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硕士毕业就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他再发 Nature 子刊
本文来源:iNature、高分子科研、复旦校友网
2022 年 10 月 24 日,芝加哥大学田博之团队在 Nature Chemistry(IF=24)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 soil-inspired dynamically responsive chemical system for microbial modulation"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报告了一个受土壤启发的化学系统,该系统由纳米结构矿物,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组成。通过自下而上的合成制造,受土壤启发的化学系统可以实现微生物群落的化学再分布和调节。
值得一提的是,1998 年田博之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连读,并师从赵东元院士。6 年间,他发表科学论文多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包括 Nature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在内的 6 篇论文,同时还获得 7 项第一发明人专利,最终被复旦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资料图)
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介绍了受土壤启发的化学系统的合成和表征。并证明了其作为体外和体内微生物调节的动态响应材料平台的实用性。受土壤启发的化学系统显示出作为胃肠道疾病疗法的前景,提出了现有技术的治疗替代方案。除了肠道微生物群之外,这种化学系统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微生物组的研究,这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产生影响。
田博之,男,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2016 年斯隆研究奖获得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 "2012 年 TR35 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 "。2016 年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的 " 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 "。
6 年间发表科学论文 25 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化学专业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6 篇,2004 年被复旦大学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同年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师从全美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Charles Lieber。2010-2012 年间于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博士后工作,目前任芝加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造细胞交互、 细胞组织纳电子研究、仿生纳米材料与设备开发等。
以下,是田博之对母校复旦大学及学生生涯的回忆——
学校的讲座很多,覆盖面也很广,我听的讲座多为科学研究类的,不少都来自于国内外知名的研究人员,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
另外,大多数实验室的科研领域广,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这些都为我们增长知识面,激发研究兴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记得我大二时一篇暑期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论文被发表了。当时非常激动,并暗暗下决心要创作出真正意义的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因而我选择了进赵东元教授的课题组,开始了我的科研之路。
赵东元教授是我在化学研究方面的指路人。从我进实验室起,他就热心地给予我大量的指导。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利用非水相合成介孔材料,让我非常感动。
赵老师知识丰富,思路敏捷,每次得到他的指点之后我都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他有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研究精神。这些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我也一直在努力向他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的指导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领略到了科学的魅力与无限潜力,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除了科研上的帮助,赵老师对我在生活中的关怀如同父亲对儿子,体贴备至,并帮助我成长;又像是挚友,平易近人,无话不谈。他对我的知遇之恩将令我终生难忘。现在每每跟赵老师联系,听着他那慈爱的话语,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在做课题时,我也曾有放弃的想法,因为我总是找不到影响某个实验的关键的几个因素。我不断告诫自己," 千万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就像当初准备化学竞赛那样,咬咬牙一定可以冲过去。"
在本科一二年级,我就迷上了化学,梦想自己以后成为一位优秀的、在化学领域有所建树的科学家。课本上浅显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望,我便经常在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查资料。
刚进入实验室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课题并不了解,更谈不上所谓创新。于是我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大量地阅读相关科技文献,在阅读文献时,我采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和分析文献的要点。
我总是问自己,如果让我去完成这项实验,我会如何下手,会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如果与文献作者不同,那么原因是什么?我应如何改进等等。再比如说,遇到研究结果类似的文献,我会将它们作仔细比较,分析其在实验和理论上的差别,并分析它们的共性。
久而久之,我便从文献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设计实验的思路,这也为我今后的在科研中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第一个课题是三维纳米孔材料的优化合成,该课题难度较大,并且涉及较多的胶体化学原理。起初,自己的实验很不顺利,三个月内尝试了十几种方法都不奏效。我当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导师和学长的帮助下,我自学了大量关于胶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理论。
正是这些自学而来的理论,帮我找到了实验的突破口,顺利地攻克了我的第一项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领悟到了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如何学习前沿理论,如何用理论指导实验等,而且坚定了自己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信心和继续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我真正感受到科研的乐趣。
实验室良好的氛围和科研环境,以及这一年的锻炼对我后面正式读研究生时快速融入实验室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在其间培养了良好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益匪浅。
感谢复旦――在复旦的六年,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开始对化学的单纯且懵懂的喜欢,进而逐渐认识到化学研究的内涵(包括研究者的态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等),到现在决定沿着 " 学者 " 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这些都归功于在复旦的经历。
现在,我一如既往地做着我喜欢的研究工作(设计、合成、表征、测试……),依然有不断的挑战,有接二连三的失败,但我知道我会坚持,因为我喜欢,这就是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