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12【绿藻】松藻:海中绿松

写在前面的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系列专栏是关于常见的水族观赏藻类的介绍、展示、饲养要点、个人体会

参考书籍《在日本可以看到的388种海藻写真+生态标本》文一総合出版、《南海常见大型海藻图鉴》(刘涛老师编写)

参考网站:algaebase.org 、Wikipedia,日本海藻海草标本图鉴chibadai.flier.jp,还有已经摆烂多年没有数据更新的sp2000等

参考文献:《中国海洋绿藻门新分类系统》黄冰心、丁兰平、栾日孝

图片来源见水印

由于个人感情包含较多、体会和饲养经验都来自玩家交流讨论整理,并不具有学术严谨性。但本着快乐饲养的前提,应该是勉强够用来参考。同时由于个人整理,可能会出现错误,欢迎大家指出,欢迎大神拍砖,一同交流学习。 

特别提醒:

这是茉莉某天突发奇想开着挖掘机挖的一个大坑,因为茉莉已经是牛马研究牲了,正在导师手下做苦力,本系列专栏随时面临长期不更新、停更甚至断更,大伙们看着图一乐呵就行。

先前有朋友在购买齿形蕨藻,搜索鹿角藻的时候搜到过一种名为“绿鹿角藻“的海藻。

有别于商品名是“鹿角藻”的“齿形蕨藻”(齿形蕨藻就在上图左下角),这种成簇生长,向一端延伸,商品名叫做“绿鹿角藻”藻类,似乎比齿形蕨藻更加像分支的鹿角,更适配“鹿角藻”之名。

同样的,在海边潮池藻类群聊里,除了到处可见的石莼和浒苔外,同样也有这种以单基底为主,垂直生长的墨绿色藻类,像一株小树一样鹤立鸡群于一众软塌的石莼类之中。

这种藻类便是松藻。

好嘞,咱不废话,全体目光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

这期咱们来聊聊松藻

松藻隶属于羽藻目Bryopsidales下科,松藻科Codiaceae。科内内含多属,以松藻属Codium为主。

早年松藻自成一目,松藻目Codiales,下属包括科有蕨藻,羽藻,仙掌藻等科。

后来羽藻从羽藻纲唯一目下改姓石莼纲后,就把蕨藻,仙掌藻,钙扇藻等,通通抢过去合并到了自家手下,成立羽藻目Bryopsidales的大群聊,只剩松藻目下独科松藻科。

然近几年,松藻目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鉴别查源下,又重新被归类到羽藻目下。

这种情况,就有一种董卓养了吕奉先几年,然后吕布他提桶跑路了,结果再过几年董卓又发现,原来吕布才是自己亲爹的这种魔幻事情的感觉。

实不相瞒,这也是茉莉开始写本专栏时才发现的事实,在写本专栏之前的认知还停留在羽藻目这位吕布句:“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的层次。本来还在想连着羽藻目一起写好水长度,现在想想算了,不如留着下次专栏水。绝对不是因为茉莉是懒狗的问题。

不扯了,回到松藻上来。松藻属Codium,现属羽藻目松藻科下属。

松藻属一般藻体为绿色,深绿且近黑色。整个藻体由无隔膜的多核细胞组成。藻体内含多丝结构中心部是髓部,排列疏松,无序但有一定的管状通路。最外层是棒状胞体,形成连续基础格栅,有点类似海绵或者蜂巢的结构,呈方格状,近球状,或者圆柱状,或单格或多格分支堆砌。

藻体一般不含钙质沉积,部分藻体幼生期时被覆纤细白毛,也有部分松藻成熟期也附身绒毛。松藻一般无世代交替,雌雄异株,可以有性生殖产生异型配子体。当然,松藻也可以通过营养体繁殖。

松藻外观有多种样式,主要分为俩类,其一是呈现多枝生长,有丝状体盘曲形成固着器,固定在礁石/其他硬质物体表面上。就如同梅花鹿的角一般,这也是大多数松藻属成员的基本样貌。当然,若说像鹿角,可能也不一定准确,至少不如鹿角尖锐,至少在茉莉眼里这玩意更像人类的手指。正因如此,再加上松藻总在退潮后出现,故在国外,也有人将这种模样的松藻称为“dead man"s fingers”(死者手指)。

这类松藻的代表种是刺松藻C.fragile 。刺松藻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松藻。

刺松藻主要分布在各大洋热带到近温带浅海。主要产区在西太平洋以霓虹,我国,东南半岛为主。刺松藻的种加词“fragile”是“脆弱、虚弱”的意思。但实际上刺松藻并不是名字那般“虚弱”,它对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得以借助贸易作为入侵物种成功入侵了西欧地中海,跑去和杉叶蕨藻打擂台了。

松藻也是可以食用的。在霓虹国,早在飞鸟、奈良时代之前,就已经开始食用松藻了,霓虹的大宝律令(701年)中也记载了,“海松”是税收物品的一种,正是作为食品被征收的。当然,除了完全靠海吃海的霓虹先民外,刺松藻也在我国中医“尝百草”的名单里。除了食用外,刺松藻还作为一味可以循证的,具有强效驱虫效果的中药,可以驱除蛔虫。

