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环球百事通!李善友:我们被自己困住了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作者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人生卡壳的状态。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陷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困境,像是人生被卡死在那里。我们被自己困住了。


【资料图】

为什么你频频感到工作的价值感低,人生找不到意义,生活如一潭死水沉闷而了无生气?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淋漓尽致表达自己的生命意图,为什么你却根本接收不到生命的信号,你却从没有做过一件让自己热泪盈眶,让灵魂共鸣震荡的事?

如何才能改变?

本周六,善友教授 " 一 " 成长系列首课《美好作品:如何把手头的工作变成 " 艺术 "?》,将从 Why、How 和 What 三个层面,以创造美好作品为载体,带你找回生命的意义,丰盈你的人生。

以下为课程笔记:(篇幅所限,本文内容仅为课程十分之一,请前往混沌 APP 听完整课程!)

授课老师丨李善友 混沌学园创办人

编辑丨混沌商业研究团队

支持丨混沌前沿课

Why:我们为什么需要美好作品

" 作品 " 这个词在混沌体系里已经是黑话了。但什么是作品?产品,在互联网思维时代是一个常见词汇。" 作品 " 和 " 产品 " 一字之差,两者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产品和 " 我 " 之间存在一种二元性。创造一个产品,是为了把它销售出去,从而获得收益。因此,我和产品之间有一种冷静的物我关系。

而作品不同,我必须将内心的情感注入其中。在作品里,我能够看到我自己。

1)" 表达 " 是人生的关键词

对于我们为什么要创造美好作品这个问题,我想用一个词来回答—— " 表达 "。表达是其中的关键词。表达对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表达。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作者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人生卡壳的状态。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陷入一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困境,像是人生被卡死在那里。我们被自己困住了。

这种被困住的感觉通常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认知不够,面对事情无法想清楚;

第二种情况是虽然认知到了,但没有行动力,思想足够飘,但身体不落地;

第三种情况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就是我们的心被卡住了。心被卡住有多种表现,其中之一就是我前面说的,无法表达我们的内心。

我曾经也经历过在表达上无力的情况,因此我明白表达对于一个人来说何等重要。表达就像是对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疏通,当淤塞被清理,内在的内容顺畅地往外输送,我们的内心就变得越来越敞亮。

黑塞写过一本小说,叫《悉达多》,其中有一段对我的影响很大。悉达多出生于婆罗门的贵族,他此生的目标是追求真理,但始终无果。有一天他遇见一个船夫,船夫在一条河流的渡口上来回划船,充当坐船者的摆渡人。由于船夫每天倾听河流的声音,河水好似有清洁功能,不断地冲刷着他的内心,河水越是冲刷的厉害,就越能听到来自心灵的真实声音,因此他成为了一名开悟者。

悉达多遇到船夫的第一个晚上,就开始不由自主地向他诉说内心的想法。而船夫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温柔地注视悉达多。仿佛被巨大的引力所吸引,悉达多内心堵塞着的湖水被船夫打开,内在的情感、情绪和想法一往无前地流泄,以至于他几乎不间断地诉说了三天三夜,而对面的船夫只是静静倾听、一言不发。表达完后,悉达多似乎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可见,表达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语言的乏力在于,当我们的内心被卡住时,哪怕面对至亲和爱人,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我们的心越来越重、越来越堵。但我们不是只有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由此出现了第二个或许更重要的选项:以作品为载体,通过创造美好作品来表达自己。

2)以作品为载体,通过作品来表达

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一个原本富足的伦敦证券经纪人,在 40 岁左右突然发现他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自己。他与妻子作为典型的中产家庭,对人保持客气和礼貌,但就是面对所有人都无法真诚地袒露自己的内心。" 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即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其实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在某一刻都能感知到这方面的需求,但却尽力压制,最终成为让内心荒芜、行尸走肉地活着的人。

于是,证券经纪人放弃工作,离开家庭,只身一人去往巴黎学绘画,他觉得画画可以实现真正的自己。与其他画家不一样,他并不想通过画画获得世俗的名利,他仅仅想把内心深处的东西经由画画表达出来。

