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3 位小学生相约跳楼!2 名身亡,1 名给爸爸打完电话后放弃……

" 四川小学生跳楼 " 这个新闻仿佛让人回到了去年 12 月,四川泸州的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跳楼身广。4 月 1 日中午,四川达州奥韵未来城的 34 楼天台上,两名小学女生几乎同时跳下,据当地周围的居民介绍,这两名女孩几平是同时落地的,事发第一时间小区居民立即报警并拨打 120,但遗憾的是这两名小学生当场就没有生命体征了。


【资料图】

据悉,两名女生的尸体已经送到当地殡仪馆,会进行尸检 ; 当地的警方和教育局也已经介入调查此案。

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共三名小学生相约自杀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天现场有三个女生约好一起跳楼,三人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 而其中一个女生因为中途和她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后就放弃了,并且还劝说另外两个女生,但就在这个女生打电话请求救援时另外两名女生已经从 1 号楼的 34 层跳了下去。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幸存的女生在电梯里一直抹着眼泪好像非常害怕一般。据调查发现,这三名小学生跳楼的原因疑似为考试分数不理想,课业压力大。当天下着大雨,现场虽然已经清理干净,但依然有很多市民围观。

小学生跳楼时有发生

2020 年 12 月,四川泸州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从小区楼上跳下身亡。他留下的字条字体稚嫩,但语气却十分老成," 遗书 " 中写道∶" 我活得太累了,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

这名学生父母望子成龙,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 ; 父母遗失的东西企图让孩子找回来,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这个孩子已经看不见生活的希望,所以才选择轻生。

学生压力太大,晚睡早起已成常态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 中国儿童的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 10 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而所有的调查都指出∶青少年自杀高发的大部分原因都与课业压力大有关。

2011 年 9 月 19 日,媒体曾报道江西九江三名小学女生相约跳楼事件,口称 " 死了就不用写作业 "。近十年过去了,减负似乎未见成效,所幸当时三个学生只是从 2 楼跳下,救过来了。

缺乏 " 死亡教育 " 的孩子,

是无知与好奇的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一位 11 岁哥哥牵着 9 岁妹妹的手,从家中 4 楼楼顶跳下。

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几天后,两个孩子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哥哥航航面部塌陷、眼睛失明,至今病危。

而他的妹妹双腿骨折,肺部严重受伤,两人全身均出现多处骨折。

跳楼的原因,父母称是受游戏误导。报道中孩子的父母说道:

" 儿子近期经常在玩《迷你世界》和《和平精英》两款手游。

女儿醒来后说,哥哥告诉她游戏中从楼上跳下不会死,便拉着她的手从楼上跳了下去。"

父母认为,孩子跳楼是受游戏误导所致。

网友评论最多的是:

11 岁的孩子了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意识都没有,不知跳楼的后果,真是难以置信,不能光让游戏出来背锅,父母自身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社会上年轻人自杀事件经常发生,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有一定欠缺,他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尊重死亡。

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 万人死亡,换算下来,每 1 秒钟就会有1.8 个人死亡。

也就是说,当你看完上面这句话后,已经有几十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发生。

波音 737MAX8 埃航客机坠毁刚带走 8 位同胞的生命,而中国社会还在回避死亡教育!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在死亡质量调查报告中,中国大陆地区在 80 个国家中排名 71 位。

西方国家通过宗教进行 " 死亡 " 教育,中国的 " 死亡教育 " 仍处于空白期。

死亡是不可控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如果生命的离去代表着失去,那世间还有什么是永恒的?什么才是正确的生死观?

02

死亡教育是让

孩子敬畏生命

中国青年报曾经公开过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在中国,每年约有 10 万儿童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 2 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 8 个自杀未遂。

在近些年间,家长们应该也有发现,孩子自杀、自残的现象趋于低龄化:

江苏 9 岁男孩因撞坏学校玻璃怕被惩罚,便跳楼自杀身亡;

四川雅安三名 14-16 岁未成年人为抢夺财物杀害 48 岁女店主;

上海 17 岁男孩因不满母亲批评跳车后又跳卢浦大桥丧生;

重庆三名初中女孩因学习压力太大手拉手从 18 层楼跳下;

20 岁女留学生不堪光鲜生活下的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死亡教育》一书的作者邹余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 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懂得生死。孩子们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的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

在那些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看来,死亡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唯独缺少的是对于生命的尊重。

对于死亡的逃避意识,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更使得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时候,失去了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一个对生命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的孩子,不敢想象末来的人生将会如何?

