
直到 1999 年,父亲的病好转,赵佳重新拾起画笔,投入比以往更多的心力来创作。然而到了 21 世纪,中国漫画市场发生转变。彩色漫画开始盛行,打击了仍处于探索阶段的黑白漫画杂志。
于是,《少年漫画》停刊,佳的《黑血》再一次停载。祸不单行的是,赵佳父亲再度重病。此后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她只好一边照顾父亲,一边重新寻找连载的机会。在她心里,这是一个即便穷尽一生,也想画完的故事。
终于,在 2017 年,新版《黑血》以书的形式重见天日。而度过了至暗时刻的赵佳,不仅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且在 2021 年找到了连载的机会,让自己的作品以一种适合时代的方式,继续它的生命。
" 我的闺女是天才 ",是赵佳父亲生前的口头禅。但是一番生活的磨砺,让她相信,一个人所擅长的东西,正好在这个时代可以叫座,这才是所谓的天才。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没有这份运气,那么就要有一种执着地追求下去的勇气。正如赵佳所说," 哪怕我们追求的东西再怎么缥缈虚无,只要永远都不放弃,总会有一次能成功的。"
相比较赵佳的一波三折,年轻漫画家许先哲可能要幸运一些。
他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漫画家,也是现象级漫画作品《镖人》的创作者。在决定创作这部作品前,他甚至没有学过漫画。
20 多岁的许先哲,经常半途而废。他大学辍过学,开过工作室做过生意,但是创业不仅没成功,还欠了好几张信用卡。他自嘲," 反正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才会出现一种奇怪的勇气吧。"
就这样,26 岁的他,以一无所有的状态,开始筹备《镖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为了这个作品,他练了整整四年。
为了一点一点打磨作品,他翻遍了《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创造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主角,讲述一段被忽略的历史。他希望通过漫画,让那些不被历史记载的小人物的故事和命运能够被了解。
为了让作品呈现一定的高水准,让剧中人物有生命感,他放弃了套路式的创作,选择了一条非常艰辛的路。
就拿漫画的载体——分镜的创作来说,他会自己先钻进戏里,想象着如果要把某个角色介绍给大家,角色第一句话会说什么?他说这句话时面对的是谁?角色面临的是什么状况?如何去控制?就这样,一格一格、一页一页地把脑海里浮现出的情境画出来。
笔下的故事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走向,许先哲需要完全信任自己的直觉。正因为角色鲜活,有生命感,许先哲的作品大受欢迎。《镖人》第一卷首发一个月,销量就突破了十万册。
如今,许先哲已经正式成为一名漫画家,在这黑白方寸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对他来说,创作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
他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创作者,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记录者。"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任画笔,将这些生命的力量展现给读者。"
这样的创作过程,无疑是富有挑战的。尽管漫画更新越来越慢,但是他宁愿被读者抱怨,也要选择这条更难走的路。
他说,就像作品中的每个主角,都有一条唯一的、宿命般的路。自己也有一条唯一的路,那就是把一切都倾注到作品里。
在 " 忘我而无用的专注 " 中
体验一种无法被剥夺的幸福
今天,我们能看到玲琅满目的外文书籍,欣赏到全人类璀璨的文学明珠,要多亏了这样一群人——翻译工作者。
他们,是词语的摆渡者,文化的搬运工,被誉为盗取天火救济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他们从一本书走向另一半书,不停地切换角色,也打开了一扇扇完全不同的世界。
复旦大学英语文学老师包慧怡,同时也是一名资深的青年译者。她已经翻译出版了伊丽莎白 · 毕肖普的《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玛格丽特 · 阿特伍德的《好骨头》等十多本诗集。
尽管翻译被视为文学界的苦力,尤其是更难翻译的诗歌体裁,但是对于包慧怡来说,它却像是疾风暴雨之间的一个港口,能够稳稳地承受住自己的一切。
大学读书期间,她就陆续接一些翻译的活。但真正的翻译之路,是从《爱丽尔》这本诗集开始的。它是美国诗人西尔维亚 · 普拉斯的遗作,情感炽热,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力量,这让当时让正处于精神危机中的包慧怡有一种强烈的共鸣。
于是,包慧怡一头扎进了对这本诗集的翻译当中,这一过程不仅伴随她度过了人生低谷,也让她确认了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那就是一个人自在地埋头写作、翻译、阅读。
她坚信,翻译有一种让语言推陈出新的神秘力量。我们不仅可以从文言文里,为年轻的白话文汲取源泉,也可以从西方文本里汲取不同的风格,看它在中文世界里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如今,包慧怡在大学教书的同时,还从事着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研究这一几乎垦荒的工作。尽管迫于教学和科研的压力,翻译只能退居末位,但是对她来说始终意义重大。
在她看来,这种忘我而无用的专注,是对时间本身的克服,也是一种完全没有办法被剥夺的幸福。
想要体验这种幸福,不仅仅需要一种偶然的运气加持,还需要我们在一次次梦想破碎后,始终怀揣某种勇气,哪怕历尽千辛。
83 岁的翻译家杨武,就是这样一个不太幸运,却足够乐观和坚韧的人。
这位翻译有《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魔山》《格林童话全集》等经典德语作品的大师级人物,曾获得德国总统颁发的国家功勋奖章,也登顶了堪称业界顶峰的"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
殊不知,他并非天赋异禀,而是到了不惑之年才走进了翻译的大门。
早年,他曾梦想是去修三峡水电站,因为体检查出色弱,工程师梦想破灭;他想去当音乐家,家里却买不起一把琴;他曾立志做一名俄语文学翻译家,却因那个年代里中苏关系恶化,梦想再一次破灭。
后来,他辗转到南京大学学习德语,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德语文学翻译之际,文革到来,书籍被没收,他被分配扫厕所。
所有的努力一次次被摧毁,可以想见他的苦闷。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
文革结束后,他这个四十岁的大龄考生,考上了社科院研究生,攻读德国古典文学。为了弥补文革中失去的十年,他怀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翻译和写作中。
研究生毕业后,他向《浮士德》《魔山》等一座座德语文学中的高山发起挑战,获得了潮水般的好评。而翻译,对于杨武能来说,从最初走投无路的选择,成了最终的安身立命之所。
如今,83 岁的他即使退休了,也一直在回望和完善,不断修订自己二十多年前翻译的巨著。在他看来,修订的过程,就是与原著的一再对话。
在今天这个愈加浮躁的世界,当很多人感慨命运不公、人生无常,甚至悲观地认为自己二十多岁的人生已经定型了,而杨武能老先生和片中这些爱书人、写书人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人生如同登山,只要自己不放弃,就永远可以享受一种攀登的姿态。
这是一种成长型思维,也是一种真正的强者心态。
而这部纪录片,也在提醒我们,当生活陷入焦虑、烦躁、空虚的时候,何不与书为伴,重拾一种幸福安宁的生活方式。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