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申爆冷,美国大学愈加保守?别因为太恐惧,掉入了同质化的陷阱!
看点 2027 届美本的早申录取,已经接近尾声。新一年的录取有什么新的变化趋势?若早申结果不理想,还可以怎样争取在常规申请中 " 逆袭 "?外滩君特意请来了宜校创始人肖经栋、棒呆国际教育创始人 Brian、ZOOMiN Academy 创始人顾卉妮以及三士渡教育合伙人高上林,通过他们的专业视角,为正在或即将准备美本申请的学生们指出认知误区,打开新的申请思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 " 星标 " 我们,从此 " 不失联 "。
文丨柯察金 编丨 Iris
又是一年一度早申放榜季,要说这些天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一个 " 冷 " 字,这里 " 爆冷 ",那里 " 遇冷 " ——美本正在抛弃大陆学生么?每一个被残忍 defer 的心灵,恐怕都不禁发出类似的疑问。
为此,外滩君特别邀请到宜校创始人肖经栋,棒呆国际教育创始人 Brian,ZOOMiN Academy 创始人顾卉妮以及三士渡教育合伙人高上林。几位留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就早申结果及后续规划,为大家做一个复盘和分析。
美本正陷入恶性循环
对于今年的早申结果,几位专家可能还是见多识广,比较淡定。比如 Brian 便告诉我们,他看到的今年早申的结果,相对来说还算稳定,他的学生不管是海内外,并未明显感觉到申请难度的增加。
高上林也表示,如果把美本各个学校的结果最后加在一起,并不会有很剧烈的上升或下降,或者说只要幅度在 10% 以内,都属于正常现象。" 大家对于坏消息比好消息总是要敏感得多。" 但是我们看范德堡和埃默里,今年 ED 的录取是增多的。
然而,尽管留学圈子一直有此起彼伏的特点,我们还是很难把今年称作 " 大年 "。
整个 ED 阶段,顾卉妮听到的 defer 的情况非常多," 这一轮下来还是能明显感觉到,ED 对内地中国学生的录取少了很多。" ——内地学生近几年申请愈发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数据一直持严谨态度的肖经栋表示,由于 RD 还没出来,还不好对美国的整体情况直接下结论。但从前两年的情况来看,申请竞争更为激烈的常规录取阶段,一般也不会有逆转,为此藤校 2027 届本科录取结果大概率是仍旧会下滑。
根据宜校的统计,八所藤校 2027 届早录总共向中国学校的中国大陆籍学生发放了 59 份 offer,而 2026 届为 76 份,整体下滑了 22%。
数据来自宜校
(统计对象为中国大陆籍学生)
康奈尔是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往年,康奈尔一直被称作对中国学生最慷慨的藤校,但如今 ED 下滑到仅有 30+ 的录取。
顶校的录取率本身也在收缩。比如今年耶鲁有 7744 名学生提交了早申,录取率仅有 10%,为近 20 年最低;
哈佛虽说给了内地一份 offer,但 9553 份申请只有 722 位学生被录取,7.5% 的录取率,同样创下历史新低…… " 中国学生要想拿到美国名校本科录取,变得越来越艰难。"
肖经栋把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竞赛能力超强,早早被保送到国内名校,有些也会拿到美本名校 offer,这类学生每年全国也就 10 个左右;
第二类,可以考入国内最好的高中,是申请美本 Top30 的种子选手,每年大概有 3000-4000 人;
第三类是考不上普高或只能上当地一般高中的学生,这类学生是留学的大头。
肖经栋认为,以藤校为代表的美本名校减少中国学生的录取,虽然对留学总数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对优秀学生(第一和第二类)的吸引力会大大下降,他们可能会放弃留学转向国内高考或者转向申请英国 G5 高校。
如此一来,申请美本名校的中国学生质量下滑,美本名校则会发更少的 offer,offer 的减少又会进一步加剧中国优秀学生远离美本名校,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 美本 Top30 名校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不到 2000 人,仅占到总数的 5% 左右。但其招生具有风向标意义,对整个业界影响很大。"
他还看到近几年申请结果透露的一个趋势:拿到顶校 offer 的高中,越来越局限于那些传统名校,所谓的黑马学校越来越少。这反映了疫情开始后,美国大学趋向于保守。
" 如果学生选择了国际化学校,90% 可以进到美国排名前 100 的大学,这是下限;但至于上限,就要看学生所在的高中。" 顶校越来越不太会把 offer 发给名不见经传的高中,所以背靠母校的光环,已经成为赢在起跑线的第一步。
这种高中背景的提成,在高上林看来,海外美高亦有体现。
" 其实在疫情开始之前,美高相对内地学校的优势已有明显的缩小,但疫情后这种优势又在扩大",他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化考试受到很大影响之后,中学在大学那里的认可度就变得很重要。"从普遍来讲,确实是美高的认可度要大于国内的国际化学校。"
