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常被误解为“贵族学校”的云谷,为何偏偏要对“内卷”说不?

看点 在"内卷"日趋激烈的今天,原本被认为是素养教育的出国留学,也被硬生生卷成"加强版中国高考",追求名校大于一切。当教育的焦虑感占据上风,素养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然而,经常被误认作"阿里子弟学校"的杭州云谷,却为我们提交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或许,看似好的结果,未必能真正行得长远;而好的结果与好的过程,并非水火不容……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柯察金 编丨Leon

"剧场效应",细品起来还真是个挺形象的词:前排观众起立,后排不得不跟着站起,为了看一成不变的电影,却要付出越来越大的成本,即所谓"内卷"。

映射到教育,是逐年提高的牛校门槛,也是愈演愈烈的"名校情结"。此"风"在西方,一样的燥热,甚至出现家长为子女"买入"藤校的丑闻(如2019年的美国高校招生舞弊案)。无怪乎有学者指控:教育正丧失原有的功能,变成一种"资格认证"。

熙熙攘攘,攘攘熙熙。大家有时候可能也会琢磨:素养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最近,杭州云谷学校带给外滩君一些倍感宽慰的答案。前些天探访云谷高中,感受最大的,便是云谷对于"素养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大多数东西都变得不确定。但在云谷的理念之中,有一样东西是确定的,那就是孩子的素养教育——素养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抱变化的心态,直面挑战的底气。

杭州云谷学校

提到云谷,你会有何印象?阿里背景,十多亿投资,日本名家设计?……自诞生伊始,云谷便可谓盛名在外。不过也正是深度接触与了解后,外滩君才发觉,这所学校未必真的为人所熟知。

就比如,"贵族学校"、"阿里子弟学校"这样的标签,实际上和云谷八竿子打不着。这些流传甚广的刻板印象,掩盖了这所学校真实的模样与追求:

给孩子灿烂的人生前景很重要,但塑造他们终身受益的素养与品质,更为关键,不可或缺。

"爬藤"一点没错,

但别让名校offer变成唯一光环

听闻云谷高中校长王成毅是数学专业出身,还有点小惊讶,他的言辞谈吐之中,可是会经常出现一些格外精妙的比喻。

在云谷高中每周举办一次的SPridge TALK上,王成毅校长和学生共进午餐,倾听来自孩子们的声音。

王校说过一段名言,后来成为同事、学生中间津津乐道的"花期理论"。他说,花开有期,期有不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种类的花朵,"如果我们判定6月份开花才能赢,那么其它月份开的花哪还有机会?"

作为教育者,王成毅希望每个月份"开花"的孩子都能被看见,都能吐出最美的花蕊。

1. 孩子应向上走,而非向前拼

提起"内卷",王校说,"爬藤"没问题,云谷会尽全力支持每一个孩子追梦,但问题出在,"一刀切"的结果式导向,明显忽略了孩子的个人成长,忽视了他们独特的"花期"。

尤其是他观察到,很多名校出来的人,人生最值得一提的,竟然只有那份名校offer,这是非常可悲的。

云谷的"非暴力沟通"培训

"内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过度装饰’,一些孩子被人为赋予了一些科研、论文的光环,但这些东西不是他们自己的;还有些孩子,为了进名校刻意选择边缘专业,然而在国外那种严谨的学术氛围下,能不能走得远尚未可知——中国有句古话:‘抬得越高,摔得越惨’。"

在王校看来,"内卷"是"向前拼",目标是把赛道里的其他人卷下去。大家每天都在聊谁家的孩子上了哈佛,谁家的进了耶鲁,然而我们每年有30万留学生去美国,真正上藤校的可谓凤毛麟角。在"向前拼"的竞争心态下,是否真能培养出独当一面的人才?

云谷学子合作向前

他说,我们不妨采用一种"反卷"的方案:与其让孩子"向前",不如引导他们"向上",更多地以自我为基点,培养综合能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更好。

"向上和向前不一样。向上走,孩子不管起点怎样,基础如何,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提升的状态。"

孩子们所做的社会服务课程笔记

王成毅校长相信,高分低能者常有,"高能低分"却几乎不存在。而往往只有坚持向上的孩子,才能完备素养的同时,获得结果上的大丰收。

这也是为什么,云谷特别强调"以素养为导向",并设计了七个核心素养指标:自主性、目标感、沟通力、全球胜任力、思辨力、创造力以及企业家精神——并围绕此设计了一整套学习体验。

七大核心素养指标,多元评价体系

素养教育不是单独的一门课,而是被揉碎、统合到课堂内外的方方面面,贯穿孩子学业的始终。比如云谷高中,以国家基础课程为基础,课程基于"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而对应的评估体系也将基础学术课程学分和素养学分相结合。

