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资讯】你需要知道的儿童烧烫伤知识
每年的寒暑假、节假日都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今年“五一”假期结束后,多地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生都在自媒体和大众媒体上发声,讲述为意外伤害儿童进行急救手术的情况,同时也提到在儿童意外伤害发生中,多是因为家长疏于管理和照顾,因而针对家长的防患、急救科普十分必要。
【资料图】
“因为烫伤的疤痕我自卑到了极点。”
“感觉自己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感觉没有人会喜欢我,大概率一辈子孤独一人了。”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有大面积烫伤的姑娘们现在都怎么样了?在回帖区,聚集了许多儿时遭遇过烧烫伤的女孩,她们分享彼此的经历。形象自卑、经济压力、发展焦虑是她们讨论最多的内容。
根据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提供的数据,在中国每年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其中30%以上是儿童。0-5岁儿童烧烫伤占烧烫伤儿童的70%,在烧烫伤儿童中,49%出现残疾,8%终身残疾。
对于部分严重烧烫伤患儿来说,就像是得了“不死的癌症”,影响伴其一生。痊愈后伤口处会形成瘢痕,甚至是持续性的瘢痕增生,更严重的还会造成机体畸形与身体功能障碍。不仅后续治疗花销巨大,还会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理创伤。
然而不同于其他普通疾病,烧烫伤是完全可以提前预防以及避免的。
不是“熊孩子”,而是“虎家长”
4月8日,北京,一位妈妈将儿童睡袋放在电暖气上加热,孩子不慎坐在了睡袋的金属拉链上,造成深度二级烫伤。
4月18日,湖南,一位奶奶在做早餐时,一锅开水没端稳直接浇在了旁边的孙子身上,开水从头浇下来,导致孩子后背大面积烫伤。
5月1日,安徽,一男童误把电动车当摇摇车,往充电插座中投币,手指被烧黑……
不同于成人烧烫伤多为工作事故,儿童烧烫伤以家庭生活类事故居多。并且大多不是因为“熊孩子”调皮捣蛋,而是“虎家长”缺乏安全意识,疏忽大意造成的。
家庭生活中,儿童烧烫伤常见有4类:热液烧伤、火焰烧伤、化学烧伤、电击烧伤。
热液烧伤发生率最高。抱着小孩炒菜,孩子滑落至油锅被烫伤;给孩子冲奶粉,不慎将热水洒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洗澡,孩子直接掉进热水桶;水杯随意放置,导致孩子在玩耍时将热水打翻……
火焰烧伤多与家中明火有关。在家中吃火锅时将液态酒精倒入木炭盆导致孩子烧伤;家用瓦斯罐使用不规范爆炸导致烧伤;带孩子在易燃易爆物品旁燃放烟花导致烧伤……
化学烧伤多与家中含强酸成分的物品有关。一些粗心的家长会将厕所疏通剂装入饮料瓶内并随意放置,小孩误将其当作饮料喝下,后果惨烈;一些玩具、文具以及纽扣电池等,一旦发生泄漏或被孩子误食,其中的强酸成分会造成皮肤或消化道的腐蚀、灼伤……
插座与电动车是导致儿童电击烧伤的元凶。小孩将手指伸进插孔,被烧伤后导致手指功能受损;孩子用嘴咬正在充电的充电线导致嘴部被烧伤;小孩拿着钥匙等金属物品触碰漏电的电动车电瓶……
儿童烧烫伤的惨剧几乎每天都会在不同家庭上演。但其实只要家长在生活中遇事多想一步,就可能避免许多无妄之灾:
让孩子远离厨房、卫生间等危险区域,减少孩子接触热液的机会。
热水杯尽量放置在高处,同时也要警惕孩子在玩耍时将桌布扯下,打翻水杯。
给孩子冲泡奶粉、放热水洗澡等要遵循先凉水后热水的顺序,并且家长一定要先试水温。
家中厨房之外尽量避免出现明火,特别是夏天来了,蚊香应放置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远离易燃物品。
家用洁厕剂、消毒水等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一定远离儿童,妥善放置。
给插座安装安全锁,家里的电源、插排、充电线等远离儿童,并做到人走电断。
避免热水袋、暖宝宝直接接触孩子皮肤,警惕在睡眠时可能会发生的低温烫伤。
对儿童进行日常安全的教导,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
警惕在急救中可能出现的“二次伤害”
轻度烧烫伤可先在家急救,大部分家长只记住了“冲、脱、泡、盖、送”的5字口诀,在实际操作中错误频出,极易给患儿带来“二次伤害”,也给之后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