在生命终止的前两年,他身患麻风病,失明,却把流落到澳洲后建立的家的墙壁填满了画。就在他终于完成的那一刻,画家的遗愿,竟然是让他的原住民妻子把那所房子烧掉。毛姆写道:" 我还想,他在创作这些巨画时也许终于寻找到心灵的平静;缠绕着他的魔鬼最后被拔除了。他痛苦的一生似乎就是为这些壁画做准备,在图画完成的时候,他那远离尘嚣的受折磨的灵魂也就得到了安息。"

于他而言,表达本身即是意义和目的,流动是 " 一 ",内容物不是 " 一 "。当你执着于内容物的时候,流动的状态就静止了、卡住了。

当我们被问及创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习惯说 " 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 "。但却少有人从这个角度想过——创业可以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在无法表达的东西。创业或工作,也是表达内在的过程。一旦你这样想,你会发现,这个事物和你自身融为一体了。它仿佛变成了你延展的嘴、延展的大脑和延展的身体,它在表达你的心、你的生命。

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

" 人的死亡要经过三次。

经由创作不朽作品,实现人生的不朽。"

当我们把作品作为表达自我的方式时,作品就是我们延展的身体与生命。因此,我们的生命可以随着作品的延续而不朽。

3)让世界变得美好的唯一方式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有一句话:" 倾听美好的声音,遵循美好的指引,就能把手头的工作变成艺术,然后把自己变成一个有趣的人,而这份美好也会经由我们和我们的工作荡漾开来。"

这句话非常棒,通过将工作变成一件艺术或一个作品,我的灵魂会得到滋养,我也会因此变成一个有趣的人。而且这个美好会荡漾,它会经由作品荡漾出去,而那些接触我的作品的人,会感到这份美好。然后,他会把这份美好带到他的工作、生活、作品里边去。美好就像往湖面扔了一个石子,它会荡漾开来。这就是让世界美好的方式。

4)小结,为什么创造美好作品?

用美好作品把内心真正的声音表达出来,这是灵魂成长的关键一步,也是喂养灵魂的食物,我想这是人创作美好作品的意义。我们的人生不是仅仅活着就够了,不是只赚钱就够了,财富可以是人生创造美好作品的副产品。

以我自己为例:其实我也是一个不会表达的人。我是个很孤独的人,社交恐惧症患者,所以讲台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讲台,我或许会变成一个自闭的人。

前天在混沌学园上课时,有一个学生在后台留言,他问我当我在上课时,我把他们当做什么人?是学生还是客户?

一个问题让我打了一个激灵,反躬自问: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感觉台下的不是我的学生或客户,而是我自己。我讲课的范式,是给自己讲课。就此而言,我是天底下最自私的讲者,我的眼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但同时,当我给自己讲课时,我不可能对自己有所隐瞒,讲给自己的,一定是最无私、真诚和鲜活的。于是,我又是最无私、最真诚、最鲜活的讲者。在这个过程中,我极大地疗愈了自己。这是一个特别真诚的过程,讲课对我而言不仅是为了经济回报,同时也是我的作品。它在表达我自己。

······

篇幅所限,

本文内容仅为课程十分之一。

How: 如何创造美好作品

前面我提到了表达的重要性,但同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内心无法表达又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呢?很显然,每个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

尽管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但当它出现的时候,都会给你的身心带来感受,寻着身心感受到的信号去做,那就是表达。这种身心感受的信号,我用一个词来形容,Touch(触动)。

1)表达的信号:Touch

Touch 是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如果说眼睛能够让我们看见现象世界,那 Touch 可以说是我们心灵的眼睛。

原本每个人都具备 Touch 的能力,但我们渐渐只用大脑来和世界打交道。活在外界赋予我们的概念、模式、思维里,我们不过是一节储能电池,并没有真正地进行思考。人原本拥有这种能力,但我们弄丢了。但是,只要我们记起它,就会感觉到它的存在。

Touch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我们用身体来 Touch。比如当一句话深入人心时,很多人的身体会有感受。比如脸红发烫、热泪盈眶等等。

2、我们用大脑来 Touch。与严密的推理不同,大脑的 Touch 是一种强烈的直觉与确认感、一种笃定的感觉。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刻,被像闪电一样的直觉击中,最后凭借这股力量行动。

3、我们用心来 Touch。我们可以称它为心的脉动。灵魂深处深深共鸣时,我们感受到的往往不是激动振奋,而是极为安静,喜悦感像溪流一样缓缓流过。一种心都化了的感觉。