孩子最后得到的,将会是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成绩单,一份全面的素养性评价成绩单。而且,作为中国做得最扎实的MTC(全球素养成绩单联盟)成员学校之一,这份成绩单与国际顶级大学的录取直接挂钩,涵盖了全球数百所主流学校。

全球素养成绩单联盟(MTC)

王校强调,云谷重视素养,不意味着忽视基础——"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夯实的基础就空谈素养,是不负责任的。如果说我们的孩子最后连托福90分都考不到,这样谈素养,我觉得也有点‘空中楼阁’。"

在云谷,从高一开始,便会有一个以国家课程体系为标准的,夯实基础的过程。也只有打牢地基,孩子在高二、高三才能有更多的拓展应用。

2. 给杭州一所相匹配的国际化学校

来云谷之前,王校在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工作了十年。他笑道,北京四中以不补课闻名,要说学校氛围,倒与云谷有相近之处。离开生活十多年的北京,除了与云谷这所年轻学校理念亲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杭州这座城的青睐。

美丽的杭州

在他看来,中国的教育资源几乎倾斜式地集中在了北京、上海,总体上失衡严重。像杭州这样的城市,虽然经济、人口规模起来了,但教育却没跟上来,"杭州需要一所能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优质的国际化学校。"

正因这样的愿景,云谷扎根在了杭州,而王成毅从北京搬到杭州,真是"一拍即合":

把好的教育普惠到有更大需求的地方,并且最大程度地把素养教育的理念、体系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在王成毅校长看来,城如北京堪称"卷王",竞争激烈异常,不过这种氛围真的适合教育么?

聚精会神的化学实验课

"杭州相对恬静、温和,虽还不到‘佛系’的程度,但确实是个能让教育潜心播种、自然萌发的好土地。"

云谷一直提倡,三成从书本中学,七成从生活中学。杭州这座城,便是一个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无声地滋养着云谷的孩子。

不久前,云谷高中的同学们走完了一趟名为"行读杭州"的追寻之旅。在这次表现性任务中,孩子们化身记者,寻找并采访具有"杭州精神"的人物——有南宋官窑烧制传承者,有前沿的科技企业家,有三十年如一日的城市摄影师,也有在田间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

云谷学子眼中的杭州味

外滩君仔细欣赏了云谷孩子们的一些采写文章,如尝甘醴、如品佳酿,字里行间全是细致的调查与真诚的记述,没有半点造作矫揉——要说"素养"一词听上去很抽象,但润透到一篇篇孩子的写作里,倒是一下子令人心领神会了。

这样的学习,不仅是一场"走出课本"的生动案例,更是与云谷的七大核心素养紧密呼应。孩子们探寻语文在真实世界的意义,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无不收获满满。

"斜杠"老师,

学术与素养一把抓

什么样的老师,才能充分实现素养导向的教育?在云谷,有个关键词叫"斜杠"。

王成毅校长现在仍喜以老师自称。于他而言,教书是工作,更是爱好。早在北京四中时,他不仅教数学、物理,甚至还教电影赏析。

一个老师教两到三门课,在他眼里不是夸张,而是基本要求。王成毅认为,云谷的老师应该是"看过世界"的人,且要具备有趣的灵魂,只有这样,他才足够引领孩子的成长。

云谷教师的自我画像

而实际了解云谷后,外滩君发现这种"斜杠"式的老师,在云谷可谓比比皆是。云谷的师资背景丰富多元,86%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近90%的老师有海外工作或教学的经验,并可进行双语授课。

老师既有来自海内外知名的国际学校,也有来自优秀的公办或民办学校。多数毕业于国内外顶级学府,包括剑桥、哥大、北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超半数老师具备十年以上教学经验或管理经验,同时也有年轻、有想法的新生代。

外滩君听说,云谷高中目前的师生比达到了夸张的1:2,这个比例真是闻所未闻。王校长笑道,这算是对创校届学生的一种"福利"吧。

1.孩子们的"成长合伙人"

创校老师之一邹帆,便是云谷一位典型的"斜杠"型教师。

光说身份,就多得令人有些"眼花缭乱":他是云谷高中的经济学老师,也是数学老师,还是student life的班主任,同时还深度参与"顶石"课程设计,并且是学校飞盘运动的发起人……

邹帆

这听起来很酷,做起来却不易。"斜杠"式的工作,除了需要高能力,还离不开教师对于教育的热忱。

邹帆老师的一段经历令外滩君印象很深:

