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滚动:思维能力越强,找出路的能力就越强

《更新书堂》专栏 · 第 308 篇


(资料图)

内容来源 | 颉腾文化出品书籍

摘自《逻辑思维入门——从 A 到 Z》, [ 英 ] 奈杰尔沃伯顿 著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 | 少将 值班编辑 | 润锦

第7122 篇深度好文:5222字 |12 分钟阅读

电影《教父》中有句著名的台词:" 用一秒钟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能用一秒钟看到事物本质的人,都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缜密的人,说话办事思路会更清晰、更严谨,也往往能掌握主动权。

那么,怎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呢?

英国公开大学哲学高级讲师奈杰尔 · 沃伯顿对逻辑学有多年研究和深刻见解,他编写的《逻辑思维入门——从 A 到 Z》就像一部逻辑学词典,能帮助我们快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用 197 个核心术语,将逻辑谬误场景化,用有趣、有料和轻松易懂的方式,帮助读者提高清晰思考的能力,使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识破伪装,清醒果敢、进退自如。

一、用逻辑思维辨别逻辑谬误

万物皆有逻辑,拥有强大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各种场合都能进退自如。

那么,到底什么是逻辑思维?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逻辑。

逻辑是指一件事的规律和规则," 逻辑 " 这个词源于希腊文,指思想、理性、规律性等。

逻辑思维就是指合乎规律与规则的思维方法,是理性的思维。但是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也不全是符合逻辑的思维,逻辑谬误更是比比皆是。

当我们建立起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轻松识别各种逻辑谬误。" 谬误 " 在逻辑术语中的含义比较宽泛,指的是任何存在问题的推理。

逻辑谬误又分为 " 形式谬误 " 和 " 非形式谬误 "。

1. 形式谬误

形式谬误指任何无效的论证形式。也就是说,在各种论证中,前提可以是真的,而结论不一定是真的。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国外著名的 " 猎杀女巫行动 " 中有人说:所有女巫都养黑猫,我的邻居养了一只黑猫,所以我的邻居一定是一个女巫。

这是一个错误的推论,它的论证结构是无效的,因为即使第一个前提是真的,也不能从邻居养了一只黑猫,就得出她是女巫的结论。正确的结论是他的邻居可能是女巫,也可能不是。

2. 非形式谬误

非形式谬误是指除形式谬误外,任何有缺陷或不可靠的论证类型。就其逻辑结构而言,非形式谬误可能是完全有效的论证形式。

例如,起源谬误就是一种非形式谬误,其形式为 "X 起源于 Y,因此 X 现在必须有一些与 Y 相同的特征 "。

起源谬误不是一种可靠的论证方式,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事物与其后代之间唯一的联系是基因联系,仅仅因为一件事物从另一件事物中产生出来,并不能代表事物与起源之间具有任何通用特征。

比如,鸡来自鸡蛋,但绝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成年鸡从高处掉下来就会破裂,也绝不能说鸡是蛋白酥饼的基本成分;纸张是用树木成分制造,这并不意味着纸张能从浇水或者覆土中受益。

无论形式谬误还是非形式谬误,在生活中都很常见,如滑坡论证、稻草人谬误、沉默成本谬误。学会识别这些逻辑谬误,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难题。

3. 滑坡论证

滑坡论证是指一个很小的初始行为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就像人在坡道上往下走时,就有可能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往下滑,导致最后根本停不下来。

滑坡论证也容易引发滑坡谬误,就是用一连串的因果推论,却夸大了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将 " 可能性 " 转化为 " 必然性 ",最后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比如,有人认为动物实验是不尊重生命,如果不尊重生命,就很容易容忍暴力行为,那么社会将沦为战场,就会迎来文明的末日。这显然是夸大其词,犯了滑坡谬误。

" 滑坡 " 这个词隐含着不可避免的下降和可怕的失控的意思,理解了滑坡论证的含义,就能让人警惕,在某些事态失控之前及时刹车。

4. 稻草人谬误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假人,这里是指很容易被击倒的目标。

稻草人谬误是一种错误的论证方式,指人在辩论中有意或无意地歪曲论题的意思,以便更容易攻击对手,或者回避对手较强的论证而攻击其较弱的论证。

稻草人谬误并不是与对手唱反调,而是由于不想承认对方观点的精妙而采取的一种蓄意为之的具有恶意的辩论把戏。主要手段是偷换概念、歪曲原意、以偏概全等。

例如,在辩论动物园的优缺点时,支持者可能会说动物园可以对濒危物种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而反方则可能把这个观点曲解为 " 动物园只应该饲养濒危物种 ",还可能提出 " 应该放走动物园里的非濒危物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击支持者。

