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滚动:年轻有为!入职北京名校,她不到 30 岁已是博导,硬核成果获 CCTV 关注!
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驱动的智能医学计算不断突破,催生了新的医学研究范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门领域。基于生物技术启发的智能计算新方法,有望催生颠覆性的技术与应用,为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在北京邮电大学,一位年轻的 90 后学者将专业优势与北邮信息科技特色相结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水平的科研成果,并成为 " 科学探索奖 " 首位 90 后获奖者。她就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王光宇。
王光宇,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首批小米青年学者,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支持,长期致力探索智能医学生物计算新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成果,在 Cell、Nature、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MICCAI 等国际期刊或顶会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小时候,如同很多 "90 后 " 一样,王光宇也被老师或家长询问长大要做什么。那时,她也同大家一样脱口而出 " 想当科学家 "。当时的她其实并不知道科学家具体要做什么,但却意识到这是个崇高和值得追求的职业。后来,她真的走上了这条坎坷艰辛但成就十足的科研道路。
【资料图】
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王光宇亦是如此。本科阶段学习医学知识的她,在研究生阶段经过一番自由探索,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选择了生物医学成像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研究阶段,她专注于智能科学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在工作阶段,她选择北邮作为科研工作的新平台,在这所享誉 " 信息黄埔 " 校园里开展跨学科的研究。
一路走来,王光宇坚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主动选择了一条交叉方向的研究路径。" 当今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王光宇说。
加入北京邮电大学后,王光宇积极发挥北邮在信息科技领域的专业优势,在医学与人工智能结合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引发国际关注——
她提出大型、多中心医学多模态数据库构建方法。建立的多源多中心的 14 万余张胸部 X-ray 影像数据集,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多临床场景胸部 X-ray 影像数据集。
她积极推动医学人工智能 " 真实世界场景 " 下的测试评价和创新应用。建立了针对影像、文本及时序类的多模态对抗测试技术体系,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对新兴智能产品上市前的审批进行测试。
她创新性地开展医学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和临床路径融合研究,推动解决跨病种、跨人群的泛化性难题。研发的 " 人工智能驱动的重大疾病动态画像新技术和远程高效防治系统 " 在多家三甲医院落地部署及应用,并入选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2021 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相关工作获得 CCTV、国自然基金委、光明日报、自然期刊等关注和报道。
2022 年 9 月,王光宇凭借在信息与医学交叉、智能生物医学计算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及其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独特的思考和研究方向,在第四届 " 科学探索奖 " 众多申报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奖项首位 90 后获奖者。
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王光宇对于未来的科研道路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认知。
她说," 未来是信息领域与生命领域交叉融合的重要窗口期,我希望能真正做一些原创性的研究,甚至用 30 年时间解决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探索更具深刻认知能力的人类高级智能,推动数字健康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通过更强大的智能工具来探索抗老化的一些本质问题等。"
王光宇团队合影
如今,在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里,这位不到 30 岁就成为博导的年轻学者,带领着一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研究生做科研。她说,自己跟学生们的相处亦师亦友。看着学生们从初入门的懵懂到学有所成,她非常有成就感。" 我经常激励团队的学生,不仅要做到国内一流,而且要跟世界级的团队竞争。"
每一代科研人员都有自己时代的责任。对于王光宇来说,在信息医学前沿交叉领域探索," 探寻新的科学规律,解决重要或实际问题 ",是她未来的科研目标。
文素材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官网、北京邮电大学官微、中国科学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