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往往是认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 先生说 Author Lachel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 &值班编辑 | 金木研

第 6642篇深度好文:5210 字 | 10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疫情反反复复,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每天看着网上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焦虑,自己也不知觉地陷入焦虑循环。

其实,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去做些正确的事,也就是可积累的事,关注自身的情绪和成长。

以下,尽情享用 ~

人是如何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强大的?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自己的回答。

可能有人觉得,要经历挫折和失败,人才能有所成长;可能有人会认为,人的成长,就是终身学习,不断地突破过往的自己;也可能有人认为,只有经历尽可能多的事情,人才能真正得到成长……

这些对吗?都对。但我想从一个更底层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

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你会觉得,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从大学里毕业,开始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往学到的知识,似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你需要重新去适应社会。

而当你有了一定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你会感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刻,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也会全然不同

……

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可以说,成长,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自己的思考方式。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一个自然演化着的、庞大复杂的系统,把我们的 " 心智世界 " 和 " 现实世界 " 区分开,那么可以说:

人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 " 心智世界 " 对 " 现实世界 " 的拟合。

这是一切的基础,也是一切的根源。

一、心智世界

1. 什么是 " 心智世界 "?

从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起,我们的大脑就在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为这个世界建模。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大脑会通过外界的输入,来猜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就是 " 心智世界 "。然后,再通过对外界作出干预,获取反馈,来修正和调整这个猜测,让 " 心智世界 " 更加接近 " 现实世界 " 的真实样貌。

这个 " 心智世界 " 包括什么呢?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部分:概念、规则,以及框架。

概念,是我们对外部世界一切事物的命名。比如:每一只鸟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 " 鸟 ";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都叫做 " 书 "。

概念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概念,我们才能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但仅仅有概念是不够的。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互动,这种联系的方式,就叫做规则。

比如,我们之所以去上班,是因为我们(和公司)共同接受这么一套规则:我们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公司给我们发薪水;

我们之所以会去超市买东西,是我们相信在现实工业供应链下,超市的东西是可靠的、正规的,这是规则;

万一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诉来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这也是规则。

规则既是动力,也是约束。

最后是框架。什么是框架呢?它指的是,我们的心智世界,由 " 已知 " 的部分,向 " 未知 " 的部分进行探索、尝试时,所遵循的一套思考方式。

举个例子:

孩子读故事、看电影时,总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就是一种 " 框架 "。

在孩子的思维里,世界上的人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所以,当一个新的人出现时,他要么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 —— 这就是一种利用框架对 " 未知 " 的探索。

这三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规则可以帮我们理解新情境,为我们提供 " 框架 ",来思考和处理新的问题;而我们对新问题、新情境的处理方式,又可以反过来沉淀、提炼成新的 " 规则 ",来丰富我们的心智世界。

而这些我们积累起来的规则和框架,我们会对它们命名,把它们归类、整理、储存好,来帮助完善我们的 " 概念 " 体系。

一个好的模式是什么呢?

你的 " 心智世界 " 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试图去拟合外在的现实世界,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来优化和更新旧的模式。

这就是一个成长的循环。

2. 心智世界是成长的本质

为什么说心智世界是成长的本质呢?因为,我们一切信息的流入,都必须经过 " 心智世界 " 的解读;同样,我们,我们一切对外的行为,也都必须经由 " 心智世界 " 向外传播。

所以,如果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不一致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困境。

举个例子:

许多人在阅读、学习时,总是会陷入一个陷阱:学习就是要务于精熟,我把东西全记住了,就是学得好。

这其实是不对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 考试 " 思维:一切都有标准答案,我要去 " 做对 " 我的答案。

这就是被过往的 " 规则 " 所束缚住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学校跟社会是两套规则。这套在学校里适用的规则,在社会上并不适用。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

同样,许多刚刚带团队的新手管理者,很难转变自己的角色,遇到问题仍然习惯自己上手,就是因为他们还保持着 " 执行者 " 的框架:我要把事情做好。

于是,难以忍受初期的磨合、授权和 " 失去控制 " 的感觉。

但实际上,管理并不在于做好手头上一时的事务——事务是永远都做不完的。管理的要义,是你能够培养起一支有力的队伍,来应对新的问题。这就要求你能够调整自己的思考框架, 从旧的模式过渡到新的模式。

所以,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新情境、新问题,有些人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为什么位于同样的起点,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节奏?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更新自己的心智世界,去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这也就是 " 智慧 " 的特征。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在于记忆力多好、脑子转得多快,而在于,他能否时刻保持心态的开放性,快速理解新的情境,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始终 " 做好准备 "。

心理学家 Robert Sternberg 提出过一个 "智力的三元模型"(Triarchic theory),其中就包括:处理新情境的能力(Creative intelligence),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Pratical intelligence),以及分析能力(Analytic intelligence)。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其实是什么呢?意味着他能够意识到:外部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旧的心智世界、思维模式,也许已经不再适用了。我需要通过调整参数,来使我的 " 心智世界 " 跟新的外部世界,更好地拟合。

这种新的拟合,并不是摧毁重建,而是在旧的模式上进行优化,使心智世界能够 " 适配 " 更多样、更广泛的模式。

3. 警惕 " 中心化 " 效应

但是,我们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训练我们的大脑。

同样,我们一切获取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既拓展了心智世界的边界,同时也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智世界是会被 " 强化 " 和 " 固化 " 的。

简单来说:你在同样的位置停留得越久,你对它就会越熟悉。那么,它在你的心智世界里面,就会居于越发中心的地位,你就会越加倾向于从它出发、以它为中心,去看待别的事物,让别的事物来适应它。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 "中心化效应"。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在一个部门里面,部门的风气就是讨好老板,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于用 " 讨好 " 的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这就是一个框架。