生活中一旦遇到稻草人谬误,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原始概念,向对手指出原始概念与 " 稻草人 " 的区别,让对方的逻辑链自动断裂。

5. 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是指前期在某件事中投入了大量成本,即使这件事已经注定没有好结果,但仍然一厢情愿地想对其继续投入,这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

例如,某人买了一台电视,但是它总有故障,这个人花了好多钱去修理它,之后可能还会继续花钱修理。因为他不想让之前花的钱沉没,所以陷入了沉没成本谬误中。

陷入沉没成本谬误的人就是 " 赔了夫人又折兵 "。只有放弃继续投资,才能及时止损。

以上是几种典型的逻辑谬误,而辨别逻辑谬误的最佳思维方式是批判性思维。合理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就能帮我们一眼看穿逻辑谬误,让思维犀利如刀。

二、用批判性思维识别谬误陷阱

《逻辑思维入门》是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籍。善用批判性思维能帮我们逃脱谬误陷阱,使我们遇到问题时能进行清晰有效地思考。

批判性思维不是抬杠,不是你支持什么,我就要反对什么,也不是一心只想驳倒别人,一味去批评、否定甚至抨击别人。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使我们能客观地分析事物。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

书中通过各种案例讲解 197 个逻辑谬误术语,帮我们客观地分析问题,形成真正的批判性思维,使我们能够识别谬误陷阱。

比如,有一个逻辑谬误术语叫做 " 第二十二条军规 ",说的就是一个谬误陷阱。

美国作家约瑟夫 · 海勒创作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式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二战时的飞行员不想再参加危险的任务,他们要求停飞。

他们知道有一条军规,飞行员如果疯了就必须停飞。因此有人就想装疯停飞,但军规中还说,停飞的申请必须本人提出来。那么问题来了,一旦本人能提出申请,就恰好证明他没疯,那他就不能停飞。

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 25 架次就能回国,但规定又强调,军人必须绝对服从命令,不然就不能回国。也就是说,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又不得违抗。

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它意味着根本没人可以停飞。正如小说中所说:军规只有一条,就是第二十二条。

如果我们用批判性思维就能发现,这个在小说中虚构的军规,像极了现在职场中的霸王条款。

比如,有些公司在招聘时规定应聘者必须有从业经验,来证明你能胜任这份工作,这就需要你在这个行业工作过。

这使很多人面临两难的局面——没有相关经验你就进不了这个行业,但你进不了这个行业又怎么获得相关经验?所以,你根本就无法踏进这个行业。

在《逻辑思维入门》这本书中,作者直接就把 " 第 22 条军规 " 当作了一个逻辑谬误词条:当一条规则显示有出路时," 第 22 条军规 " 却不允许你有出路。

在小说里有一个飞行员识破了第 22 条军规的谬误,他驾机逃跑了,为自己找到了出路。现实中的我们,如果具备跳出陷阱的能力,那么在迷茫时也许就能为自己找到出路。

逻辑思维看似艰涩深奥,实则非常简单,只需掌握逻辑思维的核心原理和基本常识,就能快速识别各种逻辑谬误,就能用清晰理性的论证方式去分析和处理问题。

三、逻辑思维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谈判或签协议时,能否看穿常见的伪命题、歧义、概念扭曲陷阱?

当某件事出现多个说法时,能否通过推理演绎还原真相?

面对难题,能否从多个角度进行界定,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你认为职业规划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命题吗?