一个个悲痛的事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缺乏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之心。

蒙台梭利说:

"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宋丹丹的儿子巴图,小时候在公园玩,捏死了几只小蜗牛。

宋丹丹发现后,对儿子说道:

" 小蜗牛的妈妈外出找吃的了,等她回来时,发现孩子都不在了,得多伤心呀。"

简单的话语,击中了小巴图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的眼圈红了。

宋丹丹让儿子体会到生命是可贵的,不可践踏,一定要珍惜。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正是由于年幼,他们能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更坦然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

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死亡也决定了他如何面对生命,正确的生死教育,能够让孩子对生命有界限,从而完善孩子的人格发展。

缺乏死亡教育的后果

远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白岩松说:" 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父母们不愿跟孩子谈论死亡,有的是害怕孩子一时接受不了残酷的真相,有的则是认为小孩没必要懂那么多,长大就自然明白了。

但实际上,父母忽视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后果往往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因为这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其一是孩子把生死当作儿戏,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曾经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他们家孩子养的金鱼死了,孩子非常伤心。

他却毫不在意的告诉孩子不要难过,金鱼是在睡觉而已。

过了几天,他和孩子去游泳。小朋友居然在无意中捞到一条小鱼。

他把鱼高高的举过头顶,朋友还以为是要向自己炫耀他的战利品。

但是接下来孩子直接重重的把鱼摔在了地上。朋友吓了一跳,连忙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孩子很高兴的说:" 爸爸,我想让它睡觉。"

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没有好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严重性。

那些长大后漠视生命、具有强烈暴力倾向的孩子,很可能从小就缺乏正确的死亡教育。

这样血淋淋的例子,难道还不能让那些认为死亡教育无用的父母们警醒吗?

缺乏死亡教育,还容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对死亡极度恐惧和抗拒。

日本作家山口茜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她回忆起奶奶去世的经历,一直都无法释怀。

她 5 岁时,奶奶因为癌症与世长辞。

奶奶临终前,她被匆忙带到病床边。她只是感受到大人们中间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氛围,但没有一个人告诉她——这是你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了。

甚至在奶奶住院期间,年幼的她也只是懵懂地知道奶奶生病了,但是不严重。因为每个大人都敷衍地告诉她:" 奶奶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直到个月后,当她再三追问 " 我们为什么不去奶奶家 " 的时候,妈妈才不得不告诉她真相。

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愤怒和绝望,一种比悲伤更复杂、更无处释放的情绪占据了内心。

就是成年以后,朋友们也不敢在她面前提及死亡、去世等词眼,否则她就会变得面色惨白,精神濒临崩溃。

父母们以为隐瞒死亡的真相是对孩子的保护,避免让他们接触如此沉重的概念,从而给幼小的心灵带来负面影响。

但其实," 死亡 " 跟 " 新生 " 一样,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

一味地刻意欺瞒,会让孩子对它的认知产生偏差,反而不利于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呵护和关爱,每一个孩子也需要我们用心讲述死亡的含义。

何为 " 死亡教育 "

疫情肆虐,天灾人祸 , 时间带走了许多人,我们被迫集体面对死亡。

而日常生活中,春节和重大节日不能说 " 死 " 字,买房不买带 "4" 的楼层,老人家去菜市场买菜,都不会买到数量 "4" …

" 死亡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 这个观念已经深入大部分人的内心,好像我们不提起它,它就永远不会发生。

就连 2017 年大热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都险些不能过审,因为这样的亡灵题材是不能引进的。但是在过审时看哭了所有广电审查人员,所以破例让通过了…

看过电影的人都感慨,这是我们看过的最好的死亡教育。

说到死亡,为什么墨西哥人是载歌载舞、搞怪化妆、把酒言欢的亡灵节?而我们是欲断魂,悄无声息的清明节?

大部分中国孩子参加葬礼的时候,是躲在大人的身后,若提关于死亡的事就是被呵斥的情景。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谈论太多,那种小心谨慎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

我们回避,别人则大大方方做成动画。我们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吗?那是我们根本没找到正确的方式吧。

这么深刻的道理,一部动画用欢乐的节奏,轻轻松松就讲给孩子听了。而且很多孩子都听懂了,看哭了,明白了。

" 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我们是时候转换观念了。因为逃避的态度并不会让孩子感到好受,反而有可能导致悲剧性后果。

因为好奇而尝试死亡的滋味,或者因为疏导不畅而留下心理阴影,或者因为太轻视死亡而在遭遇挫折时选择自杀,都是死亡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节目「爸爸去哪儿」里,夏克立对女儿夏天的死亡教育堪称范本。

图片来源:爸爸去哪儿

他跟女儿说狗狗年纪大了,活得并不开心。在女儿问狗狗去了哪里的时候,没有回避而是直接告诉她:狗狗去世了,有一天爸爸也会离开。

在女儿无法接受时告诉她,人到了年纪都会去天堂,那里很漂亮,人们会回到最开心的年纪。

夏天听了之后很安慰,变得没那么难过了,也就慢慢地接受了狗狗去世的事实。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讲述死亡,适当地给他们安全感,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学会正视死亡、尊重生命、快乐生活。