“冲”是减轻烧烫伤最有效的办法。孩子被烫伤后,应立即用15℃到30℃的凉水持续冲洗受伤部位半小时以上,避免创面起水泡,防止之后残留瘢痕。注意冲洗时不要将水直接对准伤口,应冲洗伤口一侧,让水流至烫伤部位。
将受伤部位表面衣物“脱”下,防止污染物可能造成的伤口感染。原则上要避免受伤部位的水泡破裂,引起烫伤部位的二次损伤。若表面衣物同烫伤后皮肤粘连,不可硬脱,应前往医院交由专业人士处理。
将受伤部位置于凉水中浸“泡”或是用干净的冷水毛巾湿敷局部,可疏散热源,减轻受伤部位疼痛感。但应避免使用过度冷却的凉水或是用冰块直接接触受伤部位,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受伤部位发生冷冻损伤。
选取干净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保护伤口。千万不要用酒精消毒创面。可在伤口处涂抹烫伤膏,切忌涂抹蛋清、牙膏、酱油、白糖、香油等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的物质。
在“送”医途中不要按压受伤部位。对于烫伤面积较大的儿童,冷敷的同时也要覆盖保温的衣物或被褥,避免发生失温。烫伤儿童容易发生脱水,尽量多让孩子饮水。另外,儿童烫伤同成人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家长将患儿送至儿童专科医院治疗。
治疗之后更需心灵的抚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教授在《烧烫伤心理状况调研报告》中调查了烧烫伤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研究发现,烧烫伤不仅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创伤,也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研究显示,烧烫伤发生后,患者及家庭会出现持续强烈的应激反应。烧烫伤患者中重度或者严重抑郁状况的比例占到25.8%,重度焦虑症状接近40%,处于高应激状况的人群比例非常高。患者家属中重度或严重抑郁症状占29.8%,严重焦虑症状的占38.7%,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占28.2%。
一般情况下,儿童在烧烫伤后心态的改变主要包括:对自我形象的否定,甚至出现自我形象认知紊乱;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一些永久性形体损毁和肢体功能受限以及漫长的治疗和康复期,使他们没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工作、家庭及社会关系等。
家长面对孩子时也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们因为自己的失误自责愧疚,可能会为减轻内心痛苦而互相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家长往往比孩子更加难以接受出现的瘢痕,无法接纳自家孩子身上的“不完美”。
其实当烧烫伤发生后,家长首先应该摆平心态,接受现实。不要太过在意外在的评价,也不要过分在意孩子身上的瘢痕,给孩子心理造成压力。要学会接纳孩子身上的“不完美”。发生此类创伤性应激事件,家长往往是孩子的主心骨,只有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才能帮助孩子攻克心中的梦魇怪兽。
另外,家长也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鼓励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可以带孩子去认识更多的烧伤患儿,帮助孩子建立并拓展社会关系,为其之后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做准备。
正如前述女孩们会在网络上彼此一边诉说着自己的伤痛,另一边也在讲述自己患病后遇到过的温暖与善意。通过讲述抱团取暖,相互给予力量。
“爸妈是我坚持生活最大的动力。非常感谢爸妈对我的鼓励,让我觉得自己没什么不一样。”
“男朋友对我说,每个孩子都是神明遗落人间的精灵,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因为一点不完美和自己过不去,你就是最美的。”
的确,爱与接纳永远是治愈疾病与苦难的良药。
(作者于静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治医师)
(于静 见习记者 谭思静)
(责编:郝孟佳、孙竞)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