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时间,是贫穷的唯一解药

《更新书堂》· 第 359 篇

内容来源 | 本文为磨铁文化社书籍

《价值心法》 姜胡说 著


(资料图片)

责编 | 啸天

第7546 篇深度好文:4631 字 | 11 分钟阅读

一、人生的起点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把人比喻成公司的话,有的公司在开业的第一天,光贺礼都足够开几家 公司了;有的公司除了一张 " 出生证明 ",啥都没有。

要说公平,肯定不公平。

好的出身带来的不只是财富,它意味着你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视野和平台都不一样,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也不一样。但出身并非决定性因素,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从车库干起来的。

2015 年,瑞士银行和专业服务公司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针对亿万富翁的 一项全球调查证实,大多数亿万富翁的财产不是继承而来的,而是通过企业 家精神和投资创造的,而且这个比例正在不断扩大。

再拿高考来说,高考是社会圈层的一次划分:大专、大本、211、985 ……能力相同或相 近的人会被暂时划分在一起。在北大旁听了两年,我能够非常清楚地认识 到,虽然我和这些人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到的知识都一样,但未来要走、 能走的路并不一样。

高考就像是一张入场券,是普通人能够抓住的第一个改变自身圈层的通 道。拿到入场券的人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机会。

参加工作以后,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人更容易相互帮助,从而获得升迁的机会。

这就是圈层。我没参加过高考,我是中专生。在我们那个时代,中专毕业以后,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很多还是干部编制。中专里学的大多是应用知识,学完就 能用。这也是当初中专院校的定位。

大学则不然,学的是底层基础原理和系统知识。这类知识通常不能直接 拿来使用,它们是知识的知识。比如微积分,你说有用吗?当然有用。但你 很难直接拿来用,反正买菜你是用不到它的。买菜的话,小学数学就够了。

一开始可能看不出应用知识和系统知识的差别,越往后差距越大。

" 如何拍摄一条爆款视频 " 属于应用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值钱。但应用知识很容易过期,有一定的时效性。知道的人多了,也就失效了,需要再 去寻找新的方法。

系统知识(比如媒体运营的本质)很难直接拿来赚钱,却能作为基础演化出一个又一个具体实操的方法,是创造知识的知识,我们称它为 " 元知识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上,一 目了然。即便我没上过大学,也推荐你:能上大学尽量上大学,能上名牌大学尽量上名牌大学。

二、起点不能决定终点

但出身好、起点高,不代表你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听过龟兔赛跑吗?兔子跑到一半就睡着了。

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完全是为了学而学,考上大学之后反而没目标了。至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全然不知。大学反而成了终点。

但凡能找个稍微凉快点的地方,差不多就可以 " 躺平 " 了。

我知道有很多人并没上过大学,或者中途退学了,但仍然取得了不错的 成就。比如比尔 · 盖茨、史蒂夫 · 乔布斯、理查德 · 布兰森、坎耶 · 韦斯 特、Lady Gaga,等等。

根据雷纳 · 齐特尔曼在《富人的逻辑》中呈现的报告,在他访问过的富有雇员中,约半数(47%)是大学毕业生,相比之下,同一年龄组的中产阶层受访者当中,只有约 1/5(22%)大学毕业。说到富有的企业家,情况就不同了。

虽然这一人群中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依旧高于中产阶层群体(38% 比 22%),但是远远低于在富有雇员中的比例。

我并不是在鼓励你中途退学。如前文所述,虽然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依然推荐你:能上大学尽量上大学,能上名牌大学尽量上名牌大学。

但是,上大学不是你唯一的出路。

学校的作用是为你提供一个学习环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就是把你培养成一个社会需要的人。

如果你想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人,你要学会自学(更准确的词应该叫主 动学习),并学会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是很难让人出类拔萃的。很多大学毕业的人和生产线上的罐头 没啥本质上的区别。

正如纳瓦尔所说:" 真正的核心能力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如果社会 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再厉害的老师也不能代替你思考。

" 自学能力是最基础的元技能,你可以用它换任何东西。" 这句话同样来 自纳瓦尔,更来自我的亲身感受(很显然他描述得比我更好)。

在我看来,人和人的差距并不是学历的高低,而是学习能力的强弱。正因为有了自学能力,我才进一步拥有了产品设计的能力、市场营销的能力、投资的能力……我可以通过它掌握任何我想获得的技能(绘画、演 讲、写作等,我最近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烹饪菜肴)。

我会反复提及这句话,直到你真正将它融入血液为止。

如果你没有考上大学,或者所在的大学很普通,未来如何生存,如何赚到钱?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姜胡说总结了一条极简且高效的路径,这条路径已经帮助多名读者赚到第一桶金:

有效自学 + 正确做事 + 精准投资 = 持续升值

多思考,独立思考。多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做简单、有益的事,慢慢养成习惯。

持续更新自己,持续正确地投资。持续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做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做到这些,你的人生自然会变得丰盈,收获财富只是顺带的事。

三、不要一直用时间换钱

不要一直用时间换钱!用时间换钱最不划算。" 任何一个还在为温饱而奋斗的人一定缺乏想象力。"(奥斯卡 · 王尔德)

大多数普通人都陷在两个死循环里:

1.因为穷,必须花时间挣生活费,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只能花更多的时间挣生活费。

2.因为穷,视野和认知不够,所以没有更好的选择;视野和认知打不开,所以只能在原有的认知里做选择。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两个循环是:

1. 手里有点钱,所以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挣生活费,可以腾出很多时间用来提升自己;能力提升了,单位时间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于是不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甚至不需要花时间挣生活费。

2. 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所以有更多选择;因为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可以更快地进入下一个平台,从而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

每一个普通人在进入这个 " 游戏 " 时,初始装备都差不多,没什么区 别。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要资源没资源,要能力没能力(不要把在学校里学到的那点东西当作能力)。

唯一可以支配的只有时间,然后用时间去兑换钱、人脉、资源,还有能力。

破局点在于:在一开始,如何用更少的时间兑换生产工具。这里的生产工具是指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甚至不花时间,就能帮助你生成现金流的东西,比如出版、某项专利、知识产权、可以用来出租的房子、某家蒸蒸日上的公司的股权。

或许你可以从降低自己的 " 欲望 " 开始。也许一开始,你并不需要那么好的生活,一切恰好够用就可以了。

一部普通的手机,一双普通的鞋子,有个能住的地方就行,没必要那么早就背上 房贷。降低物欲,这样就不需要 " 用更多的时间去兑换金币 ",而是提升自 己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或者节省下一部分钱,用钱生钱。

巴菲特、芒格都很节俭。我并不是鼓励你节俭,而是没必要浪费,这是 一种生活状态。尤其在早期,拿自己的时间去兑换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 外的,或许也算不上多好的东西,是极不划算的。

特别是,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去兑换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通常来说,头脑越简单的人,越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装点自己。

或许你可以从舍弃那些 " 无用的事 " 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上,尤其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和自己完全无关的事上。不要为别人操碎了心。判断一个人成功的概率非 常简单,就是看看他把时间用在哪儿了。

" 一个人能放弃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亨利 · 戴维 · 梭罗) 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经说过:" 你会发现我只穿灰色或蓝色的西装,我试图减少在小事上的选择。" 他为了保存充分的脑力去做一些关乎国 家利益的大决定,通常会避免在日常选择上花费精力。

不只奥巴马,乔布斯也一直践行简化选项的原则:只穿黑色高领衫加牛仔裤。大前研一在他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也提到过这一点。通过把一些 选择固化成习惯或规则,以减少做决定的次数和时间,即 " 次级决定 ",确 保将 80% 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 20% 的事上,剩下的 20% 的时间去完成 80% 的事。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做自己喜欢、擅长且复利的事。" 不要试图同时追逐两只兔子,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两手空空。"

锁定一个目标。将它作为我们前进的方向。每年问自己一个问题:" 今年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每个月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个月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每周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一周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每天问自己一个问题:" 今天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阳光只有汇聚在一点,才能燃起火焰。

我身边的很多人每天下班的常规操作是,躺在床上打游戏、看视频、上网购物,然后每过一段时间抱怨自己工作得不开心。大多数人喜欢把问题归结于外部,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越 " 无能 " 的人越是如此。

内因没解决,外因又很难发生改变,于是每天总是重复做同样的事,却又期待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这和那些烧香拜佛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那么多人拜佛,佛忙得过来吗?

大概是忙不过来的,拜 " 佛 "(" 大神 "" 大牛 "、大师)的人或许也 知道。可万一呢?要不要上炷香或者送个 " 火箭 " 得到一个单独 " 连麦 " 的 机会?

学会为重要的事预留时间。

首先为自己预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只有更好地放 松,之后才会更高效。高效比高产更重要。每天我都会预留出一段固定的时 间用来冥想。

每天问问自己,如果今天只做一件事,这件事是什么?找到它。拿出 2 — 3 个小时,专门处理这件事。其他所有事全部排在那 2 — 3 个小时之外。集中一段时间用来做最重要的事。这段时间尽可能地不要被打扰,这有助于你拿出更好的表现。保持专注,深度工作 。

" 高质量的 1 小时是 ‘ 1 × 60 ’,而不是‘ 4 × 15 ’。时间被切割成零碎的小段后,你很难高效地工作。大脑刚放下一件事,转而处理下一件事是需要时间的。"(贾森 · 弗里 德、戴维 · 海涅迈尔 · 汉森)

我会把拍摄短视频和回复消息的时间集中到晚上的一个小时,把社群的 问答集中到每周六的晚上,其他时间的问题一律无视。日常生活中,我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但我会冲那些随意打断我的工作状态的人大发雷霆。这是一种策略,我想清晰地告诉他们:不要轻易打断我,否则,准备好迎接我的 怒火吧!

你不一定用我的方法,但你必须清楚地知道:只有你开始尊重自己的时间,别人才有可能尊重它。

我坚决反对那些对自己的时间毫不尊重,一会儿看看视频,一会儿打打 游戏,一会儿斜靠在沙发上睡大觉的人,因为别人不尊重他的时间而大发雷 霆。他没有 " 资格 "。

" 资格 " 的意思是,实力不允许。这很容易理解,一个 把时间都用在看短视频、打游戏,经常让时间从自己指缝中溜走的人,是不 可能有底气冲着别人大发雷霆的。

为你的时间明码标价。你把时间用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

让自己保持高效的方法:每过一段时间(一周、一个月)就重新审视自己对时间的利用。再一次询问自己:" 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并以此重新制订自己的时间规划,每过一段时间就更新它。

如果你自己没有目标,那你每天实现的就是别人的目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拥抱 Al,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扫下方二维码领取精选干货合集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