刺松藻的深绿色在霓虹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海松色,同时也刺松藻的形状也被用作花纹,被称为“海松纹”,被大量应用于瓷器和漆器上作为装饰。

刺松藻性喜生长于中潮带及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故一般在潮间带很少看见松藻生长。但在山东南,诸如日照、青岛等城市沿岸,长期积水的潮池里也有不少松藻生长。

其他类似形状的松藻都和刺松藻习性差不多,可以以刺松藻为代表做参考。

另一种模式的松藻,则显得平庸很多,比起刺松藻那样鹿角状模样,这类松藻更像囊藻,很少或者不分支生长,拥有更宽的基底和更矮的藻体。像一块绿色的卵石或者一摊脑花。这种模式的松藻,以阿拉伯松藻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松藻科下还有一属名为阿拉伯松藻属,却和阿拉伯松藻并不同,样子更像是刺松藻那种模式。

接下来来聊聊松藻的饲养。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一般来说,我国北方近海产的松藻,一般难以在家庭海缸里成活。原因和大多数北方藻一样,需要低温,水温一般来说要控制在22度以内。

但总体来说松藻都相对好养,虽然不如硬毛藻和蕨藻那样随便丢随便活,但也相对好养而且也耐运输。购买后,收到手里的处理方法和前面其他藻类类似。和石莼类似,松藻的固着器一旦毁坏,便难以再生。饲养时将松藻按对应生长方向进行固定,无论是插在石缝里还是用胶水粘接都可行。

松藻对光照水流要求不高,需要提供中光中流环境。对于黄渤海采集的藻体,松藻的饲养温度应该控制在18-22度为妙,超过25度容易造成松藻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对于东海、南海采集的,适宜温度可以适当放到22-26度左右。盐度对松藻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相对来说,较高盐度会抑制松藻延展长长,但会促进松藻对n、p元素的吸收,增加松藻营养部分的质量,使藻体更加厚实;而较低盐度不利于松藻营养部分累积营养,但如此有助于增加藻体体积和营养部体积,有助于藻体长长。

另一点也很有意思的是,松藻的生长速度并不快,对n、p吸收偏好和大多数绿藻一样,以n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过低的p配比时,只提高n值含量时反而抑制藻体生长,这和其他只要求一味降低p值(因为小型家庭海缸稍微高一点点p就过量)的海缸要求不一样,换句话说,部分np双0的水质过好的缸体里,不一定养得活松藻。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松藻对水流要求不高,对强流环境并不能很好适应,容易造成固着器损坏和藻体碎裂。但相对的,部分松藻体表有大量绒毛,容易沾染灰尘,过于孱弱的水流反而容易因为积灰而造成藻体死亡。故一般来说,松藻适宜放在一个缸体的中部,无论是水流还是光照都处于中间水平的位置,刚好这样也能让松藻较大的体型更抓眼球。

最后咱们来看看国内常见的松藻都有哪些

首先是以外形近似刺松藻的一类,这一类有:

长松藻  Codium cylindricum

没有别的修饰词,就是特别长,长度可以达到1-3米。长松藻在幼生期和刺松藻模样类似,分叉更少,茎节更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宝岛、港区、广东汕头附近。

叉开松藻Codium subtubulosum

可以理解为茎节缩短版本的长松藻,但叉开松藻的藻体更加扁平,比起刺松藻那样的鹿角状,更像缎带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宝岛。

髯毛松藻 Codium barbatum

藻如其名,就如同长满细密髯毛的刺松藻一般。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宝岛,尤其是宝岛东南部。

台湾松藻 Codium formosanum

类似更加肥厚,更加q弹的叉开松藻,从名可知,主要分布在宝岛。

杰氏松藻   Codium geppiorum

同样是分布在宝岛的一种松藻。茎节较细较短,生长更加密集和簇状。相比于松藻,或许这玩意更像先前专栏提到的齿形蕨藻宝力变种。

食用松藻  Codium edule

宝岛分布的另一种松藻。模样类似于杰氏松藻。更加短粗,像幼儿的手指。

交织松藻  Codium intricatum

主要分布在我国宝岛到港区沿海,一般被发现生长在3-5M的潮下带,水深相对来说更深。其特点是藻体生长分支彼此交错,交织形成。

缢缩松藻 Codium contractum

种加词意思是缩短、浓缩的意思。实物也确实如此,就像刺松藻被浓缩了一样,藻体相对于深绿色更接近墨绿色甚至黑色。在我国也主要分布在宝岛。

除了这些类似刺松藻的松藻外,也有类似阿拉伯松藻那样成块状的松藻。比如这些:

卵形松藻Codium ovale

球松藻 Codium mamillosum

都是圆形的松藻,仿佛长满卵石的硬毛藻一般。

这两种球状松藻都主要分布在宝岛东南侧。

Codium latum

暂无中文正名,种加词latum有平坦,扁平的意思,可以暂时译作扁平松藻。与其说像松藻,或许更像海带苗子。

本次专栏到此结束,茉莉现在在研究生规培,要有下次不知道是猴子年去了,还请大家见谅。

下期专栏应该是羽藻、仙掌藻、盖扇藻等绿藻了。之前说绿藻门可能要写10期专栏,现在估摸着怕是写不完了。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