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为何会诞生?它究竟是女权运动的胜利还是男权社会的“玩物”?
这两天,《神奇女侠1984》在国内上映了。
如今总累计票房近1.2亿,这对于投资巨量的美漫爆米花改编来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而其豆瓣评分6.6也似乎说明这部续作已经沦为“失败”的代名词了?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来说,《神奇女侠》好看不好看还不是最重要的。
能够带着IMAX眼镜并在超巨幅荧幕下欣赏女神盖尔加朵的英姿,这才是人生的第一乐事---
但好看归好看,盖尔加朵的身材和美貌也不得不让我这位品性端庄思想深沉的自媒体工作者陷入了深思:如此设定的《神奇女侠》究竟代表着女权的胜利?还是说,她只是男权社会的玩物呢?
今天这期内容我将跳出电影的剧情和品质的赏析,带各位从神奇女侠的诞生说起,让你们明白这位战斗女神的底色究竟是什么---
01.为什么会诞生《神奇女侠》?《神奇女侠》诞生在20世纪40年代,其创作者为威廉·莫尔顿·马斯顿。
在最初的时候马斯顿并不是一位专职漫画家,相反他是拥有哈佛大学法学和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学术界大牛。
那他为何要跑去画漫画呢?这事情和当时的成长环境脱离不了关系。
在19世纪初期的时候,欧美社会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在最初的时候是以英国女性参政者艾米林·潘科赫斯特为中心而发起的“女性政治联盟”。
她们呼吁社会上的女性多加入到政治体系当中,好为女性的社会权益出一份力,而非像过去那般让政坛给男人所霸占而女性只能沦为边缘化的存在---
随后女权运动的火苗吹拂到大洋彼岸的北美大陆,而在这里也进一步演变出对“身体自由权”的争取,呼吁社会将堕胎权归还给女性(因为在女权主义者看来,不能堕胎就相当于将女性捆绑在厨房,失去了和社会接触的自由)---
如上女权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女权运动”,而前文说到的《神奇女侠》作者马斯顿的童年和青春期就是在女权氛围下度过的。这段经历也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待到创作《神奇女侠》的时候也就不自觉地投射了进去。
但是女权运动的爆发并不是促使马斯顿投身漫画创作的直接诱因,彼时的他正醉心于心理学研究,也曾在二战时期帮美国制作了测谎仪。
原本这个成就也足够他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一名了,但奈何上帝还是觉得马斯顿的威名不够,于是安排了一场“英雄漫画危机”---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漫画市场已经涌现出了漫威和DC两家漫画巨头。在刚开始的时候DC的市场份额是相对优异的,但随着二战的爆发,随着漫威推出强大且无时不在渗露爱国精神的《美国队长》之后,美国漫画市场也朝着漫威倾斜了过去。
不过好景不长,美国队长大红大紫的那几年也正是战争越发激烈且残酷的年头,而随着社会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惨不忍睹的消息,美国民众的情绪也越发变得畏战起来并对身边的一切饱含“暴力”的元素畏之如虎。
最先惨被开刀的正是超级英雄漫画,当美国队长等英雄战无不胜的时候,人们的本能反应并不是爱国与和平,而是征服和暴力。
彼时的《时代》周刊更是给出了这样一番批判:漫画和法XX主义根本没有区别!
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原本任职为DC编辑顾问的马斯顿也就提出了打造女性超级英雄的建议,而他也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不可回拒的理据:女性天然带有母爱属性,而女性超级英雄将能给漫画带来和平与友爱!