在国外,死亡教育从幼儿园起开始普遍实施。有些学校不仅作为一门单独课程来上,还渗透到生物课、科学课、社会课等各个学科。

学校还和一些养老院、临终关怀机构合作,老师会带着孩子去这些机构,为临终者送上祝福,在开展死亡教育的同时也是情感教育的培养。

有研究显示,在资讯尤其发达的今天,孩子从 3、4 岁就会接触到死亡的概念。没有天生就懂得尊重生命的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认知死亡和生命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如果遇到植物、宠物、亲人朋友的死亡,家长没有必要对孩子隐瞒,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安慰,让他们感到安全。

用分离来表述死亡,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学习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很难,但开放的、诚实地讨论死亡,会远比让孩子独自去理解这件事情要好。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引导,孩子是会主动观察的,对生死才能有一定的概念,父母可以通过以下 3 点加以引导:

第一:父母应保持积极态度,正向引导

父母只有自己对生命和死亡有正面的认识,才能引导孩子。

李玫瑾教授说:" 孩子的感觉,很多时候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如果父母不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总是回避,孩子不仅对生死没有界限感,增加困惑和恐惧,甚至会无意识的做出漠视生命行为。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认为:

在 2 到 7 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

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他们害怕的是分离,害怕被抛弃。

所以在孩子幼年阶段,我们跟孩子谈死亡时,首先就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黄磊曾在节目中被女儿多多问及死亡是什么,他的回答充满了智慧:

黄磊:" 你知道星星的光是什么吗?每一颗星星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每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

多多:" 星星那么小,等我上了天怎么分得出哪颗是你?"

黄磊:" 我们就变成一颗星星了,一家变成一颗,相爱的人会在天空重逢,永不分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他的说法既很好地解释了死亡的概念,又能给年幼的孩子巨大的安全感,消除孩子的焦虑,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对世界的理解逐渐加深,这样的故事就不能满足他们对真相的探知了。

这时我们需要用更加贴近稍大年龄孩子认知水平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死亡。

我们应该利用生活中合适的场景主动向孩子做科普,而不是等到他们提问时再手足无措地应付。

第二:利用大自然或绘本等让孩子感知生死规律

父母还可以通过读绘本等方式科学普及生死知识,比如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汤姆的外公去世了》都是给孩子讲死亡、生命发展规律很好的工具。让孩子知道每个生命都会死,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小动物、花草树木 ...

一次台湾作家刘墉带儿子去看枫叶。漫山遍野的红枫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场面蔚为壮观。

他的儿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壮丽的画面,高兴得连蹦带跳。

刘墉告诉儿子:这世上没有永不凋零的树叶,每个人也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死亡是一场告别,虽然避免不了伤感,却依然可以像枫叶一般美丽。

就这样,他用春风化雨般的讲述给孩子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

他的儿子后来在作文中写道:" 自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对死亡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因为爸爸的话让我感受到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正是由于年幼,他们能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

大树的落叶、死去的昆虫,能让孩子体会到生死的过程。

第三:接纳孩子恐惧的情绪,给予足够安全感

当孩子对死亡表现出恐惧时,我们要正面这种恐惧,这是死亡教育的前提。

并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永远爱着他。

只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

让孩子逐渐体验离别等难过的情绪,坦然和孩子分享自己悲伤的心情,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萨莎哭着告诉他,自己养的宠物小鼠佩拉死了,她非常难过。

奥巴马见女儿哭得伤心,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安慰她,并且还提议全家为佩拉举行一场葬礼。

周末,他们一家人来到一片洒满阳光的草坪上。铲土、挖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装有佩拉的小盒子放进去,随后他们还在旁边种下一株银杏作为纪念。

最后,全家人都伫立在那里,一起为佩拉祈祷。

做完这一切,奥巴马温柔地告诉女儿:" 佩拉虽然去天堂了,可是他给我们一家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作为礼物,他的生命就活在这些礼物里,永远陪伴着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人像佩拉一样,他们把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作作为礼物留给我们,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过他们的人,也能认识他们,永远记得他们。"

听了奥巴马的话,萨莎马上摆脱掉伤感的情绪。

她庄重地告诉爸爸:" 我也要像这些可爱的人一样,好好地生活和学习,以后去天堂的时候,也能给这个世界的人们留下我自己的礼物。"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不是闭口不谈死亡,不是一味夸大死亡,而是我知道终点在哪里,也珍惜路上遇到的风景。

当你的孩子和你聊起死亡时,你可以把《科学松鼠会》中的这段话讲给他听: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

哪怕再也见不到,但引力仍在。

纵使再不能相见,爱过的人仍是我们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们宇宙之网永恒的组成。

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明白:

死亡是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谁都逃离不了。

尽管它留下的会有伤心难过,但是生命的逝去不代表爱的分离,那些温暖的记忆将是陪伴你好好生活下去的动力。

哲学家萨瓦特尔说:" 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我们正视死亡这个话题,是为了让孩子对生命有所敬畏,我们谈论「死」,是为了让孩子重视「生」。

对孩子来说,死亡教育其实是一场最好的生命意义教育。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