……

《逻辑思维入门》这本书从四个方面,通过不同示例帮助我们了解逻辑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第一,处理争论的常见方法。

当我们与同伴产生矛盾、发生争论时,可以用逻辑思维去证明对方的观点存在谬误。比如可以用 " 荒谬的结论 " 去驳斥对方。

荒谬的结论,是指如果我们想去证明一个立场是错的,或者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就可以使用 " 反证法 ",证明这个立场会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如此一来这个立场就无法成立。

例如,有人断言 " 任何一个服用了能改变精神的药物的人,对社会而言都是危险人物,都应该被关起来。"

那么我们可以用 " 荒谬的结论 " 来驳斥该断言——酒精是一种能改变人的精神的药物,但很多人都有饮酒的习惯,我们是否应该把所有饮酒的人都关起来呢?显然这种结论很荒谬,答案当然是 " 不能 "。

我们可以确信此断言不成立,但可以进一步完善,应该明确地指出有哪些改变精神的药物对社会有害。

第二,介绍 " 同罪论证 "。

同罪论证是指论证者即使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在其他相似情况中采用一致的原则。

即如果论证者真的想要为结论辩护,那么他就不得不默认其他论证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或者解释一下当前的案例不同于其他类似案例的原因。

例如,有人认为拳击运动应该被禁止,因为这项运动有时会导致运动员重伤甚至死亡。

那么反驳者会说:拳击并不是唯一一项导致伤亡的运动,摩托车赛、橄榄球、空手道、摩托艇等运动也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从这个角度说,这些运动与拳击 " 同罪 "。

那么,拳击运动反对者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要么对其他运动采取相同的立场,要么说明拳击与其他运动的不同之处,例如拳击是为数不多的以造成对手实际性身体伤害为目标的运动之一,所以应该禁止。

同罪论证有时也会被人利用,有人会用它为不良行为辩解,例如,有些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理由就是别人也这样走。

正确地使用同罪论证,能迫使对方证明其提出的案例在该话题中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关于说服和回避的技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人和事,逻辑思维能巧妙地帮我们说服或者回避这些问题。

例如,逻辑思维的核心术语中有一条是 " 不做假设性的举动 ",就能用于避免回答令人尴尬的问题。

这里说的假设是指将来可能发生的假设的情况,通过预测未来,以规避风险。比如足球教练通常会在大赛之前针对一系列的假设情况进行讲解,以帮助球员分析应该如何应对。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先做假设,如果被问到某种假设的情况下我们会怎么做时,我们可以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假设,我们不做假设性的举动。

关于回避的技巧还可以借鉴 " 政客的回答 " 这个核心术语," 政客的回答 " 是一种修辞技巧,是指我们面对一些不相关的提问时,可以通过这种技巧避免直接回答不想在公众面前回答的问题,而且还能透过这个提问说出自己想说的观点。

比如,当一个高管被问及 " 你打算任职期间给员工加薪吗?",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直接用 " 是 " 或者 " 不 " 来回答,但他很可能在回答时先讨论加班和关于工作效率等问题,也可以认为他在回避具体问题。

第四,了解人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人清晰思维的障碍,比如我们为了避免一些烦心事,经常会自欺欺人,陷入 " 一厢情愿的想法 "。

" 一厢情愿的想法 " 是一个逻辑思维核心术语,是指单方面希望某事发生。这种思维模式非常普遍,也非常诱人,他会使人陷入毫无根据的乐观。

例如,有人给心仪的女孩写了封信,他在焦急等待回信时会有这样的推论:

" 如果她暗恋我但不想让她的男朋友发现,那她就不会给我回信。

她还没回信,说明她暗恋我而且不想让她男朋友发现。"

他这个推论方法就犯了以果推因的形式逻辑谬误,这个推论的错误在于,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不一定为真——它可真可假,在这个案例中,结论就不符合逻辑。

" 她没回信 " 这个前提是真的,但从这个前提并不能得出 " 她没回信 " 是因为 " 她暗恋我、不想让她男朋友发现 " 这样唯一的结论。

这个推论就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错觉。其实她没回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这封信激怒了她、她不想给这个人希望、或者她压根就没收到信,所以仅由一个前提是无法推出结论的。

逻辑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高级别的思维活动。我们能看懂一篇文章、听懂一首歌,解决一个麻烦的问题、理解一个复杂的概念,都是逻辑思维在发挥作用。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

逻辑学不仅使人善辩,还能教我们建立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能条理清晰地洞察事物的本质。

谁懂得用最清晰、最简明的路径来赢得逻辑思维,谁就已经彻底抓住了其精髓。拥有强大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人生必将无往不利。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

标签: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