随后不久《神奇女侠》诞生了,而这位诞生在经由女性统治的(对应女性的从政权),以及到岛上的女性居民全由女王用黏土捏造(对应女性的生育权)的天堂岛的超级英雄也在二战期间成为了呼吁女性走出家门投入社会生产的榜样(彼时的男性大多投入了军队,社会生产的齿轮亟待女性来推动)。
但注意了,虽然这个时候的女性拥有着空前的社会工作参与比例,但这还不能称作为第二次女权运动时期。
因为这时候的转变也只是被迫的,在不久后又会惨遭“压制”,而且这一次的“元凶”同样是《神奇女侠》---
02.是女权的胜利?还是男权的玩物?在40年代中期二战宣告终结了,但就在这个时候马斯顿却因为癌症而不幸逝世,而《神奇女侠》的创作也落入到保守主义者手上。
在战争年代美国女性被赋予了参与社会工作的职责,但当战争结束后,她们又被呼吁回到家中生儿育女,继续传统的那一套臣服在男权社会的观念秩序。
《神奇女侠》在这个时候也被当成了最好的宣传工具,使得原本英勇无敌的女战神也变回了整天幻想白马王子的小甜心---
如上过家家的模样一直延续到了60年代,当第二波女权运动掀开帷幕之后,《神奇女侠》才再度回归到过去的英勇剧情,再度成为号召女性崛起的榜样。
不过第二波女权运动的发展也并不顺利,在经历过第一波女权运动和二战时期的女性地位的身不由己转变之后,美国的女权运动者也分裂出了激进派和自由派这两派女权斗士。
前者不仅主张用一系列矫枉过正的方法来强迫男性让渡社会权益,甚至还对神奇女侠的暴露着装提出了严厉批判,认为她只是男权社会下诞生的“玩物”而已---
如上分裂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而《神奇女侠》在女权中的地位也自此走向了衰落。
哪怕时间过去了40年,当盖尔加朵主演的《神奇女侠》于2017年登上荧幕之后,好莱坞神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毫不避讳地在公开场合将其谴责为:“女权主义的倒退”。
由此可见第二次女权运动对《神奇女侠》名声影响之严峻了---
当然,话说回来神奇女侠虽然拥有不输于美国队长的战斗力量,而在剧中也屡屡起到了关键性的拯救世界的作用,以及前文提到的整个《神奇女侠》世界观也都蕴含着女性在政治和生育两个权利上的胜利隐喻。
但哪怕如此,马斯顿所设计的神奇女侠也确实有着男人们能对完美女性的一切想象。
包括夸张的身材比例、暴露的着装、以及手上的那捆真言套索(此武器在捆住敌人的时候能让对方吐露真言,算是对马斯顿设计的测谎仪的映射,但同时武器的样式却会让人想起一些不太正经的东西)---
为什么马斯顿要如此设计神奇女侠?难道当时的时代局限性让他不能想象出恰似“惊奇队长”(特指真人电影里被吐槽大妈款的那位)的范儿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吉尔•莱波雷在《神奇女侠秘史》一书中的介绍,马斯顿的设计初衷其实是对“销量”的妥协,他非常清楚只有如此体态和装扮的角色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这也代表着,虽然神奇女侠曾作为过两次女权运动的象征物,但她的出生是带有着对女权亵渎的原罪,而这个雷点也随着70年代女权激进派的出现被彻底引爆了---
03.最后了解了上述内容,相信各位也能对“神奇女侠究竟是女权的胜利?还是男权社会的玩物?”能有更清晰的答案了。
是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神奇女侠》的“衰落”也不完全是偏见,相反她的成功更应当被看作是一次又一次的幸运眷顾。
她的诞生源于心理学专家马斯顿对社会风向的敏锐洞察,使得她在兼具美国队长的英勇无敌之余还能通过女性的性别来宣扬和平与友爱,并在二战时期成为了呼吁女性投入生产的精神符号---
但随后又遭到了保守主义者的利用,而这个阶段的神奇女侠也成为了诱导女性重回家庭生活的传统女性的模范。
再之后就是第二波女权运动时遭到的批判,以及自90年代开启第三波女权运动后逐渐复苏的影响力,但这个时候的美漫世界早已是异彩纷呈的存在,包括黑寡妇、惊奇队长等等在内的女性超级英雄早已获得了不菲的人气地位,而神奇女侠也从过去的“女权门面”矮化成了女权战队中的一员而已。
甚至到了2016年9月,神奇女侠还被主创在社交媒体上赋予了LGBT底色,而这和前段时间《海绵宝宝》被官宣为LGBT群体并引起欧美人群强烈狂欢的事情没有多大差别---
在漫画中神奇女侠或许能够英勇无敌,但来到了现实,哪有什么胜利不胜利,一个虚构的漫画人物有的也只是随波逐流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