高上林指出,保守才是美国大学的底色,它们的核心指标不是照顾某个国家的学生,而是招进最优秀的学生。因而,大学并没有任何 " 冒险 " 的动机。如果真的是要多元化,海外美高已经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Brian 更是直接了当地指出,要明白:" 美国的大学并没有义务一定要招内地的中国孩子。"
据顾卉妮观察,美高相对内地具备优势的原因,或许还有这么几点:
首先,跟签证有关系,由于美高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个 f1 学生签证,去不了大学的几率相对较小;
其次,美高的学生常年在外面读书,相对来说更加独立;
另外,美高的学生申请材料上更加 original,而内地的学生,形成了扎堆做某些活动的风气——顾卉妮将之称为 " 乱卷 "。
同质化 " 堆料 "
传达出的是内心的恐惧
除了美国大学倾向保守的客观趋势,我们也应看到学生在申请时本身存在的一些误区。
说起现在愈演愈烈的内卷,Brian 觉得问题在于,国内很多学生在做极为雷同的事情。"每个人卷在一起做一样的事,最终在大池子里当然会吃苦。大家都觉得要去参加热门夏校、要去参加 AMC(美国数学竞赛)等等,如果你的 profile 全部都是这些,最终必然很难差异化。"
最根本的问题,Brian 认为,是很多家庭 " 还是不够了解(申请的)这个游戏规则 "。
不少家长都高估或低估了孩子的实际水平。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能进斯坦福、哥大,但可能他只是 SAT 比较高,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也有些是低估了孩子。总之,没有对美国教育价值观的足够了解,只是以一些很单一的指标看问题。
当我们在抱怨顶校为什么在内地只招收这么少人,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孩子是不是 " 千篇一律 "?
Brian 看到,现在国内甚至已经卷出一种 "典型的普遍的中国孩子的人设":每个人都扎堆计算机、经济、数学竞赛,或者刻意去做一些支教活动。
Brian 继而表示,如果要他给意见,首先是不要一窝蜂往这些事情上挤。但他也不 " 敢 " 把活动提得特别具体,否则结果又是一堆人去做另一件同样的事。
同质化不仅让学生看上去千人一面,其引发的过度包装问题,也在进一步挫伤美国大学对内地生源的信心。
肖经栋便听到不少国际学校老师向他转述一些美国大学招生官的吐槽:为什么中国学生到学校的表现,跟纸面上呈现的差别那么大,甚至不像是同一个人?
顾卉妮坦言,大学招生官需要识别出人才,而国内现在卷起来的结果是搞了一堆数据,让人看不清这个学生到底是怎样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处在一种信息高度过剩的环境里。" 信息太多了,然后又有钱,结果什么都去弄一弄,搞了一堆看似很高级的东西。"
但顾卉妮提醒," 堆料 " 时别忽略一个重要问题—— "why",学生做某件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内驱力是什么。招生官翻开中国学生的简历,也许是人手一堆竞赛奖项,人手一个科研成果,这些呈现出来的是什么?
顾卉妮指出,其实是恐惧。招生官看到的,是一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事,从只是疯狂找补一堆标签给自己的,说到底是一个被恐惧驱动的人。
同质化,往深层次看是种内心的恐惧。" 不搞金牌就上不了大学,如果是这样想,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我害怕’ ",顾卉妮说," 当然这不能怪孩子,现在就是这种氛围和风气。"
对于同质化,高上林有一些他的思考和补充。他觉得现在竞争那么大,相当多的学生第一步,还是卡在学习成绩上。尤其这两三年动不动上网课,对很多人的学习其实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 如果成绩这关能过好,孩子其实上个 Top30 左右的学校问题不大。"
不过他也坦言,如果是冲刺 Top10~20 之间的学校,只有标化就不够了,得 " 就一个具体的细分话题,做比较大的努力。"
而如果是想上 Top10 以内的学校,以上这些可能都不够。" 实力只是其中一部分,就目前名校的‘供需关系’而言,Top10 内的顶校已经不光是个人努力所可以确保的事情。"
因此他指出,如果学生不是一定要成为 Top20 乃至 Top10 以内顶校的有力竞争者,倒也不必过度避免同质化,一些比较 " 常规 " 的活动,已经让申请者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毕竟时间精力有限,既搞好成绩又搞好活动,同时还得在某一领域有所深耕,这本身就是极少学生能兼顾的。
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高上林还是建议,"首要的还是先保证成绩提上去。"
内卷之下
突围之路在何方?
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内地孩子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卷在很普遍的池子里,导致大家都太过于雷同,缺乏灵魂。
那么,在申请中孩子如何才能规避同质化的陷阱,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突围?
