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在日本动画里成了单薄的人设?像是理想乡一般治愈人心
比起中二病,温柔一词现在或许更能引起国内动画观众的PTSD。
《吹响吧!上低音号》里的小笠原晴香就有过这么一句发人深省的台词:“温柔这种词,就是因为没有其优点的时候才用的吧!”
在温柔这个词泛滥起来之后,这句话简直一针见血,在没有其他说辞来衬托的时候,温柔这个词显得如此无力。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扭曲了许多动画观众的价值观,甚至开始条件反射般地抵制一切出现“温柔”二字的台词,具体表现为手指不受控制地发出这么一条弹幕——
老亚撒西了。
为什么温柔这个词在近年才开始受到广泛吐槽?
在龙傲天系以及异世界穿越系动画泛滥起来之后,观众就开始注意到一个事实,温柔这个词太过笼统了。当一部作品里的一个人物,只能用一个笼统的词语来形容的时候,那这个人设大多都是单薄的。
而这种单薄的人设,往往又是爽文类作品男主角的刚需,因为越单薄的人设,就越能“适配”更多的读者。
那不单薄的人设又如何?当人设不单薄的时候,所谓的温柔往往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进阶属性”,从而区分不同的角色。
比如说日系作品里最经典的大和抚子系角色,就有着最直观的温柔人设基底,同时还具有言谈举止得体和品德高尚等特点,最后还基本都是弱女子的形象——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毕竟《火影忍者》的日向雏田就算是标准的大和抚子形象,但谁又敢说她是弱女子。
如今的作品里这种标准大和抚子形象角色已经越来越少,但一些“不太一样”的大和抚子却一点都不少,比如《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里的蕾姆也有一定的大和抚子属性,但同时也有很多不同于大和抚子的特色。
面对连“进阶属性”也无法概括的人设,温柔这种词又怎么可能拿得出手?
要说还有什么属性跟温柔有着很大的联系,那必然就是治愈。
鉴于现在的大和抚子一个比一个能打,治愈系角色反倒更加贴近传统意义上的大和抚子。这种角色首先必须浑身散发着正能量,给人以一种积极向上、阳光温暖的感觉,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对比下,她们就像是理想乡一般治愈人心。
没错,是她们,治愈系角色大多数时候都是用于描述女性角。比起单薄的“温柔”,她们还叠加了大量的buff,诸如善解人意、家务万能、温婉如水等等等等。
在《Clannad》里就有大量的治愈系角色,比如女主角的古河渚,又比如女主角母亲的古河早苗,还有经常呆在学校资料室的宫泽有纪宁,以及风子姐姐的伊吹公子,都是十分典型的治愈系角色,同时这四个角色也可以被归纳到大和抚子之中。
你可以尝试一下用“温柔”这个词来描述上面四名角色,虽然不能说有什么毛病,就是感觉有些微妙——仿佛说了一句废话。
所谓温柔,与其说是一种性格,倒不如说是一种品质,甚至是一种能力,更倾向于后天养成。
英语中的温柔Gentle,源自古法语的高贵Gentil,以及英语中的贵族Gentry,而Gentry则是Gentrice的变体,又源自古法语中的Genterise,意为“贵族出身之人”。由此可见,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温柔是一种崇高的品质。
但在如今的日本动画里,特别是一些爽文中对男性主角的描述,温柔往往就是为了让这张白纸上好歹还有几个字。
那如今的动画观众可以接受怎样的温柔男主角?《这个勇者明明超强却过分慎重》就是其中一种答案。
慎重勇者的角色塑造很复杂吗?其实也说不上,尤其是在TV动画里,基本就是一根筋地将慎重行为进行到底,并且以此为铺垫引出背后的故事。又或者说,引出慎重勇者的“温柔”。
对于入坑已久的动画观众来说,这种叙述手法应该一点都不陌生。在进入爽文时代前,日本动画大多都有再使用这种手法,毕竟要让人设变得立体,首先就要需要一个亮眼的特色,无论这个特色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没有问题。
而在更久远之前的动画里,许多男主角身上就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好色。只不过这个属性如今显然不怎么讨喜,已经彻底退居二线成为男配角的常见属性,反过来用于衬托○无能的冰清玉洁男主角。
简单来说,温柔这个词的泛滥,其实可以归咎于如今的人设从立体化和真实化转向了扁平化和理想化。
这当中反映出来的自然就是观众对动画需求的变化,所以所谓的“温柔PTSD”其实很可能又是一次经典的“沉默的大多数”。毕竟如今在B站随便点开一部龙傲天或异世界动画,播放量很可能都是几千万起步,那你看到的“满屏”亚撒西,其实也只是汪洋大海的一角罢了。
现在也有部分观众开始接受了这一点,他们往往首先条件反射般地吐槽一句“好俗的剧情”,然后反手又是一句——
但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