他自北京大学刚毕业时,就做了件令周边人惊讶的打算——支教云南。老师劝他,有这样的公益心很好,但大可四、五十岁后再做。邹帆却觉得,行胜于言,毅然背起行囊。

他认为短期支教对山区孩子常常适得其反,便坚持教完一整届初中,一扎就是三年。听邹老师谈起这段时光,外滩君不仅能体会到山区孩子考上大学时他的欣慰与骄傲,更能感受到他对孩子们一步步成长的喜悦。

而在与云谷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育人,都能看到他身上的担当与热情。

说到飞盘运动,这是一项容易上手,对男女生都很友好,且特别讲究体育精神的团队运动,最近也频频出圈成为潮文化。邹帆老师在云谷创校时就将其引入,几年时间里,已经成为云谷校园文化中精彩的一部分。

云谷飞盘队

邹帆说,飞盘不但是素养教育的延展性活动,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育人载体:"作为一个老师和作为一个教练,在同孩子的连接上,感觉是大不相同的。"

也正是在课堂内外与孩子们都打成一片,邹帆老师成为孩子们爱戴信赖的"成长合伙人"。既是师生,亦是同伴。

2.真实、有趣 、可迁移的学习之旅

在课堂上的邹帆老师,严谨又有趣。他似乎掌握了魔法,总是能使听起来枯燥的经济学,也能勾起人十足的探索欲。

一包纸巾能够换来什么?别奇怪,邹帆老师的妙想奇思又来了,这是云谷高中经济学科不久前的一次素养学习实践。

孩子们用市场价一元左右的纸巾,进行N轮交易后,最终换到了闹钟、蜡烛、绘本乃至进口水杯、按摩仪等五花八门的物品。放在一起,琳琅满目,相当壮观。

"一包纸巾的旅行"

当然,经济学不仅仅是让孩子尝试交易、体验生活,其背后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两周时间里,同学们会阅读大量参考材料,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每一次交易之后,还要完成反思性视频与文章,在班级进行交流研讨。

"交易结果本身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同学们能够在整个过程中理解并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用经济学的视角看待生活。"

更妙的是,素养教育也被内化在课堂中,与学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交易的首要,是"识别机会"(opportunity identify),这也是云谷高中核心素养之一"企业家精神"中的重要内容;此外,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孩子们的沟通力、思辨力等也会大大提升。

课堂上的邹帆老师

这些设计,在课程一开始、乃至学年一开始就被设计完成,形成系统、完备的框架。每一次项目,都被定位为"场真实、有趣 、可迁移的学习之旅"。

学术和素养,只要设计得当、构思巧妙,当然可以一把抓,甚至还会起到"1+1>2"的效果。

别样的"升学指导办公室",

不止是送孩子进入梦校

"升学指导办公室"这样的部门,可说是国际化学校的标配,主要职能如同字面:帮助孩子升学。

云谷学生未来发展中心

然而来到云谷高中部,这个平常不太引参访者注意的部门,却极大地吸引了外滩君的驻足。特别是与学生未来发展中心负责人Susan一番深入沟通后,外滩君可以很负责任地说:

Susan

如果不了解云谷版本的"升学指导办公室"(学生未来发展中心),便无法全面地了解云谷,无法真正地了解云谷的素养教育。

1.为孩子更长远的未来负责

从表面看,云谷学生未来发展中心与一般的升学指导部门,似乎没什么不同。中心的不少老师,拥有十年以上的升学指导和海外留学方面的工作经验,对于各个国家、地区的教育体系、申请规则可谓驾轻就熟。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专业。

Susan老师本人的履历也格外丰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和北京大学心理学双料硕士,曾就职于微软、神州数码、IDG等公司,拥有15年高潜力人才测评、甄选、辅导、发展与管理咨询经验,同时也是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

可是然后呢?帮孩子申请到梦校就OK了?云谷不满足于这样的答案。

Susan说,部门当时取了这样一个不太常见到的名字,也正是觉得,传统的升学规划已涵盖不了云谷的愿景了:

其一,云谷希望孩子拥有更大的视野,不要将大学作为追求的终点,作为升学规划,应为孩子更长远的未来负责;

其二,升学规划不应是割裂于素养教育外的,它应该是素养教育的一个延伸,与云谷的素养导向一脉相承;

其三,作为阿里背景的学校,云谷格外重视孩子与真实世界的连接,很早就会给孩子职业探索等方面的资源。

未来规划老师指导同学们发现自我

Susan觉得,这种抱负不是前卫,而是正当时。教育从来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细水长流。

在她看来,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孩子的未来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变化——但有一点是可控的,那就是良好的素养,比如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目标感和自主性等等,这些将会是陪伴孩子终身的财富。