Touch 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把我们带入到生命之流去。我们顺着这个信号去创造,一点一点迭代反馈,最终成就我们的美好作品。

2)打动你的,也必将深深打动你的用户

Touch 状态下,人有如神助。

正如乔布斯被问及想让客户感知到什么时,他回答,只有我们自己 Touch 了,我们的产品才能 Touch 用户。

东海西海,心同理同。所以真正 Touch 我心的,就一定也能 Touch 你心,我们的心通过作品在交流与连接。

乔布斯的理念非常先进,因为他将心的 Touch 融入到产品中了。当客户使用产品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共鸣。因此他对产品的要求近乎苛刻,不能 Touch 人心的东西,就不能走向市场。

再举个例子,皮克斯与迪士尼曾经发生过一件往事:

这两家公司合作的第一部签约的作品是《玩具总动员》,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到《玩具总动员》的第二部时,皮克斯的原主创人员已经去拍摄《虫虫危机》了,所以只好找到新的班底制作。当成品完成后,皮克斯的原主创也是其灵魂人物约翰 · 拉塞特不接受这个作品。他找到迪士尼,表示不想让这部影片上映。这时,迪士尼感到特别为难,第一,上映时间已经敲定,宣发也已经在运作了。第二,这个作品已经足够好了。

但皮克斯坚决不允许这部品质不达标的影片进入大荧幕,最后集全公司之力,用极短的时间重新制作了《玩具总动员 2》。后来,《玩具总动员 2》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超越前作的动画电影。

我们经常用 " 足够好 " 这个词,但实际上," 足够好 " 是对自我的玷污。只有达到 Touch 这个严苛的标准,你所创作的东西,才是对你灵魂的一种尊重。

创造美好作品,其切入点既不是需求侧的痛点,也不是供给侧的资源。而是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找到最能 Touch 心灵的那个点,把它拓展出去,让它成为我作品的全部。最后,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的感觉合二为一,打动你的,也必将深深打动你的用户。

只要我们保持这个状态去创造作品,我们心中无法表达的想法就会被表达出来。这样一来,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更澄净。因为作品永远不是为了别人,它首先是为了我们自己,甚至完全是为了我们自己。而当它完全是为了我们自己而创造的时候,也就是完全为了所有人而创造。

······

篇幅所限,

本文内容仅为课程十分之一。

What:美好作品的击穿点是什么?

了解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创造美好作品之后,我们需要了解美好作品的击穿点是什么(What)。

美好作品需要落实到一个可以把握的东西上,我们要把脚踩在实处,把力量对准一个切实的地方,找一个更小一点的切口,越小越好。

我把这个切口称为 " 单点 "。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单点,击穿单点。

1)找到单点

要找到单点,往往没那么容易。我们需要你找到整个大系统中最关键的小系统,然后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上面。这会让你更容易进入到 Touch 态,在这个状态下把内在的东西通过作品外化出来。

这个观点跟贝索斯讲过的一句话相似,他说:

" 每个企业必须将业务集中于一点:以产品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以商业模式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等。我们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

有人以产品为单点,有人以技术为单点,有人以商业模式为单点,而贝索斯说,很高兴我选的是客户服务为单点。

如果你是公司的创始人,不要把整个公司作为你的作品。一名部门负责人,不要将整个部门作为你的作品,因为它们都太大了。你需要找到和你最有共鸣的最有感觉的一部分。

找到最有感觉的部分当作你的作品还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在作品里面找到一个单点。这个单点,才是我们真正的着力点。所以,在你做的事情里边,至少下挖两层才能找到那个单点。这个单点,它既是击穿点,又是我们内在的 Touch 点。

什么叫对外的那个击穿点?这个点,是这个事情、这个作品里边最关键的一个小切口。同时,它也是最能跟我的心呼应的,我做这件事情很享受,让我 Touch 的点。

2)击穿单点

混沌有句黑话叫人事合一,但如果这个事儿很大,其实并不容易。但当你找到一个小的切口,再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这个切口,就会容易多了。

