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讯:有能力却有污点的人,该不该重用?用人的格局,决定了发展的上限
我们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话就是告诉我们,只要路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是可以合作的,合作共赢嘛!
但是,有的人,却有道德洁癖,对那些道德上有点不太完美的人,看不顺眼,不愿意跟这样的人共事,有人甚至做过一些有违道德的事,彻底跟人家绝交,这其实是大可不必的。
【资料图】
完美的人,真的没有,你如果要求别人十全十美,有瑕疵的人,不跟人家交往,那你应该来说没有朋友了。所以,我们古人就有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的说法。
你也许会说,真有这样的人吗?这种刻意追求道德完美的人,真的有吗?近的不说,远的还真有。比如说,《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位国君。
子思对卫国的国君说:" 我给你推荐一个大将,他的才能,可以统帅 500 辆战车,人就在咱们卫国。"
卫候听了,很惊讶:" 还有这样的人才,我怎么不知道,你说说,他是谁?我一定考虑重用。"
子思说:" 他叫苟变。"
卫候听了恍然大悟,接着摇摇头说:" 感谢您为我推荐人才,但是,苟变不行。"
子思听了,很惊讶:" 苟变这么厉害的人,在您这都算不上人才了?" 言外之意是卫国的军事将领都这么牛了吗?卫国的选材标准都这么高了吗?
当然不是,如果真是这样,卫国也不会沦为魏国的小弟。
卫候解释说:" 苟变是个人才,我们都知道。但是,苟变以前是一个小吏,有一次收税的时候,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没给钱。所以,我一直没有重用他。"
子思听了,摇头不已:" 君侯,你不能这样啊!圣明的君主用人,就像一个木匠用木头一样,用其所长,弃其所短,不能因为有一点小瑕疵就不用了。"
卫候听了,点头说:" 明白了。"
子思接着说:" 现在这世道,大争之世,争于实力,实力是怎么来的?人才是根本。像苟变这样的人才,虽然有瑕疵,但是,不能弃之不用,而是要善加使用。"
卫候听了,对子思说:" 受教了!"
子思还特地嘱咐卫候:" 你不用苟变这个事,千万不要让其他国家的人知道。"
言外之意,你这么蠢的行为,千万不要再外扬了。不知道子思有没有这个意思,反正我看到《资治通鉴》这段,顿时就想到这层意思了。
这君主当的,真是蠢得让人想哭。
你说说,不懂用人的领导,都蠢成这样了,他卫国都快完蛋了,还在乎别人道德方面的小瑕疵。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交友可以这样,至少不会有太大危害,但是,作为一个君主,卫候这格局,显然是卫国成长的瓶颈,也是卫国成长的天花板了。
说几个例子吧,孔子一直想在卫国找个工作,甚至都走国君夫人路线了,还是没能当上官;吴起,卫国人,年轻时就散尽家财,也没能当上官,最后在卫国杀了人,这才跑路;商鞅,也叫公孙鞅,卫鞅,卫国标准的公室之后,一样在卫国混不下去;吕不韦,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有钱也不投资在卫国,跑到秦国投资……卫国这历代国君,领导水平非常有限啊!
对我们领导来说,应该从卫候身上吸取三个教训:
一、用人要取其长处。不能因为人才身上的小瑕疵,而弃之不用,宁可自己不强,也不用有瑕疵的强人,这是跟自己过不去,蠢不可及。
二、牢记自己的战略目的。人才该不该用,该怎么样,要记住一切围绕战略目的,围绕大局来用。危机时期,对人才的标准要放宽一些,对人才的放权要大胆一些,要追求拓展生存空间;平稳时期,对人才的标准要严格一些,避免出现纰漏和问题,确保稳定发展。
三、宽容看待人才的缺点。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人才身上往往有很多臭毛病,比如孤高自傲,不会说话,嘴巴很臭,一意孤行等,作为领导要懂得包容人才的缺点,学会正确看待,只要无关大局,忍一忍也就是了,如果吹毛求疵,人才也留不住。这也是我们领导者需要牢记的一个要点。
其实,从领导权谋的角度来说,作为领导,你更应该喜欢用这类有缺点又超有能力的下属,好驾驭呀,他们有把柄在你手里,你还不是想什么时候收拾什么时候收拾,反而那些看起来十全十美的人才,你应该要小心了,你真能驾驭这样的人吗?这样的人才,容得下不如自己的领导吗?好好琢磨一下。
用人毕竟还是要从结果出发的,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