1. 好的申请者是 " 自洽 " 的
顾卉妮观察到那些申请结果特别好的孩子,总结他们身上共通的特质便是 "Consistent",用中文讲叫做 "自洽"。
她自己做顾问的一个原则,就是 " 不能只是猜测大学想看什么样的人,就把孩子变成那样的模子,而一定是要挖掘属于学生自身的一些特质。"
把孩子刻成模子,结果肯定是刻板化和雷同化。而一个自洽的孩子,即便不是成绩最好的,他的申请材料也是会呈现一种很简洁、很清晰的感觉,展现出的是安定、自信而非恐惧。
就具体的活动而言,顾卉妮特别鼓励她的学生去为社区做一点事,感受跟这个世界的联结。
到了社区之后,不是说走个过场算是经历了。顾卉妮要求学生,"当你深入到一个社区里的时候,起码得跟其中 10 个人有深入的交流。"
深度——这是拼到最后,大家的差别所在。用顾卉妮的话来说,是 " 后面那三成 "。而大多数申请者看上去做了很多事情,其实都只是做到 3~6 成。
她的一个学生,今年录取了约翰霍普金斯的国际关系学院,所做的活动就是去贵州老家的少数民族地区,扎扎实实地呆了一个月,做助教,跟当地人深入地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关系。
顾卉妮表示,与人或者与周边世界的深度链接和思考,是她所鼓励的 " 对抗内卷 " 的根本方法。" 把很强的目的性暂时放下来,真诚地去感受和体验。如果一个人总是有太强的目的性,他很难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她还有一个学生,SAT 只有 1400,但突出的一点是痴迷花鸟鱼虫,最终被伯克利的生物专业录取。在本科阶段,他便发现了世界上两个全新的蜘蛛品种。
顾卉妮觉得,在申请大学前,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件事可能更重要。她看到很多学生," 对这个问题是真的没有明确的答案。"
2. 深度,首先是身体力行
高上林强调,深度的前提是,一定要去身体力行地做。" 任何事情,只要亲身实践,申请者最后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见解。"
就比如 " 关爱老人 " 这个话题,非常常见,但真正实践过的同学,还是会有不少宝贵经验。
比如他的一个学生,就非常认真地做好一件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结果发现,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每个老人的需求、面临的困难都完全不一样。" 这些细节,很难通过‘脑补’的方式总结出来。"
所以高上林觉得,倒也不必刻意追求活动的标新立异。很多时候,深度的第一步就是脚踏实地真正去做了。" 量变 " 也不容忽视。
3. 学校选择不要只看国内名气
还有一点在于,现在很多申请者都高度集中在那么几所顶校,造成目前美本 " 冰火两重天 " 的局面。
在肖经栋看来,Top30 固然难申,但Top50 及之后的学校,其实很多是缺生源的。它们的申请难度并未提升,不是不愿意招中国学生,而是中国学生不愿意去。
" 如果不钻牛角尖、非顶校不入,从总体上看,美本学校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肖经栋指出,其实内地这种非常浓烈的 " 名校情结 ",除了现实的就业压力,也离不开留学市场的推波助澜。" 尤其是美本的利润率最大,也最为被商业利益所驱动。"
像美国本地,其实也有名校情结,但是程度轻很多。美国的很多学生,可能在顶校和当地的州立学校间,往往选后者,因为读本地学校往往会有很多优惠,包括一些师资、课程的优待,体验其实不会比所谓的名校差。
高上林也觉得,中国的家庭应该更多地打开思路。
比如说莱斯大学,排名跟康奈尔差不了多少,在 U.S. News 上甚至排在康奈尔前面,但名气在国内就是不行;
华盛顿西雅图大学,地理位置很好,就业氛围、各方面都不错,但内地对这样的学校就是不 " 感冒 ";
再比如北卡教堂山大学,学费不超过 5 万美金,各个学科实力也比较均衡,然而在内地的认可度就是不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如果只是追求 " 名气 ",很容易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错过很多同样不错的学校。
4. ED 失利,接下来如何行动?
说完长远规划,再来聊聊近期。不少同学在 ED 阶段失利,接下来应该如何调整状态?
高上林认为,其实只有两件事。
第一,就是多申请。大家需要意识到,美本申请不像高考,分数达标就一定可以录取,它是有着随机性或者说运气的存在的," 广撒网 " 的策略已是大势所趋。他所定义的多数量申请,一般是在 15 个以上。
第二,就是写好文书。" 这个确实是学生握在手里,能够影响申请的。" 只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文书质量和申请数量之间做一个平衡," 不能说申请很多学校,但文书都是瞎写,这肯定不行。"
在顾卉妮看来,ED 之后改文书是最具性价比的一件事。如果学生心里犯嘀咕,觉得文书有改进的必要,"不要担心推翻重来,重新来过有时候要比小修小补要快得多,很多小修小补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一份好的文书,表达好、故事好都只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内核清晰,理性与感性统合。"
在时间和节奏上,顾卉妮指出,机构要跟的学生很多,申请者不要太过依赖于机构,而要提高自主性和自己对于时间的安排,先一步计划,不要只是跟着顾问的节奏走。
总而言之,尽管美国大学的保守趋势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学生能做好的事情还很多,能补足的空间还很大。真正的金子,一定是会脱颖而出的。
祝愿广大学子在接下来的阶段都能够 " 翠鹿 "(干脆地录取)。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