找到人事合一的小切口,不代表只关注这个小部分,而是经由它进入到一种状态,它是你在不确定中找到的一块可以使力的支点。

这样说好像过于空泛,我讲一个三宅一生的故事作为实际案例。

对于三宅一生来说,公司是一个太大的系统,于是他把服装设计作为自己用心的作品。然而服装设计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于是他又在设计领域往下探一步,找到一块布。这块布就是三宅一生的单点,让他的作品具有独特性。从事服装设计的人有很多,只有他能把一块布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三宅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一块布上,他不但用一块整布做完整件衣服,还要用一张纸把衣服的形态折出来作为指标。

从表面上看,这一行为很极端,衣服可以用多块布制作,为什么要只用一块布?但当你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的时候,三宅一生的独特性就出来了。你在某一个针尖大小的领域,做到了独一无二,就是巨大的价值。

你喜欢、你擅长、你能做到极致。别人怎么说你怪都无所谓,坚守自己的风格。也正在此时,你才能把自己的内在,与众不同的东西表达出来。

乔布斯是一个特别严谨苛刻的人,在设计品牌里,他尤其钟爱三宅一生,他穿的几乎所有衣服都是三宅一生设计的。能够让乔布斯这么严苛的人钟爱有加,可想而知,他对三宅一生的设计作品有很多情感上的共鸣。

三宅一生曾说过一句话,与乔布斯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我看服装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模特穿在身上的感觉是什么。

三宅一生与乔布斯一样,它们的作品都落实到用户的感知上,用真诚的情感 Touch 消费者的内心。

因此,一个产品真正能够击穿消费者的心,不是靠它满足了消费者功能的需求,而是切中了用户的潜意识。而这一点,三宅一生和乔布斯无疑都做到了。

3)小结:如何在作品里找到单点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你的作品里找到单点。这个单点既是你精神上的承托,同时它也是现象世界击穿这个作品的单点。它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把那个点找到,你就有了下手点、着力点。

去年大课,我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题目是使命。我问自己,问大家的问题是,假如这个世界没了你,世界会有什么损失?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会有什么改变?但我今年不想这么问了,这个问题给人的压力太大了。

使命是未来的某物,对当下、对眼前构成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我们总说要放下眼前的苟且,去远方追求诗。我们经常认为,使命、梦想就是远方的那个东西。这些追问本身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它的问题是,过于宏大的追问,会让我们忘了当下。当把这个宏大的东西挂在头上的时候,看着眼前的日子,你会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一种鄙视感。

眼前的苟且,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你换一个角度、维度、颗粒度。你一定会找到某个点,那个点跟我的心是 Touch 的。当我把全部的心注入到那个点里边去,它会滋养我,我也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就会形成一个循环。

哪怕这个循环一开始像针尖一样小,切记,只要产生了迭代反馈,它会慢慢变大。

所以,我抛弃掉的模型,是基于时间上的目标的模型。对我来讲,这是很大的一个人生模型的变化。我放弃掉那些宏大的、放在未来的描述,愿意在当下找到一个点,经由这个点击穿进入生命之流,把手头的工作变成 " 艺术 "。

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第一部分,Why?为什么需要美好作品?面对这个问题,我拈出了一个词," 表达 "。人生无非表达二字。通常我们只会用语言表达,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作品来表达。如果你用工作来表达内心,那工作就会变成作品," 自我 " 与 " 工作 " 之间不再对立和矛盾,而是人事合一,工作给我内心带来滋养。

第二部分,How?如何创造美好作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可以去寻找让你身心感动,Touch 你的东西,这就是信号。它将你带入一种状态,自然地创造美好作品。

第三部分,What?什么是美好作品的单点?我们不能空谈,而是需要找到其中一个小而准确的点,与我们合一,这个点我称为 " 单点 "。单点,对外是事情的关键点;对内是自身的 Touch 点。

创作美好作品,不局限于创业人或企业老板,它也适合撰稿人、程序员、HR、艺术家、清洁工人……各行各业。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克尔凯郭尔曾经是一名神学家,他后来抛弃了神学,他也曾是一名哲学家,后来他又抛弃了哲学。在抛弃哲学时他说:" 体系的制造者(指哲学家黑格尔)建造了华丽无比的巨大宫殿,自己却不住在里面,至多居住在宫殿旁边的屋棚里。"

克尔凯郭尔想表达的正是行动实践的重要性,行胜于言。我想,这也是美好作品之于我们的意义。

······

篇幅所限,

本文内容仅为课程十分之一。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