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资讯!下属影响力太大,怎么削弱?看齐襄王是怎么做的,领导的格局思维
战国时期的一天,齐国的国王和相国田单一块外出,去民间视察。
两个人看到一个老人,在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居然淌着水过河,由于实在太冷累,老人过了河之后,已经受不了,浑身哆嗦地坐在岸边。
这个时候,田单上前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让老人穿上。
【资料图】
按理说,自己的大臣,知道爱惜百姓,不管他是作秀还是真心实意,对齐王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很高兴才对。
但是,奇怪的是,齐王看到之后,脸上却露出不高兴的神色。
齐王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他怕田单。
田单这样的大臣,如果长期用这些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万一田单以后要夺取自己的王位,岂不是都没有人支持自己了吗?他长期住在宫中,自然不可能像田单一样四处去笼络人心。
当时有一个采珠人,听到齐王在那自言自语的嘀咕什么,猜到了齐王的心思,就给齐王提了一个建议,齐王听完这个建议,直接把田单的善举变成了自己的名声。简单来说就是,你田单做好事,我齐王要扬名。
那么,齐王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齐王回到王宫之后,就发布了一个告示,通告天下说,田单在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给一个冻僵的老人穿上,这种做法非常好,值得大家学习。只要人人都像田单这样,奉献自己的一点光和热,咱们齐国就可以变成美好的人间,其他诸侯的百姓都得羡慕咱们。
你看,齐王这么一宣传,大家都知道了:田单这样的大臣对百姓这么好,齐王还表扬了他,咱们也得学学田单。
这招其实很有谋略思维,一个田单齐王或许很担心,但是,更多的田单出来了,可以说是分化了田单的影响力。田单想搞事,那就很难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采珠人来见齐王,收取咨询费,顺便给齐王继续做辅导。
第二天,齐王在早朝的时候,发布了一项重要王命,以后要收容那些生活没有着落的老百姓,要做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让齐国成为这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不久之后,老百姓们纷纷议论:原来田单和大臣们这么爱护百姓,都是因为齐王领导有功啊。
齐王为什么害怕田单呢?当时的齐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后来由于齐闵王昏庸无道,结果被燕国打败,打的齐国只剩下两座小城,差点就亡国了。
而齐闵王也被人给杀死了,当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齐国全靠他守住了即墨城,这才有了反攻的转机,这个人叫田单。
田单很快反攻燕国,收复失地,接着把太子庸给接回来,太子庸就成了齐襄王,而田单呢,因为给齐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所以,就成了相国。
田单爱护百姓,百姓也很拥戴这个救国英雄加相国,所以,田单很得人心。
但是,齐襄王却有点担心田单,这样有名声,还有实力的大臣,真要把齐王踢下去,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所以,齐襄王对田单很忌惮。
田单一个很小的行为,就引起了齐襄王的忧虑,咱们不能说齐襄王过于敏感,这是身处他这个位置该有的考虑。
尽管齐襄王没有多大本事,但是,他能听取他人的意见;说起来固然气量不是很大,但是,依然可以选择从积极的方向,去改善君臣的关系,所以说,齐襄王也算是一个聪明的君王了。
那么,你觉得,这个故事中,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谁呢?自然是那个采珠人。
那个采珠人应该是一个高手,可以说精通人情世故,你看他这招数,不仅缓解了齐襄王对田单的忌惮和嫉妒,分化了田单的影响力,而且还利用齐襄王和田单之间这种隐晦的矛盾,把这种矛盾变成了好事,变成了有利于百姓的好事。至少表面上来看,大臣们都愿意听齐襄王的,偶尔也做一做好人好事,这也是对百姓有利的。
就算咱们不考虑齐襄王和田单的这种内部竞争关系,仅仅就从这个采珠人提出:赞美强大的善行,宣扬自己的善心,这一计策,就可见他有很高的处世智慧。
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跟人相处,或者带领团队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一点:看透他人心机的人,固然有着比他人更深的心机;但是,那些懂得赞美他人善行,宣扬他人德行的人,一定是能够欣赏他人德行的人,也是具有更广阔胸怀更高德行的人。
从这点出发,你就能为自己树立一个心胸开阔、有德行的形象。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