你不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好不好、对不对、应不应该做,而是会把 " 能否讨好老板 " 放到第一位——哪怕你换了一个环境,也很难跳出来。

甚至于,你的心智世界,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你会认为,工作就是要讨好老板,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没什么用。这个信念会牢牢占据你 " 心智世界 " 的中心位置,形成一条新的、固化的 " 规则 "。这就是中心化。

同样,长期使用一个方法去解决问题,你就会养成对这个方法的路径依赖,从而忽略其他的路径;长期停留于某个岗位、某项技能上,你就会牢牢被它困住,难以适应离开它的状态;长期采取某种模式去生活和工作,你就会习惯于这种模式,从而无法想象其他的可能性。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你的心智世界固化了,停留在一个小小的、局部的碎片里,再也无法拓展和生长。

而碰巧,这恰恰非常吻合大脑的需求——大脑有一个基本需求:接收到的 " 意外 " 越少越好。这就会导致,为了保证 " 意外 " 更少,猜测的 " 正确性 " 更高,大脑会倾向于什么呢?停留在相同的位置,保持原状,不再改变。

所以,我们的思维模式,天然地就会趋向于 " 稳定 "。我们会认为,我们所积累起来的 " 规则 " 和 " 框架 ",都是稳定的。

它们今天适用,明天也适用,未来依旧适用。因为如果不适用,大脑就需要重新去修正它、完善它,而这会消耗许多能量。

因此,大脑就会构造出一个牢笼,把我们牢牢地困在里面,不断强化我们那些固有的观点和信念,让我们坚信 " 自己是对的 " —— 如果发现错了,那一定是世界错了。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 · 亚当斯写过一个反讽的 "科技三定律",很有趣,讲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 15-35 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 35 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反人类,要遭天谴的。

我们也可以把它改写成这样:

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之前的事物,都是理所当然的;

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事物,都是极其重要、必须注意的;

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之后出现的新事物,都是歪理邪说、胡说八道。

在一个人的成长里,最可怕的,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也不是冲击,而是心智世界的固化,不再生长。

二、如何让心智世界保持活力,

持续生长?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心智世界能够保持活力,不断地保持生长呢?分享几点简单的心得,希望能对你有用。

1. 非整合性

前面说过,大脑会给我们设下牢笼,让我们坚信 " 自己是对的 ",从而走进不断自我强化的死胡同里。

要对抗这一点,就需要锻炼我们的 "非整合能力"。什么意思呢?它指的就是 "在心智世界中,容忍不一致信念的能力"。

简而言之——

旧模式:我们的心智世界,以某几条信念为中心,其他跟它们相抵触的信念,要么被曲解,要么被抛弃,以此来保证心智世界的平衡。

新模式:我们的心智世界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念,它们之间可能是彼此矛盾、彼此相悖的,但我可以忍受它们,任由它们独立存在,彼此颉颃,互相抵牾,无需整合。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在平时多去训练了:

第一,当你接触到一个你抵触、排斥的信息时,不要急于摆脱它,先让它在脑子里转一转,思考它的合理性;

第二,当你接收和关注到一个事物的某一面时,试一试去想象一下它的另一面;

第三,不要依赖于旧的规则和框架,时刻做好心理准备,来 " 更新 " 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将有助于你不断跳出大脑的 " 舒适区 ",让思维保持生命力。

2. 整体视角

在一个位置待久了,你的视野就会逐渐变窄,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从而让心智世界失去空间。

如何破除这种限制?

这就需要你从更高的层次,从整体去看待自己所在的整个系统。

第一,试着摆脱位置的限制,去接触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是跟事打交道的,不妨试着跟人接触一下;如果你是跟人打交道的,也不妨试着磨练自己对产品的眼光和品味。

第二,如果你一直埋头于某个行业、某个位置,试着跳出来,从整个商业链条去思考,去寻找新的机会和切入点,从而提升你看待事物的视角。

第三,遇到和发现问题时,不要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到整个系统里面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了问题的存在?

慢慢地,你也许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3. 多样化

我一直是多样化的拥趸。为什么呢?因为单一就意味着脆弱,只有提高多样性,才能同步提升自己的稳健性和反脆弱性。

无论是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工作方式,职业生涯,还是资产配置,我都不推荐 "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是尽量去丰富自己的选择。

学一门技能,培养一门爱好,发展一项副业,广泛涉猎别的领域……如果有机会,不妨多试试别的可能性。

它们未必有用,未必能用,但一定能帮助我们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由此,会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存在哪些其他的可能性。

4. 实验思维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去接触新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观察、思考、复盘和反思,从这个新事物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丰富我原有的心智世界。

这就是 " 实验思维 "。不单纯以成功为目的,而是以探索和思考为目的,最大限度地体验它、理解它、思考它,来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这些新事物,小到一个技巧、一个工具,大到一项职能、一个领域、一个行业,都是我可以去 " 做实验 " 和收获经验的对象。

5. 连接一切

世界永远是互相联系的。不妨保持这么一个信念:我们目前所见所知的部分,只是世界这张庞大网络之上的一个小小的局部;我们觉得新奇的现象,总会有迹可循,有原理可以解释。

而这些原理,又可以向下挖掘,进一步把更多的现象和应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星罗密布的结构。

什么是 "认知升级"?实际上,就是借由某个契机,某个关键节点,突然打通了一切障碍,把过往各个零散的点串联了起来,形成一张网络。

这才是最高层级的快乐,也是我们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拓展心智世界的不竭动力。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 商 务 合 作 】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

标签: 外部世界 这个世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