"升学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项目,它关系到孩子的整个高中三年,涉及到大量的思考和选择,能够被分解成很多的小任务。"

只有思维升级,才能规划未来

当"爬藤"成为社会所追捧的终点时,云谷高中将升学这件事"打包",变成了一个大的学习项目,并囊括到整体的素养培养体系中。

2.向内、向外和向未来的规划体系

理想建于科学设计,雄心起于精密考虑。云谷的未来规划体系,包含"学术成长目标"、"课外成长目标"以及"自我成长目标"。这三个版块,又对应着向内、向外和向未来三个基本导向。

向内,比如通过一些测评工具,和学生的一对一面谈等,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了解优势、管理弱点——Susan本人就是盖洛普优势教练,擅长帮助孩子自我认识,经她之手,一些好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已经在整个团队普及;

向外,是帮助孩子了解在国家、专业、方向方面,有哪些选择,怎么做选择;

向未来,是针对未来要申请的方向,引导孩子作出适合自己的规划。

孩子们通过专业工具了解自我

在Susan看来,一些孩子没有动力和目标,归根结底是既不了解外面的选择,也不了解自己:

如果不了解外界,就会出现只知"哈普耶麻"的情况。殊不知美国四千多所大学,如果只看所谓排行榜,根本够不到美国教育的精髓(例如很多不错的文理学院),继而与广阔的机会失之交臂;

如果不了解自己,孩子既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何处,难以作出相匹配的选择。

团队老师不仅停留在文书辅导、选校指导等工作,还真正作为课程设计者和教育者,参与到课堂之中。一整套"未来规划课程"应运而生,每学期15个课时,从高一持续至高三。

气氛热闹的"未来规划课"

比如在"如何选择留学目的地"这个问题上,孩子们不是被动接收老师抛来的留学资讯,而是基于研究进行论证,学会辩证的思考能力,通过提升自己的思维质量作出成熟的选择。

Susan始终强调:"高中不仅是为了升学,更要为学生未来生活、应对未来变化做准备。从进入云谷高中的那一刻起,未来规划就已经开始了。"

在未来规划团队看来,VUCA时代,考试成绩已经不足以鉴别出未来世界所需要的优秀能力。因为静态的、固有的知识技能,无法应对综合性的问题;而未来的工作都是由综合的、复杂的问题驱动的。

"所以,学生学习和被评价的方式也要改变,要用素养来搭建通往未来世界的脚手架。"

在刚结束的高中第一次"素养答辩"上,有一些传统纸笔测试成绩拔尖的同学经历了一次"fail"才通过。学生们逐渐理解到,人的能力远不止应试,未来真实世界所需要的也远远不止是对静态知识的掌握,总待在舒适圈子里,反而会路径依赖。

云谷高中素养答辩

相较于传统测试的"对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素养为导向的评估是"为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它是帮助学生向上发展、通往未来的脚手架,会为学生们打开更多种可能。

Susan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曾经的你是个‘圆形’,优秀体现在各学科的纸笔测试中;而现在的你,恭喜,已经是一个更立体的‘球形’了——一个能力多维、更为生动立体的人。"

结语

在"剧场效应"的背景下谈素养,云谷似乎有那么点"吃力不讨好"。但它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好的结果与过程,也许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正如王成毅校长说,如果我们的素养教育真得搞上来了,何必担心结果,该有的自然都会有的。

这样的情怀理念,前行的决心,你认同么?

王校长坦言,如果不认同也没关系。一所学校的年轻,也就意味着它正在寻找志同道合、渴望一同成长的教育伙伴。

洋溢着笑容的云谷学子

尽管云谷学校不掐尖、大门敞开,但也不太希望家长只是心血来潮、奔着名头加入。毕竟,这世上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契合的学校。

"如果相比追逐学校的名气,你更重视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更乐于发现、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相信孩子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那么云谷高中可能是个合适的选择。"

想了解云谷高中更多信息?

4月16日,云谷学校高中部云端开放日即将到来!此次开放日活动以"培养助益世界的创新者"为主题,内容格外丰富:

校长分享创新融合课程在云谷的落地;

教师谈语文对孩子素养达成的方法;

在读学生和家长谈云谷如何让孩子成长;

云端探校环节可身临其境探索云谷如有更多疑问,最后的答疑环节可以针对性进行解答。

如果你对云谷的教育模式与理念有更多好奇,这次的活动一定能够让你收获满满!

请扫描海报二维码进行预约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获取直播地址和更多入学信息: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标签: 升学指导 发展中心 帮助孩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