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世界实时:豆瓣 8.6,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教育乌托邦

文 | 西林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

" 双减 " 已经实行一年多了,教育正在慢慢回归学校。但我们依旧在不断思考: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什么是好的教育?


(资料图)

恰好,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给了我答案。

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前一年的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的故事。有人可能会说,专门给一位老师拍纪录片,他是有什么伟大的成就吗?他是不是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

恰恰相反,巴赫曼先生只是教师队伍中平凡的一位。但是在他的课堂,没有各种成功学论调,没有高谈阔论,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与考试内容,只有循循善诱,通过 " 教 " 和 " 育 ",激发这群 12-14 岁未来公民对不同工作领域、主题、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

用了 3 个多小时观摩巴赫曼先生的课堂,聆听了他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如果所有孩子都有这么一位高情感、有耐心的老师,成长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一个多文化的课堂

培养了孩子的三项重要能力

施塔特阿伦多夫,一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德国城市。

仅仅是在巴赫曼任教的这个班级,学生就来自 12 个国家,有的是出生在德国的移民二代,有的是不久前才跟随父母搬来的,德语都不会说几句甚至根本听不懂。

先别说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截然不同,就连孩子们的学习进度都相差甚远。再加上这群学生都处于 12-14 岁这么敏感的青春期,矛盾与冲突随时一触即发,这对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是莫大的挑战。

但是巴赫曼先生,永远都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照顾到每一位孩子的情绪,并且引导他们怎么正确处理问题。

一个多文化的课堂,必然会催生很多关于历史、社会、宗教、文化、性别等话题的讨论,巴赫曼都坚持一个原则:敞开自我,畅快表达,不仅自己不会带着预设立场去评判,也鼓励学生们彼此相互交流、理解与包容。

所以你会看到,在巴赫曼的课堂上,无论是阅读课、写作课还是音乐课,看起来都非常地轻松自由,学生们可以坐在教室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以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安静看书,老师会带着孩子即兴表演,弹琴、唱歌、组乐队 ......

看似散漫无序,内容轻松简单,但是恰恰抓住了孩子个性成长的三项重要能力——表达,尊重、辩论。

1、表达,让孩子能够不断地探索自我。

他会鼓励内向的孩子勇敢地站在讲台上展示和描述自己手抄报的故事,慢慢地引导学生探寻自己的创作意图;

他会坐下来仔细聆听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畅想,还不忘确定孩子对所选择的职业是否了解。

2、尊重,让孩子之间有了交流的基础,也有了平等和包容的可能。

在巴赫曼的课堂,你不会因为迟到或者学习差受到批评,但如果你在同学发言时插话或者开小差,对不起,你会被大声呵斥并且请出教室。

在孩子表达、演讲时,德语标不标准不重要,语法和单词是否正确表达也不是那么的重要,巴赫曼先生最看重的是学生们能否学会尊重他人,认真聆听。

3、辩论激发孩子思考,不断地接近问题的内核、事实的真相,从而更好地共情他人,提升自我。

课堂上,巴赫曼非常支持学生们针对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你经常会看见几个孩子各抒己见,争论到最后,有孩子甚至会说:" 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先不论对错,我惊讶于一个小学生能有如此坚定的立场和独立的思想。

没有条条框框的课堂

什么都能聊,什么都能探讨

有人觉得,巴赫曼的课堂简直就是教育界中的乌托邦。

没有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墙壁上也没有打鸡血的标语、名人名言,等等。随处可见的是,学生们的手抄报、绘画作品,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材、乐器。

在教室中你随时可以看到,巴赫曼弹着吉他,有孩子打着鼓,其他孩子围在一起欢快起舞歌唱的场景。

不仅如此,巴赫曼上课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秉持开放、尊重的原则,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输出观点想法。

比如会谈到恋爱、婚姻以及家庭分工,有男生表示自己是不会结婚的,因为在他的认知中,当你结了婚,就得忙死忙活赚钱养家糊口,而妻子就只是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

此话一出,随即引发热议,有女同学认为,妻子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是非常累的事情,丈夫与妻子之间要相互尊重,才是相处之道。

巴赫曼没有针对此问题给出 " 标准答案 ",也没有发表个人看法,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

— 尊重从何而来?

— 有爱而生。

谈到同性恋的时候,有学生觉得这是非常 " 恶心 " 的,巴赫曼也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不断地追问 " 为什么 ",来让孩子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就像有网友说,巴赫曼老师实力诠释了:

教育不是一场自上而下、充满结论的告知,而是一场充满问号的引导和探索。

最重要的一课:

沟通与同情

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背后,其实还有紧迫感和焦虑感,因为学生们正在面临人生第一次重要的分水岭:小升初。

德国 " 小升初 " 阶段有三条路可以走。根据教育质量由优到劣分别为:文理中学、专科中学、职业中学。文理中学学制 8 年,是考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其他的学制分别为 5-6 年,更侧重职业教育。

