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研究:连环画的风光不再 越来越走向“文物”
要说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然而,直至民国时期前连环画的称呼都上不统一。
连环画,在南方多称为公仔书、菩萨书、伢伢书,北方则称为小人书。用连环图画作为正式名称这一叫法,一直使用到1950年代,后来才正式改为“连环画”。
中国的连环画其实是始于上海漫画会的骨干们,在西洋画法的冲击下,中国画激烈嬗变,正因此碰撞出了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鲁少飞、曹美涵、叶浅予等人物,他们所创作的连环漫画作品,深受漫画界的赞赏和读者们的欢迎,为之后的中国漫画艺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提起民国时期上海妇孺皆知的连环漫画《王先生和小陈》,由叶浅予先生创作。
首先叶浅予先生的速写本子在画界十分有名,他的造诣主要也体现在速写上,可以说速写是其漫画艺术和成为中国人物画大师的基础。同时,在人物画上,也被称为难以逾越的巅峰,可见在他刻画出的众多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上,无不显示了其超凡的艺术造诣。
其二,就是叶浅予在漫画上的成就:画漫画,并且一发不可收。青年时,他以长篇连续漫画《王先生和小陈》开其端,前后共连载了十年,是迄今为止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画。
《王先生和小陈》因它诙谐、幽默,贴近现实生活,所以深受读者喜爱。由于作品借鉴了外国连环漫画的形式,也算是中国现代漫画的长篇巨制,亦由于它的深刻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自它出版至今七十多年来,一直为读者们所喜闻乐见,成为中国现代漫画的经典。
接着,作品《小陈留京外史》、《天堂记》相继创作出来。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叶浅予的才思和善于叙述喜剧故事的特点,因人物造型技巧受西方漫画影响,简练的线条风自成一格。
同样也正是那个年代,海外漫画也开始注重镜头感,采用“分格漫画”的方式创作,布局打破常规。
尽管叶浅予最后选择了在速写和国画上继续探索,但就讲故事的能力加上绘画天赋,成就了叶浅予《王先生和小陈》。
可以说,他的“王先生”系列,是现代漫画的重要作品,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上海市井生活形象的背景。
诚然,连环画的风光不再,并且越来越走向“文物”,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呈现,连环画与特定的时期紧密相连,无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虽然传播的方法改变了,但笔者希望,坚守着中国美学传统的创作者们,对于漫画艺术的特色定要源源不断的保存、传承下去。