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保送大学,期待更多“运动型学霸”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4月12日发布《关于2022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推荐名单的公示》,“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和《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校保送录取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经相关招生院校、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等审核,共有873名运动员通过审核,获得保送上大学的推荐资格。”其中,包括颇受关注的乒乓球奥运冠军樊振东、篮球名将王哲林、张镇麟等。
优秀运动员保送上大学,这是一个常规性动作,并非始于今日。这次保送名单中有多名奥运冠军,因冠军们光环四射,舆论颇为关注,也属正常现象。笔者认为,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渐成惯常的另一种现象——“运动型学霸”。“运动型学霸”不是“运动员学霸”,这些人不一定最终都成为了运动员。他们中有的成为了运动员,社会广泛关注,比如本届冬奥会上的现象级人物谷爱凌,以及东京奥运会上的清华大学本科生杨倩、史梦瑶和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苏炳添等等;还有更多没有成为运动员,知名度可能仅限于自己学校但运动能力超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
远的不说,相信几乎在每个人的朋友圈中,都有在读学生的运动分享,跑步、游泳、篮球、羽毛球等各种运动的都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不一定是“学霸”,只是爱好运动的学生。这些人的运动不是为了成为运动员,不是为了冠军,而是形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这才是体育教育应该达到的效果。毕竟,能够成为冠军而被保送到大学的人,以及在大学里读书顺便参加比赛而成为冠军的人,都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能够获致的更好结果是成为有运动习惯的“运动型学生”。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从中央到地方、从主管部门到普罗大众都是如此,这是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以往很多人认为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现在这种偏见已被破除,如果眼界放开,会发现“运动型学霸”不只是在大学有,在中小学也不罕见。很多家长不再觉得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不再觉得进行体育运动就要做体育生、走体育路线,人们更多地希望培养孩子对一两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并形成习惯,以此作为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健康的理念,不仅符合国家倡导并推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符合人的生命成长与生命质量提升的规律。
十年前,笔者在美国访学时,有个同去的博士生问我是否注意到外国学生的近视眼如此之少。笔者没做过数据调查,以当时的有限观察发现确实如此。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学生普遍从小就重视体育运动,而且很多都是户外体育运动,客观上使得他们坐在书桌前的时间减少,特别是在中小学时段。由于前置教育阶段如此,到了大学一方面是近视眼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行开展的体育活动很丰富,各种体育社团遍地开花。
以我们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来看,未来的中国也会如此。从国家层面讲,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纲领性意见,学校体育在教学改革、办校条件、评价机制等方面有了全面而具体的要求。从学校层面讲,体育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都得到了强化,严格执行国家层面的要求。从社会层面讲,家长的体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80后、90后家长更是如此,他们很多人自己就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实践者。这些变化将来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运动员的产生方式,正常在校读书和训练的学生,代表国家出征各种比赛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
因此,非常有可能形成的局面是:一方面,被保送上大学的奥运冠军,在被同等看待和要求的情况下,有些人成为了新学霸,是“运动员学霸”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按照常规方式读书上大学的学生,在攻读学位兼训练的同时,成为了国家级运动员,参加比赛为国家、为学校争得荣誉,成为了“学霸型运动员”。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体育界和教育界所乐见,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同时,没有成为运动员的“运动型学霸”和“运动型学生”也将全面开花,这也能让更多人受益并体现社会的更多元进步。“运动型学霸”和“运动型学生”虽然并非誉满全球或誉满全国,但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构建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的校园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其健康体魄不仅有益于自己,也必将有益于国家与社会。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责编:李依环、熊旭)标签: 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