所以,这个阶段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是否有资格参加高考,这也是第一次教育分流。某种程度上来讲,老师们最后一次的评级商讨,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德国初等教育采用 " 六分制 ",一分为最优,六分为最差。在离最终的小升初评级商讨没多久的测验中,有四位同学拿了六分,也就是 "F"。

身为班主任,巴赫曼提议成绩好的学生一对一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德语单词,然后他向其他老师请求,给予这些考了六分的孩子一次重考的机会。

但一个叫 Jamie 的孩子提出抗议,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一起学习的,如果他们当时没有学好,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凭什么要去辅导他们,而且还要给他们重考的机会,这并不公平。

巴赫曼没有立马呵责他,也没有自上而下地命令他必须去辅导,而是给予 Jamie 充足的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同时客观地分析这些同学为什么会考得差:

Hasan、Stefi、Mattia 才来德国不到一年,他们都是从德语培训班出来的,直到最近才加入班级,一来学习时间本来就不长,二来他们严重语言不通,不会德语,也不会英语,学习起来会困难重重。

所以考差了一次,再给予一次重考机会,巴赫曼觉得这是公平的决定。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理由并没有办法说服 Jamie,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此路不通,巴赫曼又引导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难处。正如得了 "F" 的学生 Stefi 所说,像 Jamie 这样出生在德国的孩子,他们无法理解," 外来者 " 在这里学习有多难,同时学习德语、英语两门陌生的语言,又要兼顾做社科的手抄报等学习任务。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其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接着,巴赫曼又引导曾经因为语言不通遭受欺凌的孩子分享自己刚踏入异乡的痛苦经历。成绩很好且将要去文理中学的 Ayman,刚搬来德国时,也曾因为语言的问题,在人际交往和学习上都遇到了很多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心理都觉得非常难熬。

直到他学会了德语,事情才变得越来越简单,后来就慢慢地感觉到自己被这座城市接纳。

最后,巴赫曼又跟 Ayman 和 Jamie 聊到了他们爸爸的移民经历。他们因为同样的工作原因选择来到德国谋生,同样要经历全新的语言,全新的文化。说到这里,Jamie 已经彻底沉默并且内心有所松动。

没有说教,没有施加老师的权威,巴赫曼平和真诚地引导 Jamie 从同学的经历、故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他人的处境和困难。

沟通和共情,是巴赫曼给学生们上的一堂非常重要的课。同理心,也是我们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时的关键能力。

" 我的教师工作中,

剩下的十分之九才是有意义的 "

有人可能会说,巴赫曼简直就是天生的教育家。

耐心又贴心,永远以人为本、以孩为师,关注所有学生的情绪并记住很多细节;

还懂得寓教于音乐,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讲解作文 / 阅读 / 语法 / 生词,增添乐趣,便于理解;

严慈相济又因材施教。会针对个人情况跟学生及其家长商讨升学计划: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即使手抄报的故事和配图没有那么完美,他都会适当给高分,以示鼓励;对于不太自信、不敢开口表达的孩子,他会建议学生最好能一直跟不同的人一组,完成小组作业 ......

但其实巴赫曼先生是学社会学的,一开始选择做老师,仅仅是因为家庭需要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其实他都很排斥老师这个身份,因为他觉得自己每天的工作没有意义,也不能改变什么。每天只是给孩子灌输那些教条,为了不让孩子们闯祸,强行给他们套上了枷锁,自己在做的这些事情恰恰就是当年自己还是学生时所反感、厌恶的。

当自己感觉到无法培养出多么优秀的、独特的孩子,内心就会陷入无尽的挣扎,煎熬。

40 多岁的时候,他有想过离开学校,挣脱这样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去往更加自由开阔的地方施展拳脚。

这种生活突然在某一天出现了裂缝,他突然意识到,那些日复一日灌输的教条,其实只占了教师工作的十分之一,剩下的这些,才是有意义的,比如说孩子们的梦想、成长、兴趣、性格培养、能力提升等等,这些都远远大于自己教授的知识以及试卷上的成绩。

有时候我感到不满意,觉得该给孩子们严格一点,敦促他们多学一些数学、德语时,我会被这种念头侵入,感到很难受。

因为我不是在于孩子们携手并进,而是在打压他们,让他们将知识强吞下去,最后什么效果都没有。有时候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不可能让他们一直在玩耍。

纪录片的最后,决定孩子上什么中学的评定结果出来了,孩子们的小学生涯也到了最后一天,巴赫曼先生给孩子们的毕业寄语令人动容:

这些成绩只是暂时的,它不是真正的你们,分数无法代表你们,它只是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更加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轻人。

这让我想起了,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曾说: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在如今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不仅要关注冰山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孩子那些藏在冰山下的「能力」与「品格」,而这就是少年商学院一直以来所倡导的 " 全人教育 " 的精髓。

(少年商学院全人教育冰山模型)

资源领取| 点击下方「预约」,并返回「少年商学院」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领资源」入群,我们会把上述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的观看方式发送给您。

另外,1 月 9 日 -14 日早上 8 点,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就孩子的「兴趣发展」问题与大家分享干货内容,识别下方二维码,开启直播提醒!

标签: 条条框框 语言不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