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点!靠 3000 士兵顶住 20 万大军狂攻 90 多天,这个将军在三国却是个无名之辈
公元 253 年 7 月,吴国太傅诸葛恪率领 20 万大军,跟蜀汉姜维约好,共同北伐曹魏。最终,诸葛恪栽了大跟头,姜维无功而返。
(相关资料图)
最让人遗憾的是,诸葛恪 20 万大军败得很窝火。
话说诸葛恪带领大军把魏国的要地 " 新城 " 团团围住,本想玩个围点打援,结果这么一座小城,让诸葛恪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说到新城,不得不说新城守将张特。好家伙,带着 3000 人马,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坚守 3 个多月,官兵死伤过半,却依然不肯投降。当然了,城下东吴军队的损失更大,伤亡惨重,尸体一个叠着一个在城下就那么扔着。
诸葛恪面对这块硬骨头,束手无策,只能拿人命去堆。他看到部队用云梯攻城,损失惨重,简直就是给对方送人头,只好命令部队在新城外修筑土山,要不惜一切代价攻下新城。新城城墙已经被砸得破烂不堪,离破城已经不远了。
这天早上,新城守将张特写了一封信,让人把信绑在箭上,射到了距离东吴哨兵不远的地方,士兵看到箭矢上有信,马上跑回大营汇报给诸葛恪。
诸葛恪打开信纸一看:" 请诸葛兄先别急着攻城了,下午在下在城墙上跟您商谈投降事宜,请不要拒绝。"
诸葛恪看完信哈哈大笑:" 就新城这个小地方,怎么可能守得住,区区张特怎么配做我的对手?"
半下午的时候,张特在城墙上远远地跟诸葛恪行礼,悲痛地说:" 以前对诸葛兄多有冒犯,还请诸葛兄多多谅解。到了今时今日,新城已经缺兵缺粮,我们再也守不住了。但是,我现在不能投降,请再宽限我们几天时间?"
投降还要选个良辰吉日吗?诸葛恪心里嘀咕,这张特打得什么歪主意,便问道:" 为什么要过几天才投降?"
张特也不隐瞒,诚恳地说:" 诸葛兄有所不知,我魏国有个规定,城池遭受外地围攻的时候,必须坚守 100 天以上,100 天以后,如果救兵没有到来,这才允许投降,如果提前投降,官兵父母妻子等家属都会被追究治罪。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坚守了 90 多天了,再过几天就到了 100 天。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投降,家属也不会跟着遭罪了,如今我们新城守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还有 2000 人马坚守,他们中很多人都担心父母妻儿安全,所以,不肯投降,诸葛兄宽限我几日,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来说服那些不肯投降的顽固分子,到时候,诸葛兄兵不血刃就可以拿下新城…… "
诸葛恪听了有点不信,冷静地问:" 张将军你没骗我?"
张特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把自己的官印送给诸葛恪:" 我的官印先压在诸葛兄这里,作为我投降的信物!同时,我还要把官兵名册统计好,明天再送到您手里。"
诸葛恪没有收张特的官印,相信了张特的鬼话,传令东吴士兵后退几里路,暂时停止了攻城行动。
张特看到诈降成功,马上命令新城军民抓紧修补城墙加固城防,修建防线,大量的士兵和百姓们趁着这个喘气的功夫,拆毁房屋的木料、砖石,偷偷运到城墙上,把城墙修补好,有的地方还做了双层防护。
等这一切都搞定之后,张特很不厚道,不让诸葛恪多高兴一会儿,而是马上在城墙上对东吴的士兵大骂道:" 你马上回去给诸葛恪传话,让他赶紧醒醒别做梦了,我堂堂魏国大将,怎么可能投降你们东吴小儿?"
诸葛恪这个时候才知道上了张特的当,羞愤不已,传令三军,接着回去攻城,不攻下新城砍了张特的脑袋誓不罢兵。
可怜的吴军士兵,不得不再次来到新城城下,拼尽全力攻城。但是,张特刚把城墙修补好,甚至个别地方还做了加固,又怎么可能快速攻下呢,吴军长期脱离大后方,粮草、武器已经缺乏,加上久攻不下,士气低落。
加上到了暑天,又热得不行,很多士兵水土不服生病了,战斗力也下滑了,7 月的时候,曹魏已经发出救兵,诸葛恪不敢拿自己的疲兵对敌方援军,不得不放弃攻城,丢下许多士兵的尸体,狼狈退兵回东吴。
【子霄读史感悟】
你别看一个人平时说起大道理来口若悬河,分析问题的时候,思路清晰逻辑缜密,但是,诱惑在他跟前的时候,他一样会失去理性和判断能力,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正是基于这一点,咱们的古人早就总结了经典名句:"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这个谋略思维的关键在于,让敌人相信你,对敌示好,诱之以利,等到敌人利令智昏的时候,会放松对我们的戒备,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我们扭转局势的时机。
刘伯温留下来一套兵书《百战奇略》中,有一句话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大意是:跟敌人交手之前,可以先派使者去讲和,一方面可以麻痹敌人,另一方面可以从内部分化敌人。等到敌人放松戒备的时候,再挑选精兵去攻击敌人,这样必然可以打败敌人。兵书上说:请求停战却不签订条约,这是一种计谋。其实,就算签订了和约,一样可以撕破,这也是一种计谋,比如刘邦和项羽那一段历史。
以弱对强,用点计谋,也是迫不得已的明智选择,更不需要讲什么诚信了,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