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搬”到英雄雕塑旁 这所大学探索推出“移动思政课”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这一节思政课很新颖,我们都非常喜欢,感受也很深。‘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吴运铎前辈曾说过的这句话让我很受鼓舞。我要努力传承英雄精神,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西安工业大学近日举行的一堂特别的思政课上,该校2021级硕士研究生沈华感慨说。
在西安工业大学校园内,我国军工史上的传奇英雄吴运铎的雕像巍然耸立。日前,来自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8名硕士研究生,在吴运铎雕塑前畅谈理想、重温使命。三名思政课教师带领青年大学生回顾了吴运铎的光辉事迹。围绕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就是一部充满了奉献和牺牲的英雄史诗。讲好英雄烈士爱国奋斗故事,可以让青年大学生更加明确肩上的使命。在思政课中融合革命故事,也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当然,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思政课才能发挥效用。未来,我们将创新形式,用好红色资源,引导青年大学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主讲人、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婧说。
据悉,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在上好思政课方面开展了多种尝试。学校将思政课堂"搬"进了校史馆、兵器馆、书法馆等处,着力打造“全要素”“贯通式”“实践性”思政课程体系。同时,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让青年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鲜活的红色历史,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是效果,决定效果的是师生对教育内容的深度认同。西安工业大学生于兵工、长于兵工,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军工文化,涵养了‘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工精神。我们将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协同、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同频共振,发挥好‘大思政课’育人作用,把思政课转化为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的生动实践,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浓郁爱国情怀。”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表示。(李依环、杨飞)
(责编:何淼、熊旭)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